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建君
近一段時間,筆者通過收看電視節目、讀報告原文、聽宣講輔導報告、參與討論發言等方式,深入學習了黨的二十大報告。黨的二十大報告,思想深邃,高屋建瓴,鼓舞人心,閃耀著真理的光芒,涌動著奮斗的激情,體現著大國擔當。筆者作為一名紀檢監察干部,不僅從二十大報告中汲取了堅定信念的“養分”,找到了解決問題的“鑰匙”,提升了修心強身的“路徑”,更感悟到成為一名優秀的紀檢監察干部需要涵養“五種情懷”。
要有“大道之行、天下為公”的民本情懷。
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必須堅持人民至上,人民性是馬克思主義的本質屬性。黨的根基在人民、血脈在人民、力量在人民。黨員干部特別是領導干部要始終將人民擺在心中最高位置,時刻要有“樂憂”之心。群眾利益無小事,樁樁件件總關情。紀檢監察干部要常憂百姓之苦,要以“憂”為“樂”,而不以“憂”為“煩”;要像焦裕祿書記那樣,“群眾的事情就是自己的事情,群眾需要時,就一定要第一時間趕到現場”;要真正看得見群眾的疾苦,裝得下群眾的牢騷,經得起群眾的“挑刺”。
紀檢監察干部對群眾充滿感情,不是惻隱之心,而是政治責任;不是策略安排,而是價值取向;不是權宜之計,而是宗旨要求。扎根大地,方知風雨歲寒;扎根群眾,方知煙火五味。作為紀檢監察干部,我們要心甘情愿俯下去給群眾做“牛”,要理直氣壯站起來為百姓當“傘”。
只有得到群眾的擁護,黨的事業才會如大樹有深根,高樓有堅基;只有心中有民,才能“朵朵葵花向太陽”,群眾一心跟黨走。故而紀檢監察干部要始終把黨的群眾路線貫徹到全面從嚴治黨和反腐敗斗爭之中,紀檢監察工作必須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著力解決群眾反映強烈的突出問題,以管黨治黨實際成效取信于民,要“聚焦群眾痛點難點焦點”,人民群眾反對什么、痛恨什么,就堅決防范和糾正什么,要把整治群眾身邊的腐敗和作風問題作為極其重要的政治任務,持續發力、精準出擊,不斷提升群眾的滿意度和獲得感。
要有“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的務實情懷。
黨的二十大報告最后一段,要求黨員干部牢記空談誤國、實干興邦,堅定信心、同心同德,埋頭苦干、奮勇前進,為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團結奮斗。人間萬事經磨難,黨的事業是奮斗出來的,而奮斗的過程卻是極其艱辛的。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擼起袖子加油干。”物有甘苦,嘗之者識;道有夷險,履之者知。為官避事平生恥,只有敢向問題“叫板”,群眾才會“叫好”。紀檢監察干部就是要發揚遇水架橋、逢山開路的闖勁,就是要有愚公移山、精衛填海的拼勁,既要懂揮手,更要勤動手,不能只說“給我上”,而要喊出“跟我上”。
為者常成,行者常至。黨的事業不是一朝一夕可至,唯有日日行,才不怕千萬里,只有常常做,才不怕千萬事。建功需要“硬本領”,花繁柳密處撥得開,才是手段;風狂雨急時立得定,方見腳跟。紀檢監察干部只有在“學習”上下功夫,才能在“貫徹”上做好文章,進而在“事業”中建功立業;只有一心撲在事業上,“不要人夸顏色好”,才不會出現一干出點成就,“我是誰”便逐漸模糊,“我能干” “我有功”的意識便逐漸凸顯,也不會那么容易就陶醉于鮮花和掌聲之中,每天飄飄然、陶陶然、昏昏然。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須有我,行者方致遠,奮斗路正長。唯有務實才能事成,唯有實干才能興邦。
要有“不愛惜羽毛、當黑臉包公”的斗爭情懷。
