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記者
黨員領導干部本該是黨的各項方針政策的貫徹者和執行者,是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的重要保證。然而在日常工作中,卻有極個別黨員揣著明白裝糊涂,不僅工作上消極懈怠,在貫徹落實黨和國家制定的政策時有令不行,作風上更是對黨紀國法明確禁止的有禁不止,作為公職人員,嚴重損害了黨和國家的形象。
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危害大
明太祖朱元璋在建立明朝后,鑒于歷史上多次宦官亂政的教訓,特地在宮門口立了塊鐵牌,上鑄“內臣不得干預政事,犯者斬”十一個字,并規定內臣不得識字,外臣不許與內臣有公文來往。然而事實上,宦官專權亂政之事,在明朝中后期層出不窮,甚至超過了之前的任何一個朝代,成為明朝衰敗的致命傷。
立鐵牌定規矩本是好事,為何最終卻事與愿違?答案還得從朱元璋自身找起。因為就在朱元璋立下規矩不久,他自己就派宦官聶慶童去甘肅河州“敕諭茶馬”,開了太監外派理事的先河。宦官不但干預了政事,還當了欽差大權在握,實屬可笑。
也許正是因為這件事,宮門口的那塊鐵牌在朱元璋子孫后代眼里也就沒有了震懾。朱棣當權后,毫不客氣繼續破例,不但一再派遣宦官出使外國,還任命宦官當監軍。越往后,明朝歷代皇帝違規越厲害:仁宗任命宦官當方面大員,宣宗令大學士教宦官識字,英宗對王振唯命是從,武宗讓劉瑾替他當皇帝……明朝中后期,有好幾個皇帝的威望還比不上他們的司禮太監。特別是崇禎時候的監軍,害死了多少國之良將,導致了明朝的覆滅!
以史為鑒知興替,以史正人明得失,以史化風揚濁清。從明朝覆滅的歷史軌跡不難看出,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危害何其之大!我們黨是先進的新時代執政黨,自然有著更高的覺悟。然而在全面打響反腐敗斗爭這場攻堅戰、持久戰的當下,卻仍然有極個別領導干部在貫徹落實國家有關政策及相關法律法規時揣著明白裝糊涂,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給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和國家利益帶來嚴重損害。其中一些領導干部也因此被腐敗擊倒。
電視專題片《永遠吹沖鋒號》中,就有這樣一個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典型案例:童道馳在擔任海南省三亞市委書記期間,對中央關于三亞市鳳凰島二期填海項目的整改要求,一再拖而不改甚至明拖暗頂。他為何如此敷衍應付?后經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發現,童道馳累計收受涉事企業股東 2000 多萬元賄款。
自身不干凈,腰桿就硬不起來;思想上不重視,在廉潔底線上守不住,必然一步步滑向違法亂紀的深淵。這不只是毀掉自己的政治前途,更嚴重損害黨和政府形象,破壞權力運行的正常機制。
我們要把確保黨和國家方針政策貫徹落實作為重要政治紀律,對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必須不折不扣堅決貫徹執行,絕不允許陽奉陰違、做選擇、搞變通。要建立健全常態化督查機制,嚴格落實工作責任,層層傳導責任壓力,以釘釘子精神狠抓工作落實,切實發揮督查抓落實、促發展的“利器”作用,確保黨中央、國務院重大決策部署落地生效。要加大督查問責力度,嚴厲整肅庸政懶政怠政行為。對執行政策不力、工作落實不到位的,堅決糾正,督促整改;對失職瀆職、造成嚴重后果的,嚴肅追責,絕不遷就。
本質是忘了初心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初,華君武老先生畫了一幅漫畫。畫面中一個長了胡須的成年男子面露滿足、神情安逸地躺在襁褓里,安靜地向外望著,上邊題了 12 個字:永不走路,永不摔跤,永處襁褓。字面意思自然不難理解,但更深層次的意思,則是以走路和摔跤隱喻害怕犯事的人的心理,從而想象出了一個躺在襁褓中的成年男子形象。這樣的構思可謂精妙絕倫,在引人發笑的同時,又不免發人深省。
事實上,“永不走路,永不摔跤”的現象在極少數地方的黨政機關仍然存在。近年來,有個別領導干部工作懶散、效率低下,不僅在日常辦公中對待群眾呼聲和需求能推則推、能糊弄則糊弄,落實上級部門的政策制度時,也是以一種不求有功但求無過的態度出工不出力、出力不出活、出活不出彩。
為官不為者拿著公家的俸祿,花著納稅人的血汗錢,卻不為民辦實事——工作上得過且過的心態嚴重,事業上更是不思進取,缺乏為官者最基本的責任心和使命感。殊不知,這樣的“懶官”比“貪官”還要可恨。
