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丹 毛國典 代躍 劉月卯 張建會 張勝偉 顧亞龍 鄢福韌 潘善助
王 丹(中國書協副主席):中國書協主辦的主題性展覽,與以往的展覽有所不同,經過整體精心策劃、立體而豐富的裝置、尺幅的變化、書寫內容的選擇等,都體現了人民性、時代性、專業性。對于作者而言也是一種新的體驗:如何完成形式與內容的完美統一,從傳統的『無意于佳乃佳』的自然流露到針對性的有意而為之,經過反復打磨,努力呈現正大氣象和中華美學精神等。對主題的準確把握、切實的體悟才能鋪墊情感基礎,激發創作靈感,表現技法的長期積累與恰當的運用,才能做到不激不厲而風規自遠。
毛國典(中國書協副主席):『征程—迎接慶祝黨的二十大勝利召開書法大展』是繼『偉業—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書法大展』之后的又一場重大主題展。中國書協在幾次大展中總結、探索、倡導的『三段式創作』『三性』與『四貼合』理念,全面提升了書家深入體驗生活能力、凝練文字能力、審美創新能力,進一步拓展了書法在當代的社會功能。
代 躍(中國書協副主席):開展書法主題創作,以主題創作為主線,辦好主題書法展,是當代書法人情動形言的集體時代表達,是時代對書法人的期待。各級協會都應當以這次討論為契機,認真思考與探索研究,并作為我們當前和今后工作中的重中之重。主題書法創作中主題的選擇方向及定位的確立非常關鍵。把牢時代主題,組織書法人深入生活,走向大眾,扎根人民,既可以讓我們的書法創作守正出新,又彰顯中國精神。在堅守書法本體立場、傳承弘揚中國傳統文化精神的同時,實現與時代的同頻共振。堅定文化自信,把握正確的方向,實現書法藝術理想與時代精神表達的有機契合。
劉月卯(中國書協副主席):主題創作的定位應該是『古韻新聲』。傳統性與時代性相結合,是對每一位書家提出的課題。『文章合為時而著,歌詩合為事而作』。當代書法藝術要與時代同步、與人民同行,主題性書法創作只有將書法記言錄史功能與筆墨表現緊密結合起來,方能彰顯書法藝術的時代屬性。我們要以『為時而著』之心、之文、之筆墨,深耕主題創作,在實踐中發現主題、創作主題、升華主題,真真切切創作出有筋骨、有道德、有溫度的書法作品。
張建會(中國書協副主席):近年中國書協舉辦的主題性展覽,在整體策劃、文本架構、書風多元、內在邏輯的整體規劃以及『三段式』書法創作方式等方面,突破了常規的書法創作模式,打破了『為藝術而藝術』和脫離現實的局限,把書法從書齋的小圈子里拓展到整個社會,引導廣大書法家在生活中汲取營養,不斷提高作者的眼界、境界等綜合素養和人文精神。書家群體性記錄時代、描寫時代,共同完成當代主題性、宏大敘事的書法創作,既實現了當代書法創新性發展和創新性成果轉化,也拓展了書法的未來發展方向、維度與路徑。
張勝偉(中國書協副主席):成功的主題性創作是對書法的本質屬性和內在規律的準確界定與把握。主題性書法創作是藝術探索,也是文化主張,是對傳統書法觀念的發展和延伸,而不是重構或否定,它反映的更是一種精神,是對民族、歷史、現實、時代、當下、人民的深切觀照。主題性書法創作重『寫』也重『讀』,重『寫』在于提升創作主體的道德和藝術修養,重『讀』在于提升欣賞客體的審美鑒賞能力,當下這兩種能力都需要提升。人、文、墨要相互依存、相互映照,此外大眾書法鑒賞力的提升也是當務之急。
顧亞龍(中國書協副主席):主題性創作是創作者在創作過程中,以明確的創作主題和內容,通過藝術『語言』的展現,來表達作者的真情實感。主題性創作應該兼顧以下五個方面:傳統意識和現代審美的統一、主題內容和政治性的統一、表現形式和主題創作的統一、筆墨語言和人文精神的統一、歷史性和時代性的統一。總之,要站在歷史發展觀的角度與時俱進,將筆墨語言融入時代,體現出新時代以人民為中心的創作理念,結合黨和國家在新的歷史條件下,凸顯社會主義的意識形態,用優秀的作品服務社會。
鄢福初(中國書協副主席):近年來,圍繞中國書協統一部署,湖南省書協策劃組織了一系列的主題創作和專題展覽,作為活動的組織者和參與者,我對于主題創作,有以下幾點體會:首先,主題展覽頂層設計的站位要高、定位要準、視野要廣,在主題上心懷『國之大者』,關注國家大事,體現家國情懷;其次,書寫文本是書法的載體,不可不慎。緊扣主題、深入生活、廣泛調研、投入情感,逐步由『書為心畫』升華到『書以載道』的境界;第三,內容與形式的完美結合,才稱得上『賞心悅目』,既給人以美的享受,又給人以心的觸動。因此,文本要寫出『大氣』,契合當代中國的正大氣象。
潘善助(中國書協副主席):近年來,由中國書協提倡的主題性創作,目前至少展現出六個方面的變化,分別是策展、作者、觀眾、人才培養、學術研究、作品。作品應該是我們的終極目標和落腳點,這里談四點我的思考:一是如何從『要我寫』變成『我要寫』;二是要研究書法名作的古與今,古代經典名作的創作多以作文為主、作字為輔,我們現在是作字為主,正在向作字與作文相結合不懈努力;三是要加強與美術、音樂等藝術門類的比較研究,現代音樂史、美術史上不乏領著任務『要我做』的名作;四是要加強書法中與外的比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