《十九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向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的工作報告》指出,堅持敢于斗爭、善于斗爭,以永遠在路上的清醒和執著正風肅紀、反腐懲惡。中共中央印發的《關于加強黨的政治建設的意見》中,要求黨員干部做勇于斗爭的“戰士”,不做愛惜羽毛的“紳士”。作為一名紀檢監察干部,要有黑臉包公的 “鐵石心腸”,要有 “一股勇氣”,要敢于和一切腐敗分子作斗爭,必須始終保持勇于自我革命的政治品格和頑強意志,以黨性立身做事,秉持“越是艱險越向前”的斗爭意志,練就“魔高一尺,道高一丈”的斗爭本領,不斷清除一切損害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的因素,不斷清除一切侵蝕黨的健康肌體的病毒,確保黨永遠不變質、不變色、不變味。
既然選擇了這個行業,紀檢監察干部就要勇往直前,不畏艱險,要有 “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膽氣,要有只唯黨紀、不認六親的鐵面無私,做到公正執紀不徇私,剛正不阿不畏權,堅持法紀面前人人平等,黨紀覆蓋無例外、無禁區。只要有人違紀,紀檢監察干部就要敢于拿起法紀利器,一竿子插到底,樂于當黑臉包公,做敢于斗爭、善于斗爭的模范。
要有“為官一生、清風兩袖”的廉政情懷。
據三湘風紀網報道,郴州市電力有限公司原董事長兼總經理陳明偉被留置后,跟著辦案干部經過走廊時,陽光剛好照進一角,接受審查調查的他看到太陽,卻停留在那里,不愿意再挪動腳步,像黏住一樣。他弱弱地提出,想曬 15 秒鐘的太陽。當陽光打在他臉上的那一刻,他淚流滿面。事后陳明偉說,他從沒有感受過陽光的味道原來會是這樣的甜,沐浴在陽光下是那樣舒坦。
“德行淺薄而位處尊貴,才智低下而圖謀大事,力量微小而肩負重擔,就很少有不受懲罰的。”紀檢監察干部對待權力,時刻要有如履薄冰之感,要“處滿常憚溢,居高本慮傾”,要“見善如不及,見不善如探湯”。打鐵必須自身硬,監督他人者,也必將被他人監督。紀檢監察干部在用“手電筒”照別人、監督別人的時候,同時也在被無數雙熾熱的眼睛盯著,如果不能慎微慎獨,走在任何一個地方,都有可能被他們監督到。如果自身不干凈,監督就會沒有底氣,執紀就一定會缺位,這就會給組織和單位帶來極大的負面影響。因此,紀檢監察干部要時刻做到“群居守口、獨居守心”,要常常以“貪如火,不遏則燎原;欲如水,不遏則滔天”來警示自己,要能抵得住誘惑,切勿以“不是我一個人有貪念”來原諒自己,以“一次不要緊”來開脫自己,以“一點小事無所謂”來放縱自己。
紀檢監察干部要富有定力,遇到事情能夠拿得起、放得下、跳得出、守得住;要富有慧力,對待進退留轉、名利得失、是非評議,要想得通、看得開、抵得住。否則,內心一失衡,行為就要失范;貪腐一念間,榮辱兩重天;不能兩袖清風,就會兩手空空;警鐘長鳴,才能警笛不響。我們要像鄭培民書記那樣,位高無傲氣,權重有清風;寧以正氣清貧談笑,勿為名利金錢折腰。要有“且干且珍惜、不辱使命”的感恩情懷。
2012 年,當筆者從縣委考到市委上班的時候,一位副書記在會上對我們說:“能進市委大院上班的人,都是有福之人,全市幾百萬人口,能到這里上班的人也就這么多,所以你們要好好珍惜。”后來,筆者考到了省委工作,平臺更大,責任更重,機會更難得。10 年過去了,這位老書記的話,筆者始終感覺言猶在耳,銘記在心,因此筆者更加珍惜自己的工作崗位和榮譽,且干且珍惜,只希望真正用實績來踐行自己的職責和使命,不辜負黨和人民的期望。
能成為一名紀檢監察干部是一種幸運。筆者通過學習黨的二十大報告,最大的感受就是,執紀確實是越往后越嚴,尤其各種新規的出臺,向內的“刀刃”越來越鋒利。成為一名紀檢監察干部已經快 6 年了,筆者覺得自己特別有幸,有幸的不是因為其權力大,有幸的是因為自己能時刻用落馬者慘痛的教訓,常常警示自己。在系統內,筆者每天都要學黨紀黨規,每天都要運用法律法規,日久年長,“金鐘罩鐵布衫”便由此練成。尤其是在面對各種“圍獵”和誘惑,都能夠經得住考驗,極大地降低犯錯誤的風險和概率,因為在面對誘惑的瞬間,一幕幕落馬者的慘痛教訓便會立刻躍于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