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磊
大操大辦少了,頒證儀式多了;低俗婚鬧少了,喜事新辦多了;隨禮攀比少了,集體婚禮多了……近一年多來,中國婚俗改革成效顯著。下一步,民政部還將進一步深化婚俗改革,持續推動“為愛減負”。民政部在召開 2022 年第四季度新聞發布會透露了上述信息。
近年來,天價彩禮、鋪張浪費等事件時有發生,極少數年輕黨員干部不僅染上攀比陋習,個別地方還出現借機大肆斂財,收受管理服務對象禮品禮金等違紀行為,并衍生出黨員領導干部違規飲酒等問題。此外,這些不良風俗給普通民眾也帶來負面影響,高價彩禮、鋪張浪費的婚禮以及高規格宴請賓朋等等,往往讓新家庭苦不堪言,以至于有“一婚窮十年”的民間說法。
究其原因,一方面受拜金主義、攀比之風的影響,某些地方通過“創造名詞”方式給高價彩禮以包裝:“一動不動”(一輛汽車和一套房子),“萬紫千紅一片綠”(一萬張 5 元鈔票,加一千張百元鈔票,一片 50元的鈔票),“三斤二兩”(百元面額人民幣的重量)等等,看似有道道、有講究,實則庸俗不堪。
另一方面,這種不良風俗帶來連鎖反應,為了解決彩禮問題,部分貧困家庭采取“嫁一個娶一個”來轉移負債,類似于“擊鼓傳花”的方式將彩禮不斷推高,而負債和貧窮也隨著婚姻締結而傳遞,導致陷入“因婚致貧”的困境。
而在外部環境方面,一些婚慶公司等商家通過炒作“今生僅此一次”的稀缺性,將愛情表達與資金投入畫等號,刺激新婚夫婦無限加大投入。一些金融機構則見縫插針,甚至推出“彩禮貸”業務,被中央媒體點評是“對社會陋習的煽風點火”。
這些不良風氣引發民眾熱議的同時,也引起中央高度關注。從專項治理方面,2019 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對“天價彩禮”提出治理要求;2020 年,中央一號文件強調“教育引導群眾革除陳規陋習,弘揚公序良俗,培育文明鄉風”;2021 年,中央一號文件再次提出,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加大高價彩禮等不良風氣治理;2022 年,農業農村部、中央組織部、中央宣傳部等八部門聯合開展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農村移風易俗重點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治理。
從系統施治方面,2022年年初,中共中央辦公廳印發了《關于加強新時代廉潔文化建設的意見》,將廉潔文化建設納入管黨治黨和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總體框架,強化以廉潔文化引導各級黨員干部培育廉潔價值觀,引領全社會形成崇尚廉潔的良好風尚。在黨的二十大報告中,不僅以“三個務必”對全體黨員干部提出新的更高要求,還以專節從“提高全社會文明程度”的高度倡導全社會弘揚勤儉節約精神,培育時代新風新貌,這為抵制歪風陋習、倡導文明新風提供了指南和根本遵循。
黨風政風決定社風民風,為更好發揮黨員干部率先垂范作用,全國紀檢監察機關將移風易俗融入作風建設中,圍繞糾“四風”樹新風,狠剎違規操辦婚喪喜慶問題,與時俱進推動移風易俗,營造新風正氣。去年十九屆中央紀委工作報告中,不僅回顧總結了“推動移風易俗,治理陳規陋習,以優良黨風政風引領社風民風持續向好”,同時也提出了“不斷健全作風建設長效機制,弘揚黨的光榮傳統和優良作風,涵養時代新風”的新要求。
社風民風影響黨風政風,為進一步營造尚廉之風,深化婚俗改革,持續推動“為愛減負”,各地持續強化對天價彩禮、大操大辦、隨禮攀比等不正之風的整治,并探索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不少地方將抵制不良習俗納入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對彩禮、婚宴、隨禮等標準,以及參加人數等作出規定,切實發揮黨員干部、鄉賢在婚事操辦中的示范引領作用,共同推動遏制高價彩禮、大操大辦等不正之風。
“圣人不禁民之爭,而教之以讓,則民俗自美。”良好婚俗的建立離不開教化的作用,這種教化不僅要建立在新風尚的倡導上,同時也需要通過一系列機制建設落實到實際中,以久久為功促化風成俗,讓新風正氣不斷充盈。
(作者單位系江西省新余市紀委監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