如果說有令不行是領導干部責任擔當意識淡薄的表現,那么有禁不止,顯然是因為這些領導干部缺少黨紀國法意識。
《中國紀檢監察報》曾刊文《包藏私欲 上演“變臉”》,對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原副秘書長、辦公廳原黨組成員扎西江措嚴重違紀違法案進行剖析。文章指出,其“妄自尊大,工作后沒有認真學習過黨的理論與紀法規定” “心生邪念,斂財過億” “操持雅好,處心積慮讓老板送得委婉一點”。其本人后來如此懺悔:“自己沒有紀法意識,不學法、不懂法、不守法。”
事實證明,有個別黨員干部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同程度地卷入了各種新的不正之風,淡化了黨性意識、組織意識和服務意識,根本原因有兩條:一條在于忘記和背離了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國家觀念淡薄;一條是紀律松弛,目無組織。但本質上都是忘了初心,從而誤入歧途。
因此加強對黨員的“初心”教育就是尤為重要。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總結大會上,習近平總書記著重指出:“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必須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和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常抓不懈。”
開展主題教育,必須強化對領導干部涵養道德品行、提升人格境界的要求,達到清正廉潔做表率的目標。一方面,從外部加強約束,堅持從嚴教育、嚴格管理。要深入開展先進典型教育和反面警示教育,時時刻刻敲警鐘;加強對權力運行的監督制約,把制度的籠子扎緊扎牢,把領導干部管住管好,促進領導干部帶頭示范,立正身、講原則、守紀律、拒腐蝕。另一方面,從內心加強自律,堅持自我修煉、自我約束、自我改造。以“吾日三省吾身”的態度反躬自省、見賢思齊,做到清白做人、干凈做事;樹立正確的權力觀、地位觀、利益觀,正確行使權力、看待得失,做到任何時候都穩得住心神、管得住行為、守得住清白;追求“慎獨慎初慎微慎欲”的境界,銘記初心、堅守正道,永葆共產黨人的政治本色。
要以有力監督強化問責
2023年1月9日,習近平總書記在二十屆中央紀委二次全會上強調,要及時準確發現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做選擇、搞變通、打折扣,不顧大局、搞部門和地方保護主義,照搬照抄、上下一般粗等突出問題,切實打通貫徹執行中的堵點淤點難點。要推動完善黨中央重大決策部署落實機制,以有力有效日常監督促進各項政策落實落地。
《中國紀檢監察報》刊文指出:提高發現問題、糾正偏差能力,堅決糾治上有政策、下有對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問題,堅決糾治做選擇、搞變通、打折扣、陽奉陰違、自行其是問題,堅決糾治“低級紅” “高級黑”問題,堅決糾治不顧大局、搞部門和地方保護主義問題,堅決糾治照搬照抄、上下一般粗問題,切實打通貫徹執行中的堵點淤點難點,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黨中央決策部署同部門、行業、領域實際緊密結合。深刻把握政治監督具體化、精準化、常態化的內涵關系、目標任務、重點要求,以具體求深入,以精準求實效,以常態求長效,把政治監督貫穿黨領導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各方面,融入重大發展戰略、重要政策舉措、重點項目任務的制定落實之中,以高質量監督保障黨和國家事業行穩致遠。
近日,在浙江省衢州市紀委監委推動下,《衢州市“公務餐”管理辦法(試行)》正式實施。該辦法明確,除會議、培訓等個別情況外,全市機關單位工作人員不再憑公函安排公務接待,一律在本地用餐點自行掃碼自費支付。
據了解,這一舉措源于衢州市常山縣的實踐探索。此前,常山縣紀委監委督查發現,個別單位存在偽造公函套取資金等違規接待問題。通過下發紀檢監察建議書,常山縣紀委監委督促相關部門出臺制度,全縣機關單位食堂實行一卡通刷、一碼支付。“下一步,我們將加強對公務餐管理辦法落實情況的監督檢查,對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執行中打折扣、搞變通的予以嚴肅問責。”衢州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