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菲
【關鍵詞】特殊兒童;同伴教育;班級建設
【中圖分類號】G625 ?【文獻標志碼】B ?【文章編號】1005-6009(2023)25-0091-02
教室宣傳欄中有一張珍貴的照片,照片中所有學生都綻放著燦爛的笑容,其中一個學生笑得特別開心,她就是洛洛。
入學報名那天,最晚到的一位家長在匆匆填完相關材料后,把我拉到角落,悄悄對我說:“老師,請您在學校特別關照一下我家洛洛,可以嗎?”原來,女孩洛洛有先天性聽力缺陷,因為要植入人工耳蝸,頭上有塊頭發被剃掉了。洛洛覺得很難看,害怕同學嘲笑自己,所以不太愿意來上學,入學報名是父母用盡了法子的情況下她才不情愿地過來的。家長希望得到我的幫助,讓其他小朋友能夠接納自己的孩子。
看著一旁低頭不語的洛洛,我不禁感到心疼。亞里士多德說:教育在順境中是裝飾品,在逆境中是避難所。當學生遇到挫折、感到難過時,創設溫情的教育情境,讓學生獲得安全感、愉悅感、歸屬感,是德育的溫暖途徑。我知道,當下一定要先取得洛洛的信任。
應該怎么幫助她呢?如果讓洛洛直接進班,會不會把她置于議論的中心?為了更好地幫助洛洛,我查閱資料,又向其他學科教師尋求幫助,終于找到了方法——擁抱。
開學第一天,我與數學老師協作,她去校門口迎接洛洛,并將其帶到學校“陽光小屋”,請心理老師和她聊聊天,安撫她緊張、害怕的情緒;我則利用早讀課的時間給學生播放了一段關于海倫·凱勒的視頻。視頻播放結束后,我問道:“同學們,如果有一天你發現自己突然變成了海倫·凱勒,你會有什么樣的感受?”“我會特別害怕,感覺自己生活在黑暗中。”“我可能會不敢來學校,我感覺自己再也交不到朋友了。”大家紛紛回答道。我發現學生開始對海倫·凱勒產生了共情,我說:“同學們,你們都是善良的天使。如果現在海倫·凱勒出現在你的身邊,你會怎么和她相處呢?”有個學生的回答讓我心頭一暖:“見到她后,我會抱抱她。”我順勢說道:“我們班有個小朋友就像海倫·凱勒一樣受傷了,你們愿意擁抱她,把愛的力量傳給她嗎?”大家回應的聲音響徹了樓道。
我將洛洛帶到了教室門口,在這之前,我已經讓學生排成兩隊等待洛洛的到來。洛洛怯生生的,眼神躲閃著。我張開雙臂笑著迎接她,問她:“老師可以擁抱你嗎?”她猶豫了一下,鼓起勇氣向我走來。這個擁抱讓我感受到了她的瘦弱。我在她耳邊低語:“歡迎你,可愛的洛洛,小朋友們也想擁抱你,想和你做朋友,你愿意嗎?”她開心地點點頭。我想,48個人的擁抱對洛洛來說是一束陽光,能驅散她心中的擔心與恐懼。最后,她面帶微笑、從容地坐到了座位上。
不出所料,學生果然對于洛洛耳朵上的小東西充滿了好奇。為了不讓洛洛被過度關注,我打算滿足大家的好奇心,我對學生說:“我們來做一個小游戲,游戲的名字叫‘神奇耳朵。”我悄悄地說:“同學們,老師愛你們。”然后大聲說:“聽到悄悄話的請舉手。”很多學生舉手了,洛洛也舉起了自己的手。我特意讓洛洛來說自己聽到了什么,她自豪地說了出來。我趁機告訴大家:“洛洛的耳朵生病了,掛在耳邊的是一個輔助治療儀器,有了這個小儀器的幫助,加上她的認真傾聽,常常聽到的比別人多,所以她有一個神奇的小耳朵呢!”
我在當天的陽光活動課以及課間十分鐘開展了多項集體活動。在活動過程中,洛洛逐漸融入集體,笑容無比燦爛,學生也學會了如何與洛洛相處,懂得了什么叫友愛。
后來,我讓學生搜集關于張海迪、羅斯福的相關事跡,希望學生在搜集、了解、講述故事的過程中知道每個人在成長的道路上難免會遇到挫折。課上,我通過“夸夸我的同桌”小游戲讓學生發現自己的閃光點,獲得自信;再通過“丑小鴨”的故事讓學生懂得堅強勇敢地面對現實,通過努力可以彌補自身的不足,展現更美的自己。
教育的魅力就在于當新挑戰出現時,我們智慧地迎接挑戰。這不,問題又來了。
一個課間,走廊突然傳來一陣哭聲。我心里“咯噔”一下,跑到走廊一看,是洛洛。上前詢問才知道原來是課間洛洛和同學在玩游戲,因為走廊的吵鬧聲太大了,她無法聽到同伴發出的游戲指令,導致自己的小組總是輸。其中有個男孩生氣了,在洛洛旁邊大喊:“你的耳朵真沒用,這些游戲口令都聽不到,真沒意思,我們不想和你一塊玩了。”看著洛洛的眼淚像斷了線的珍珠,我感覺她內心的安全感已經降到一個臨界值,談話間我知道她甚至有點不愿意回教室。此刻我知道她特別需要老師的幫助,于是我牽著她的手,把她帶到學校的“陽光小屋”,讓她盡情地哭。等她情緒平復后,我弄明白了她傷心的原因:被指責了感到很傷心;怕同學們真的不再和她玩了。于是我找到那個男孩,告訴他做游戲輸了很著急是能理解的,但責怪別人是不對的,告訴他洛洛因為他的指責非常傷心。在一番溝通后,他表示自己是一時心急才說出那種話,愿意向洛洛道歉。
接著我在班級做了一個小調查,發現學生們是非常愿意和洛洛玩的,還有一些學生在我的說服和教育下也愿意和她玩。于是那天放學前,我對全班學生說:“今天,有一件事令洛洛很傷心,她非常擔心同學因為她的‘神奇耳朵不愿意和她做朋友。可是,事實是這樣的嗎?愿意和她玩的同學請舉手。”當看到許多舉起的小手時,洛洛無比高興。我讓洛洛自己數班級中舉起的小手,她越數越開心,臉上露出燦爛的笑容。我知道,洛洛的心結打開了。
教育就在“低頭”與“抬頭”之間。班主任應該低頭親近學生、尊重學生、包容學生、引導學生;抬頭仰望學生、鼓勵學生、肯定學生。
(作者單位:南京市江寧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