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超 楚夢楠 韓敏
摘? ? 要:玉米植株高大、根系發(fā)達,充足的養(yǎng)分貯備和持續(xù)供應是保證玉米穩(wěn)健生長、實現玉米高產高效的重要前題。文章研究了玉米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需肥規(guī)律,分析了玉米高產施肥的技術原則,闡述了玉米高產施肥技術要領,以供參考。
關鍵詞:玉米;高產高效;施肥技術
文章編號:1005-2690(2023)10-0103-03? ? ? ?中國圖書分類號:S513? ? ? ?文獻標志碼:B
作者簡介:梁 超(1986—),女,漢族,陜西韓城人,本科,初級農藝師,研究方向為農業(yè)土壤與施肥技術推廣。
玉米是一種喜光、喜溫、喜肥的高產作物,玉米高產施肥技術以高產高效、生態(tài)環(huán)保為前提,以科學調控肥力、合理培肥地力為依據,根據玉米生長發(fā)育規(guī)律、不同生長階段對肥力的需求,綜合考慮玉米不同栽培方式、肥料利用率、田間長勢等因素確定施肥用量和施肥方法,在玉米的各個生長階段科學合理地調控施肥量,可最大限度發(fā)揮肥料的供給作用,滿足玉米生長發(fā)育對肥力的需求[1]。
1 玉米生長發(fā)育過程中的需肥規(guī)律
玉米生長發(fā)育過程中植株吸收的主要營養(yǎng)元素有氮、磷、鉀、鋅、硼、鎂、鉬等,但吸收最多的營養(yǎng)元素為氮、磷、鉀,其他微量營養(yǎng)元素由于汲取量較少,且土壤中貯存的微量營養(yǎng)元素完全可以滿足玉米生長的需要,因此在玉米生產上培肥地力應著重施入氮、磷、鉀。
玉米植株高大、莖稈粗壯、根系發(fā)達,在玉米生長過程中,根系源源不斷地從土壤中吸收各種營養(yǎng)成分,并轉化合成能供給自身生長發(fā)育的有機物質,所以要想保證玉米正常生長,就要遵循玉米生長需肥規(guī)律,科學施肥,為玉米生長發(fā)育提供充足的養(yǎng)分。玉米在不同的生長發(fā)育階段對氮、磷、鉀的利用率不同。玉米拔節(jié)期至大喇叭口期玉米生長較快,吸收養(yǎng)分多;玉米灌漿期玉米生長減慢,吸收養(yǎng)分較少[2]。
玉米植株高大,是高產作物,對養(yǎng)分的需求較多,生產1 500 kg/hm2籽粒需要純氮40.2 kg/hm2、純磷16.95 kg/hm2、純鉀35.4 kg/hm2,氮、磷、鉀比例為1∶0.5∶1。
玉米生長發(fā)育吸收養(yǎng)分與植株體內干物質積累一致,玉米根系吸收的氮、磷、鉀數量占植株體內光合干物質重量的比例表現為前期高、后期低。從玉米肥料試驗調查數據來看,玉米拔節(jié)期至大喇叭口期是根系吸收營養(yǎng)元素的高峰期,該階段植株體內光合干物質積累占全生育期干物質積累的1/3左右,但玉米根系吸收氮元素僅占全生育期營養(yǎng)元素的50%、磷元素占48%、鉀元素占71%,這主要是因為玉米大喇叭口期既要營養(yǎng)生長又要生殖生長,因此玉米大喇叭口期在追肥、灌水方面尤為重要,是決定玉米穗粒數的關鍵期。
玉米不同生長發(fā)育階段所需營養(yǎng)成分比例不同,玉米苗期至拔節(jié)期根系吸收氮元素占全生育期營養(yǎng)元素的2.5%、磷元素占1.12%、鉀元素占3%;玉米拔節(jié)期至大喇叭口期根系吸收氮元素占全生育期營養(yǎng)元素的51.15%、磷元素占63.81%、鉀元素占97%;玉米開花期至成熟期根系吸收氮元素占全生育期營養(yǎng)元素的46.35%、磷元素占35.07%、鉀元素占0%。
