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張牧之
TI11 小組賽首日,當奪冠大熱PSG.LGD 和整個賽季都表現低迷的EG 相遇,幾乎沒有人會料到,EG 竟險些將LGD 零封。第二局比賽,EG 開局便取得了18-0的人頭比,經濟、經驗領先高達一萬,盡管LGD 在中期展現出了極強的韌性,但EG 最終還是有驚無險的拿下了比賽。小組賽賽程全部結束后,EG 以7 勝2 負的戰績高居A 組頭名,獲得了挑選勝者組對手的機會。最終,他們在南美賽區的Thunder Awaken(TA)和中國賽區的Team Aster 之間選擇了前者。
進入淘汰賽,氣勢如虹的EG 面對被選中的Thunder Awaken,就在所有人都認為EG 將會延續他們在小組賽的強勢表現時,隊伍卻出人意料的以0-2 輸掉了比賽。落入敗者組,他們的對手依然是來自南美賽區的beastcoast(BC),結果他們卻再次以0-2 敗下陣來。小組頭名出線,在擁有選擇勝者組首輪對手權利的情況下,連續輸給兩支南美戰隊,EG 以戲劇性的方式離開了TI11 的舞臺。
這樣的成績,促使EG 做出了重大的變革。2022 年11 月15 日,俱樂部宣布解散當前陣容,并將DOTA2分部轉至南美賽區。一周后,隊伍公布了新賽季的陣容,TA 戰隊的一號位Pakazs、四號位Matthew、五號位Pandaboo 以及BC 戰隊的二號位Chris Luck 和三號位Wisper 將在新賽季代表EG 征戰南美區DPC 聯賽。從北美轉戰南美,收編TA 和BC 戰隊隊員,EG 在TI11 失利后的調整,完美詮釋了什么叫“打不過就加入”。
將時間撥回七年前,2015 年DOTA2 亞洲邀請賽,尚不滿16 歲的巴基斯坦天才少年SumaiL 橫空出世,幫助EG 戰隊在上海大舞臺戰勝了東道主VG,頒獎儀式上,在身旁四位隊友的注視下,稍顯稚嫩的SumaiL 舉起了那幾乎和他身高相仿的冠軍獎杯“永世之輝耀”。六個月后,在美國西雅圖鑰匙球館,作為東道主的EG 更是為北美DOTA2捧起了第一座也是迄今為止唯一一座TI冠軍獎杯,真正意義上成為了北美DOTA2 的霸主。
在那之后,盡管EG 依然保持著在北美賽區的統治力,但北美DOTA2 玩家的流失,卻使得整個北美賽區的實力一落千丈。2017 年5 月28 日,EG 戰勝了Newbee 戰隊拿到了馬尼拉大師賽的冠軍,也是在那期間,北美服務器的比賽數量被南面的小兄弟超過,成為了全球DOTA2玩家最少的地區。在那之后,EG 拿到過的唯一一座官方賽事冠軍是GESC 印尼Minor,一個總獎金僅有30 萬美元的乙級賽事。
而在TI11 上,南北美賽區隊伍截然不同的表現,也反映出目前北美DOTA2 的式微。三支代表北美出戰的戰隊,最好成績是EG 的并列9-12 名,其余兩支隊伍TSM 和Soniqs 則在小組賽階段便慘遭淘汰。而同為三隊參賽的南美賽區,僅Hokori 在敗者組首輪輸給了BC,而TA 則以并列5-6 名的成績創下了南美賽區在TI 正賽中最好的成績。
更加令人唏噓的是,Soniqs 戰隊的前身是Quincy Crew,這支在TI8 之后建立的隊伍,過去幾年始終難以尋得贊助,直到TI11 地區預選賽開始前,Soniqs 才完成了對戰隊的收購和更名,而在TI 恥辱出局后,Soniqs 很快便宣布解散當前陣容,Quincy Crew 的隊員們再次回到了原點。
作為過去幾年北美DOTA2 最后的榮光,EG 的出走似乎為北美DOTA2 的衰落蓋棺定論。高昂的投入盡管能夠維持“北美一哥”的稱號,但卻始終無法提升隊伍在世界舞臺上的表現,這或許也是促使EG 這家北美俱樂部“叛逃”南美的關鍵因素之一。盡管EG“拋棄”了北美DOTA2,但原EG 戰隊隊長Fly 則在直播中透露,隊伍在經過人員調整后,將會繼續以北美賽區戰隊的身份參與后續賽事。作為V 社的大本營,北美尚不能留下本土俱樂部EG,即便包括rtz 在內的選手依然會留在北美,但恐怕他的金字招牌也難挽北美DOTA2 的大廈于將傾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