劉寧 涂洋洋 康影
摘? ? 要:我國屬于農業發展大國,玉米種植量較大,青貯玉米是十分優質的青貯飼料生產原料,可以很好地保障青貯飼料的營養價值。但需要注意的是,青貯玉米種植現狀不容樂觀,存在諸多問題有待解決。基于此,文章從多個方面來分析青貯玉米栽培技術要點,希望可以為相關人士提供參考和借鑒。
關鍵詞:青貯玉米;種植;栽培技術
文章編號:1005-2690(2023)10-0052-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513;S548? ? ? ?文獻標志碼:B
作者簡介:劉 寧(1990—),男,漢族,安徽阜陽人,碩士,中級畜牧師,研究方向為反芻動物營養與飼料科學。
通信作者:康 影(1974—),女,漢族,安徽阜陽人,本科,高級農藝師,研究方向為農藝與作物種植。
青貯玉米具有消化率高、易貯存以及可凈化等特點,是我國畜牧業重點關注的糧食作物之一。為確保青貯玉米更好地發揮出自身價值,需要對其栽培技術要點進行深入探究,確保其可以高產、優產[1-3]。
1 青貯玉米的優點
1.1 保障飼料營養物質不流失
玉米飼料在成熟且晾曬后,其營養價值與青綠階段相比較,下降率為30%~50%。在這一背景下,不僅會降低其價值,也會對農戶的經濟效益帶來一定影響。
需要注意的是,玉米在進行青貯處理以后,雖然其中的蛋白質與維生素成分會有所流失,但可以全面保障玉米的營養價值,為提升農戶經濟效益奠定基礎。
1.2 適口性較高且消化率較高
玉米在經過青貯后,其營養價值可以很好地保留,并且水分也可以得到充分保存。青貯后的玉米口感鮮嫩多汁,適口性普遍較高。
1.3 容易貯存
青貯玉米通過發酵會產生乳酸,家禽食用后既可以輔助消化,還可以進一步防止出現腐敗菌,可以長時間保存青貯飼料。通常來講,青貯玉米的貯存時間比普通玉米飼料的存儲時間長2~3年。
1.4 凈化飼料
青貯玉米發酵后,產生的乳酸不僅可以消滅青飼料中的病菌和蟲卵,并且還能有效破壞雜草種子的再生結構,減少對禽畜及農作物帶來的危害。此外,青貯玉米秸稈還可以減少焚燒階段對環境造成的危害,提升玉米產量和質量,為環境保護作出相應的貢獻[4-6]。
2 分析青貯玉米的栽培技術要點
2.1 品種選擇
在青貯玉米栽培階段,需要依照當地自然條件和實際情況,選擇生物產量較高、干物質含量高、適應性強、營養價值較高的品種,并且還需要確保在霜降14 d左右乳熟。針對選擇種子及處理來講,應選擇品種純正且發芽率較高、生命力頑強以及果穗中部籽粒飽滿的種子,保證玉米的出苗率達到標準,同時促進玉米實現增產。
2.2 曬種
曬種可以促進種子后熟,降低種子含水量且提升種子吸水率。種子晾曬、播種后可以快速吸水膨脹,提前發芽出苗。曬種應在晴天9:00~16:00進行,選擇背風干燥區域,直接將種子攤放到葦席上晾曬2~3 d,多次翻動,太陽落下后收回種子,避免種子受潮。需要注意的是,不可直接將種子放在地面上晾曬,以免地面溫度較高曬壞種子。
2.3 播種時間
青貯玉米栽培需合理選擇播種時間,我國東北大部分地區都可以滿足玉米種植對空氣溫度、土壤溫度及積溫的要求。
青貯玉米日均溫度為6~28 ℃就能發芽,溫度較低容易使玉米感染病菌,進而出現腐爛。溫度為12~15 ℃適宜播種,在播種作業開展之前,可以先使用農藥浸泡種子,但需要注意的是,如果種子自身有包衣,則可以不使用農藥浸泡[7]。
2.4 土地規劃
2.4.1 土地選取
使用機械種植青貯玉米的過程中,需要確保種植地水分及肥力充足,可適當選擇地勢相對較高、土壤肥沃、微酸性、含有較強營養物質的土地。播種作業開展前應將土地進行翻耕處理,為后期高效開展玉米耕作作準備。