2 玉米高產施肥的技術原則
2.1 施足農家有機肥
農家有機肥是由牛、羊、豬、雞等家禽類糞便堆積、高溫發(fā)酵分解而成的,農家有機肥營養(yǎng)元素較多、作物吸收快、利用率高,農家有機肥不但富含氮、磷、鉀,而且含有鋅、硼、鎂、鉬等微量元素和微生物菌,提倡施用農家有機肥,可以改善土壤理化性質,優(yōu)化土壤團粒結構,可使土壤疏松、不易板結,有利于玉米根系吸收營養(yǎng)物質,促進玉米高產高效。一般在玉米整地時深施農家有機肥22 500~37 500 kg/hm2。
2.2 穩(wěn)施氮肥
玉米是需肥量較大的作物之一,尤其要施足氮肥,以滿足玉米生長發(fā)育對營養(yǎng)的需求,必須把握好施加原則,合理施肥,如果過量施入氮肥,會導致玉米植株徒長,造成玉米苗細、苗弱、根系不發(fā)達,易發(fā)生倒伏。一般高產田需施入純氮270~360 kg/hm2,中產田需施入純氮270 kg/hm2,低產田需施入純氮225 kg/hm2。
2.3 科學施用磷肥
磷元素對玉米生長具有重要影響,玉米在生長過程中如果施入磷肥過量,雖然不會影響玉米生長發(fā)育,但是會增加投入成本,因此要科學調控、合理施入磷肥。一般高產田需要施入純磷120 kg/hm2,中產田需施入純磷105 kg/hm2,低產田需施入純磷90 kg/hm2。
2.4 增施鉀肥
施用鉀肥可以促進玉米葉片光合作用,促進碳水化合物和氮代謝,控制和調節(jié)各種礦物質營養(yǎng)元素的活性,活化各種酶,調控營養(yǎng)物質,有效輸送水分等。
在玉米生長過程中需要大量的鉀肥,增施鉀肥十分必要。一般高產田需施入純鉀120 kg/hm2,中產田需施入純鉀105 kg/hm2,低產田需施入純鉀90 kg/hm2。
2.5 科學適量增施微量元素
在玉米生長過程中,供應充足的養(yǎng)分是玉米健康發(fā)育的根本保障,玉米出苗期、拔節(jié)期、孕穗期、授粉期、灌漿期全靠根系吸收氮、磷、鉀和鋅、硼、鎂、鉬等微量元素及礦物質,保證植株健康生長,可見施加微量元素對玉米生長發(fā)育至關重要,因此要根據玉米生長需求,科學增施微量元素,增施方法主要有施底肥、葉面噴肥、浸種,無論用哪種形式增施微量元素,一定要仔細閱讀使用說明書,嚴格搭配營養(yǎng)元素比例。例如鋅元素主要有硫酸鋅、氧化鋅和碳酸鋅,硫酸鋅(施用量15~22.5 kg/hm2)作基肥施用效果最好,與其他有機肥混合或單獨撒施于地面,耕翻入土或開溝條施,或用0.1%硫酸鋅溶液浸種。葉面噴肥用0.2%硫酸鋅(施用量750 kg/hm2),確保微量元素供給充足,有利于玉米生長[3]。
3 玉米高產施肥技術要領
3.1 施足玉米基肥
玉米播前施入基肥是玉米全生育期營養(yǎng)物質儲備和持續(xù)供給營養(yǎng)的基礎,基肥一般以農家有機肥或生物有機菌肥為主,氮、磷、鉀為輔。施足基肥可改善土壤結構、培肥地力、疏松土壤,提高土壤儲藏養(yǎng)分和蓄水保墑能力,為玉米提供養(yǎng)分。玉米基肥為深施農家有機肥22 500~37 500 kg/hm2或生物有機菌肥600~900 kg/hm2,深施純氮180 kg/hm2、純磷120 kg/hm2、純鉀150 kg/hm2。施肥后機械旋耕、耙平、磨細,達到地平、地細、無雜草、無土塊,符合一播全苗的要求。
