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每超 萬能勝 齊鵬云 熊竹陽
摘要:
為總結防汛搶險經驗,以2020年合肥市廬江縣天井聯圩某泵站穿堤箱涵發生的重大滲漏險情為例,介紹了險情過程,分析了險情成因并總結了搶險成功經驗。2020年7月19日,泵站廠房與圩堤之間的堤腳處有大量渾水涌出,存在多處滲漏;險情發生后,及時采用了內堵、外導的搶險措施,險情得到有效控制。結果表明:該次險情是由于箱涵施工回填尚未到位即恢復堤頂通行,造成箱涵包箍被擠壓破壞所導致。
關鍵詞:
穿堤箱涵; 滲漏; 防汛搶險; 天井聯圩; 巢湖流域
中圖法分類號:TV877
文獻標志碼:A
DOI:10.15974/j.cnki.slsdkb.2023.S1.003
文章編號:1006-0081(2023)S1-0007-02
0 引 言
巢湖流域位于安徽省中部、江淮之間、長江下游左岸,位于中低緯度過渡帶、南北方過渡帶、海陸過渡帶以及主汛期梅雨帶疊加地區,氣候條件復雜,是典型的孕災地區。1949年以來,巢湖流域先后于1954,1969,1983,1991,2016,2020年發生了大洪水或特大洪水。洪澇災害一直是巢湖流域危害最大、造成損失最嚴重的自然災害。
2020年,受西太平洋副熱帶高壓影響,巢湖流域乃至長江中下游流域梅雨期降雨異常偏多、暴雨頻發,導致巢湖流域梅雨滯留時間異常,河湖洪水并漲,通往長江泄洪通道中斷,巢湖全流域損失慘重。合肥市廬江縣位于巢湖流域南側、西兆河分支,2020年梅雨期(6月10日至8月1日)累計降雨量為1 077 mm,超歷史極值,在流域各縣(區)中受災最為慘重[1]。因此,本文對2020年汛期合肥市廬江縣天井聯圩某泵站穿堤箱涵出險情況和搶險措施進行分析,以期為其他汛期搶險工作提供參考。
1 工程概況
該泵站位于合肥市廬江縣泥河鎮、黃陂湖湖堤天井聯圩堤內。天井聯圩堤為4級堤防、防洪標準20 a一遇,保護耕地1 000 hm2、保護人口1.1萬人;堤防長度17.25 km、堤頂高程14.50 m(吳淞高程)、堤頂寬度5.0~7.0 m,圩內地面高程7.00~9.00 m(吳淞高程)。該圩于20世紀70年代由天井圩、齊心圩、躍進圩共3個獨立的千畝以上圩口聯并而成,是廬江縣9個萬畝以上圩口之一,是廬江縣主要商品糧油和淡水魚蟹生產基地,素為廬江縣的魚米之鄉,較為重要[2]。
泵站工程區屬揚子地層區,地基為第四系全新統沖洪積層,上部由近代沉積的粉性土、淤泥質土、壤土及砂性土組成。從上至下依次為素填土、淤泥、粉質黏土、淤泥質粉質黏土、細砂,泵房基礎建于淤泥質粉質黏土層之上[2-3]。
2 出險情況及原因分析
2020年7月19日上午,防汛巡查人員發現泵站廠房與圩堤之間的堤腳處有大量滲水且渾濁,加之泵站仍在開機運行,造成險情持續發展。泵站出水箱涵為鋼筋混凝土結構,采用穿堤式布置。由于穿堤長度較長,考慮后期不均勻沉降因素,對其進行了分縫處理,分縫處設置包箍,并內埋平板止水橡皮。出口防洪門為鋼筋混凝土閘墩結合鋼閘門結構,閘門頂、側止水采用P型橡皮,底止水使用條型橡皮,分別依靠水壓力及閘門自重擠壓止水。
經過現場水下排查發現,造成泵站廠房與圩堤之間的堤腳處大面積滲漏的直接原因,是箱涵分縫處兩側箱涵錯位、包箍(止水橡皮)斷裂導致,且出水防洪門止水不密,無法有效阻斷堤外湖水(黃陂湖)涌入箱涵。經現場調查,箱涵穿堤部分混凝土澆筑完畢,“龍口”回填復堤中,在未達到有效覆土厚度時即恢復堤頂車輛臨時通行,重型機械經過該段時可能將箱涵擠壓錯位。待工程完工,木工進入箱涵內拆除木模板時才發現箱涵錯位、包箍(止水橡皮)斷裂的情況,但此時堤防已完成復堤,又值臨近汛期,故未及時采取有效補救措施。出口防洪門閘槽施工中模板有所偏移,導致閘槽局部不規整,閘槽與閘門止水間存在漏縫,止水不密。
3 搶險過程
3.1 內 導