2.4.2 科學輪作
在青貯玉米栽培階段,想要提升玉米產量,應重視換茬環節。如果玉米過度消耗土壤,極易發生病蟲害,不適合一直種植青貯玉米,可以科學輪作大豆、小麥等作物。
2.4.3 整地
為確保玉米種植區域的土質疏松,需要對其進行深耕處理,在開展這一作業之前,應先全面清理土地。另外,深耕厚度需要大于或等于17 cm,深耕后還需要及時平整土地。
2.4.4 播種方式
青貯玉米的播種方式需要依照玉米種子的發芽率與種植密度以及病蟲害等情況來確定,播種量應為出苗量的2倍左右,確保種植密度達到標準要求。需要注意的是,玉米播種應在田間均勻分布,避免出現缺苗。播種深度應為5~6 cm、行距60~70 cm。
與此同時,使用青貯收割機收獲,確保玉米行距與收割機寬度相對應。播種方式可以采用穴播、條播等,整體密植需要做到科學合理,充分發揮群體優勢。一般緊湊種植為72 000~81 000株/hm2、半緊湊為63 000~75 000株/hm2,早熟為75 000~82 500株/hm2、晚熟為52 500~60 000株/hm2。
2.5 田間管理
2.5.1 中耕除草
在青貯玉米中耕階段,中耕除草可以確保土壤疏松度,滿足玉米種植要求,在玉米生長階段實施2~3次中耕除草可以提升土壤松散性,提高土壤透氣性,增加種植地溫度,保證玉米健康生長。中耕深度保持在2.5~4 cm,可以保障玉米苗根不受影響,同時定苗與除草工作應相互融合。如果發現地下有害蟲,需要及時使用藥物防治,治療方式可依照玉米實際情況確定,施用藥物濃度不宜過高,以免損傷玉米苗。
2.5.2 中耕施肥
在青貯玉米葉齡為1/2時追肥,追肥量可以逐漸減少。在花粒期如果發現肥量難以滿足玉米生長需求,還可以再次進行施肥作業,使用標準量的尿素即可保證玉米健康生長。
2.5.3 澆水
在玉米生長過程中,應保證充足的水分促進其生長。針對于青貯玉米栽培來講,水分不僅能使幼苗快速生長,還可以提升玉米質量和產量。可以在青貯玉米葉齡為1/2時首次澆水,7 d后再次澆水,在葉穗抽雄后25 d左右澆3~4次水。需要注意的是,種植戶應精準把握澆水量,保證青貯玉米在生長過程中水分充足,確保植株顏色始終為綠色,使土壤水分達到70%。
2.5.4 培土
培土需要在第3次澆水后進行,此時的青貯玉米根系通常在表面,應及時開展培土作業,使玉米根系被土壤掩埋,保障玉米能吸收土壤中的養分與水分,避免玉米秸稈出現倒伏現象,為機械作業提供便利。
2.6 合理施肥
2.6.1 施肥種類及數量
在整地階段,于1年前施入有機肥45 000 kg/hm2左右。青貯玉米需要有充足的水肥作為支撐,可有效提升玉米產量和質量。施肥量需要依照種植地土壤及氣候條件確定,一般施入氮肥、磷肥以及鉀復合肥。
2.6.2 施肥次數
青貯玉米施肥次數通常為2~3次,在整地與播種階段可以施撒底肥,進入拔節期前再次開展追肥作業,3次追肥可依照玉米實際情況進行。主要施用氮肥,比例為總施肥量的50%左右,同時應在玉米10片葉時追肥。
另外,如果種植戶使用滴灌設備開展作業,可以在拔節期前施入總追肥量的1/3,然后在玉米大喇叭口期階段施入2/3。還可以在玉米苗高度15~100 cm時適當噴灑葉面肥,間隔時間為7 d。青貯玉米的施肥作業應分2~3次進行,能有效確保玉米長時間保持綠色,同時需要充足的水肥促進玉米健康生長,實現玉米增產、增重。同時,很多青貯玉米品種只要不受凍且始終保持綠色就能很好地生長,并提升產量及成熟度。
2.7 病蟲害防治
玉米螟較為常見,會對玉米健康生長帶來諸多不利影響,可以運用相應藥物防治病蟲害,例如使用甲維茚蟲威等。