3.1.1 有機肥與生物菌肥的區(qū)別
農家有機肥來源于農家飼養(yǎng)的牛、豬、羊、雞等畜禽類糞便,農家有機肥種類多、成本較低,其富含氮、磷、鉀、鈣、鎂、硫、鐵、鉬等微量元素,并呈有機物質狀態(tài),難于被作物直接吸收利用,必須經過化學、物理作用和微生物發(fā)酵、分解作用,在土壤中逐漸釋放養(yǎng)分,具有肥效長、肥效穩(wěn)定的特征,一般作為玉米基肥施入土壤,可以促進土壤團粒結構形成,協調土壤空氣和水的比值,使土壤疏松,增強土壤保水、保溫、透氣、保肥的能力。生物有機菌肥由生物物質、動植物廢棄物、植物殘體加工而來,其富含多種有機酸、肽類、微量元素、生物菌等,一般作為基肥施入土壤,可增加土壤有機質含量,加快微生物繁殖速度,調節(jié)和優(yōu)化土壤的理化性質和生物活性,是綠色食品生產的主要養(yǎng)分。
3.1.2 復合肥料的效應
復合肥料一般主要分3種類型,第1類型是純無機復合肥料,這一類復合肥料目前在玉米種植過程中應用最多,一般含有玉米生長所需的營養(yǎng)元素如氮、磷、鉀,但不含微量元素、有機質和礦物質。第2類型是無機肥料與有機肥料混合制作的營養(yǎng)元素,不但含有氮、磷、鉀,而且含有20%有機質。第3類型是配方復合肥,既含有氮、磷、鉀,又含有機肥和微量元素。
根據配方施肥方案,按所配比例混合均勻形成配方復合肥料,根據土壤情況、目標產量需肥量,施足肥料。復合肥料顆粒大小一致均勻,便于貯存和施用,更適合于機械化施用,所含養(yǎng)分大多是農作物所必需的,可以根據土壤養(yǎng)分特點和農作物的營養(yǎng)特性施用,提高肥料增產效果。復合肥中有效成分含量一般比單質肥料高,含同等養(yǎng)分數量的肥料體積小,包裝、運輸成本低,施用方便。
3.1.3 玉米底肥施用方式
施足玉米底肥是玉米全生育期營養(yǎng)物質儲備和持續(xù)供應養(yǎng)分的基礎,施足玉米底肥可以提高培肥地力水平,增加土壤營養(yǎng)物質儲備,提高土壤營養(yǎng)元素輸送、吸收和利用能力,增強土壤供肥能力。玉米基肥施用方法一般有2種方式,一是施入的玉米基肥既有農家有機肥,又有復合肥。施入基肥數量較多時,可田間撒施,在播前整地時將有機肥、化肥均勻撒在地表,機械深耕時將基肥深埋在20~25 cm的土層中。二是施入基肥數量較少且基肥僅為復合肥,可采用機械播種、施肥。基肥施入土層中,播深4~5 cm,可提高耕作效率且節(jié)省勞力。
3.2 適量施用種肥
夏玉米施種肥可以促進玉米苗快發(fā)穩(wěn)長,達到苗齊、苗勻、苗壯的作用,玉米種肥一般選用速效氮肥,這類肥料酸堿度適中,對種子無燒傷、腐蝕,不影響種子發(fā)芽出苗,肥效快、容易被幼苗利用的速效氮肥如硫酸銨、硝酸銨、高氮肥等都可用作種肥,一般種肥用量為60~75 kg/hm2。
3.3 玉米田間追肥
玉米追肥應堅持“一炮轟”的追肥方法,也就是在玉米拔節(jié)期后只追1次肥,這種玉米追肥方式不科學、肥料利用率較低。如果追肥早、追肥量大、施肥集中,雖然節(jié)省了用工成本,但是容易引起植株早期生長過快,降低植株抗倒伏能力;如果追肥量偏小,在玉米灌漿期極易造成早衰脫肥,因此玉米一般追肥2~3次。