(1) 初步確認漏洞,做小養水盆[3]。2020年7月19日上午險情發生后,巡查人員立刻上報鎮防汛指揮部,鎮防汛指揮部在與合肥市防汛指導組聯系商量后,現場組織人員和機械對漏水處采用袋裝土構筑小型養水盆處理,以減小水頭差。當日下午,指導組到達現場后發現已做養水盆但仍出現滲水情況,建議立即對養水盆范圍進行擴大處理。當日傍晚,養水盆擴大完成,且排水口出水均勻、清澈,效果較好。指導組要求巡查人員定時查看出水情況,有問題及時匯報。
(2) 確定險情原因,再次擴大養水盆[3]。2020年7月20日上午,合肥市防汛指導組到達出險現場復查時發現,擴大后的養水盆兩側及泵房側檢修閘門處出現多處大量漏水情況。詢問現場人員,了解到7月19日凌晨當地行政村通知開機排澇。指導組初步分析認為,系開機排澇導致出水箱涵內壓力增大,致使險情擴大。同時進一步調查了解到,該次險情原因可能為汛前箱涵包箍處被重型機械碾壓損壞,漏水處應為箱涵包箍損壞和迎水側防洪閘門漏水所致。為此,省、市、縣和工程施工參建單位防汛技術人員綜合研究商定,對養水盆再次進行擴大,擴大范圍自箱涵兩側順堤各向兩邊擴展8 m,沿箱涵軸線方向外擴至泵房堤防側邊墻,養水盆于7月20日夜間填筑完成,出水均勻。
3.2 外 堵
2020年7月20日,廬江縣水務局外協潛水隊到達現場,下水摸探后未準確發現閘門漏水點,初步采用棉絮在閘門周圍封堵,封堵后漏水量有所減小,但并未完全封堵。7月21日,安徽省防汛抗旱指揮部調派安徽省巢湖管理局潛水隊前往現場援助。潛水隊到達現場熟悉情況后,攜帶新型管涌探測設備下水摸探發現閘門止水處漏水點,并采取棉絮封堵。經潛水員多次下水處理防洪閘門止水漏水險情后,漏水量明顯減小,險情得到有效控制[3]。
4 結 語
2020年7月19日,合肥市廬江縣天井聯圩某泵站穿堤箱涵等部位出現重大險情,通過各方共同努力,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險情得到有效控制,搶險取得圓滿成功。通過分析本次防汛搶險,得到以下結論與建議:
(1) 該次險情是因為箱涵施工回填尚未到位,即恢復堤頂通行,造成箱涵包箍被擠壓破壞所導致。因此,對于涉河項目,特別是穿堤建筑物部分,施工時要格外慎重,把控施工質量的同時仍要注意施工工序。
(2) 在涉河項目分部、分項、竣工驗收環節,不僅要做好質量檢測,同時也要注意外觀檢查。
(3) 本次出現險情的泵站實際運管單位為所在行政村,在汛期調度上,應該統一聽從上級防指的指揮,不應只考慮本村轄區內的澇情而不考慮圩口險情、圩外水情,盲目開機造成險情進一步惡化,險些造成嚴重后果。因此,在水利樞紐建筑的汛期調度運行上,要做到全局一盤棋,統一指揮,各盡職責。
(4) 發現險情伊始,應重點摸清出險部位、分析發生險情的原因。在該次險情中,最直接的方式是潛水員下潛至出口防洪門處摸查。但由于縣區缺乏專業的潛水隊伍、排險設備,形勢緊急,當即通過省防指聯系安徽省巢湖管理局防汛搶險隊,緊急派技術人員攜帶DB-3A型管涌探測儀趕到現場查險、堵漏作業。沒有先進設備和專業人員,很難在第一時間準確找到滲漏點并采取有效封堵措施,險情如繼續擴大,后果不堪設想。因此,提升防汛搶險與水利工程管理現代化水平至關重要。
參考文獻:
[1] 安徽省水文局.安徽水信息[EB/OL].(2020-08-02)[2020-12-01].http://yc.wswj.net/ahsxx/LOL/public/public.htm.
[2] 合肥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合肥市防汛抗旱工程簡明手冊:2017版[M].合肥:合肥市防汛抗旱指揮部辦公室,2017.
[3] 李曉明,周健,謝每超,等.防汛搶險技術與案例匯編[M].合肥:安徽省巢湖管理局,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