由于青貯玉米的生長量普遍較大,后期生長階段很容易出現紋枯病,甚至導致病株比率達3%~5%,可使用井岡霉素水劑等藥物防治,每隔7~10 d施用1次。還可以運用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等噴霧防治,以免影響種子健康生長。防治玉米黑粉病可以噴施“402”溶液2 000倍液;防治地下害蟲可以噴施40%樂果;防治玉米黑穗病可以使用20%萎銹靈拌種處理。
2.8 收獲
2.8.1 收獲時間
青貯玉米原料應以優質的飼料作為基礎,青貯飼料的營養價值普遍較高,其不僅與原料種類和品種有較大關聯,還容易受收獲時間影響。收獲較早,植株含水量較多且酸度較高,影響玉米品質,反之植株含水量較少,飼料品質也會有所下降。因此,種植戶要在適宜的階段收獲玉米。
2.8.2 收獲方式
收獲玉米的方式有2種,分別為人工收獲和機械收割。一是人工收獲。收獲時可使用人力或割草機,直接割倒秸稈,然后將其裝到車上,使用粉碎機械設備處理。這種收獲方法雖然會有所損耗,但能夠提升原料利用率,適合小型種植場。如果發現玉米秸稈含水量較高,則可以在切碎前晾曬。二是機械收割。可使用聯合收割機在田中直接收割粉碎玉米秸稈,長度應保持在2~3 cm,這種方式能直接將農作物送到運輸車中,可以節約時間,并且作業效率也相對較高,但是投入較大,容易對青貯原料帶來一定的損耗,影響種植戶的經濟收益。機械收割適用于大型或中型種植場。
2.9 貯藏
青貯玉米在不同生長時期對營養成分的需求不同,需要對其進行有效貯藏。通常在籽粒期開始蠟熟且尚未變硬前進行,此時綠葉數不會明顯減少,植株含水量也相對較高。
如果需要在收割前貯藏,應了解且掌握玉米的生長指標,如果玉米生育期相對較短,就需要提前貯藏,反之則可以延后。此外,青貯玉米設備的使用與保護也十分關鍵,應將其放在適宜位置,即為地熱與高燥區域,確保設備堅固,以便有效裝填青貯料,邊填裝邊用拖拉機碾壓,保證充分壓實土壤,徹底排出空氣,預防霉變。同時,注意嚴密封窖,避免漏水和漏氣,提高青貯飼料效果。
3 結束語
在青貯玉米種植階段,通過對其栽培技術要點的分析和思考發現,科學的栽培技術能為提升青貯玉米質量和經濟效益帶來一定支持。在開展實際工作階段,為確保青貯玉米栽培技術應用更加科學合理,需要有效把控每一環節的栽培技術,使其可以更好地發揮自身價值,以此為提高青貯玉米產量及質量提供幫助。
參考文獻:
[1]付忠軍,李淑君,祁志云,等.青貯玉米新品種 “渝青386”選育與栽培技術[J].分子植物育種,2022,20(11):3811-3818.
[2]張小敏,劉偉,張露勇.青貯玉米膜下滴灌優質高產栽培技術[J].農村科技,2021(1):18-20.
[3]周鵬,曹清杰,董壽周.青貯玉米的開發價值及應用[J].養殖與飼料,2020,19(11):73-74.
[4]鄭美,李娟,孫峰成,等.不同品種和青貯方式對玉米青貯品質影響的研究進展[J].北方農業學報,2020,48(5):43-48.
[5]焦娟,谷端銀,孫慧,等.早春青花菜—夏青貯玉米—秋青花菜一年三作高效栽培技術[J].長江蔬菜,2020(19):65-67.
[6]譚友斌,唐高民,蘇道志.國審青貯玉米新品種“中玉335”的選育及配套技術研究[J].農學學報,2020,10(9):16-20.
[7]賈現文,宋琴,李培,等.眉山市青貯玉米產業發展思路及高產高效栽培技術[J].四川農業科技,2020(9):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