玉米中產地塊應追施尿素450 kg/hm2,在施足底肥、少施種肥的基礎上,分別在玉米拔節(jié)期和玉米大喇叭口期追肥2次,玉米拔節(jié)期第1次追施玉米攻稈肥,追施尿素180 kg/hm2,占追肥總量的40%;玉米大喇叭口期第2次追施攻穂肥,追施尿素270 kg/hm2,占追肥總量的60%。如果是搶時硬茬機播夏玉米,這類田塊可能沒有施底肥和種肥,因此追肥顯得尤為重要,玉米拔節(jié)期第1次追施攻稈肥,追施尿素450 kg/hm2,占追肥總量的60%;大喇叭口期第2次追施攻穗肥,追施尿素300 kg/hm2,占追肥總量的40%。
玉米高產田塊追肥量大,應追肥3次,玉米拔節(jié)期追施攻稈肥、大喇叭口期追施攻穗肥、灌漿期追施攻粒肥。玉米拔節(jié)期第1次追施攻稈肥,追施尿素225 kg/hm2,占追肥總量的30%;玉米大喇叭口期第2次追施攻穗肥,追施尿素375 kg/hm2,占追肥總量的50%;玉米灌漿期第3次追施攻粒肥,追施尿素150 kg/hm2,占追肥總量的20%。玉米追肥要人工開溝深施或施肥器穴深施,禁止玉米行間表面撒施,追施肥后要及時澆水,待分墑后中耕松土、中耕培土,防止地表板結、裂縫、跑墑,增強植株抗倒能力。
3.4 玉米葉面噴肥
玉米中后期葉面噴肥是補充玉米所需的營養(yǎng)元素,增強玉米植株葉片吸收營養(yǎng)的能力,延緩葉片衰老,提高葉片持綠性能,制造更多的光合產物,葉面噴肥是應對玉米植株缺素癥的一種速效補救措施,也是提高肥料利用率的重要路徑,尤其玉米灌漿期正是玉米產量形成期,玉米植株根系吸收能力衰退和降低,葉片光合作用減弱,通過給玉米進行葉面噴肥,可增加玉米植株養(yǎng)分供應能力,有效解決玉米后期的脫肥現象,保障玉米植株充分灌漿,提高玉米籽粒飽滿度和千粒重,實現玉米增產增收,玉米葉面噴肥具有用量少、省工、省時、使用方便的特點,可結合病蟲害防治同時進行。
玉米葉面肥濃度過低達不到噴肥效果,濃度過高易造成葉片脫水形成肥害,科學配制葉面施肥十分重要。葉面肥包括0.5%~2.0%尿素、0.2%~0.5%磷酸二氫鉀、0.1%~0.5%硼酸、0.02%~0.05%鉬酸銨。根據玉米生長期的不同合理配制葉面肥的濃度,玉米苗期由于苗小、葉片少、吸收能力相對較差,若葉面肥配制濃度相對較低,噴肥量就要充足;玉米生長中后期,由于玉米植株高大、葉片多且寬大,葉面肥配制濃度相對較高,施肥量為450~600 kg/hm2,每隔7~10 d噴灑2~3次,要在10:00前或17:00后噴灑,無風陰天可以全天噴施,應重點噴灑玉米幼嫩莖葉,兩面都噴,并以正面為主,噴灑均勻,不能漏噴,也不能重復噴灑。
4 結束語
俗語道“庒稼一枝花,全靠肥當家”,足以說明玉米施肥技術對玉米高產高效起著決定性作用。要想提高玉米質量和產量,要將選擇良種、培肥地力、精細化管理、農機農藝有機結合,才能達到玉米高產高效,因此在玉米施肥技術要領上,一定要把握好玉米的需肥規(guī)律,施足底肥、適量種肥、及時追肥,既能滿足玉米生長需要,又不因浪費而增加生產成本,做到科學施肥、因苗追肥、適當噴施葉面肥,提高肥料利用率,增施農家有機肥,提高培肥地力水平,盡量減施化肥,經濟又環(huán)保,達到玉米高產高效的生產目標。
參考文獻:
[1]夏繼春,孟慶紅.玉米種植高產施肥技術要點[J].吉林農業(yè),2019(15):27.
[2]毛元江.試析玉米種植高產施肥的技術要點[J].農民致富之友,2019(9):26.
[3]肖永紅.試析玉米種植高產施肥的技術要點[J].農民致富之友,2016(12):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