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6月14日,全國智能光伏產業發展交流會召開。工信部相關負責人表示,要形成有效市場和有為政府合力,利用中央及地方相關渠道,推動智能光伏資源集約化整合協同,重點做好五方面工作,主要包括:進一步落實《智能光伏產業創新發展行動計劃(2021—2025年)》,持續深化智能光伏產業發展協調機制;推動資源集約化整合協同,支持智能光伏產業技術進步及公共服務平臺等建設;會同有關部門開展多元化智能光伏試點示范等。
【國家發改委網站】6月14日,國家發改委組織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安排部署2023年能源迎峰度夏工作。會議要求各地區、各有關企業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按照國務院要求,統籌發展和安全、當前和長遠,圍繞能源生產、供應和使用各環節,扎實做好能源保供和能源轉型發展各項工作,確保迎峰度夏期間能源電力平穩有序供應。
【工信部網站】6月16日消息,為促進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引導農村居民綠色出行,工信部、國家發改委等五部門近日發布《關于開展2023年新能源汽車下鄉活動的通知》。《通知》指出,本次活動主題是綠色、低碳、智能、安全——為汽車消費充“電”,為鄉村振興添“綠”。活動時間為2023年6月至12月,活動采取“線下+云上”相結合的形式開展,并要求各充電設施建設運營企業配合完善充電設施布局,推出充電優惠政策等。
【中國能源報】6月16日,國家發改委舉行6月份新聞發布會。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前,我國統調電廠存煤達1.87億噸,創歷史新高,為做好今年迎峰度夏電力保供提供了堅實基礎。下一步,要重點做好五方面工作,主要包括:系統謀劃、抓緊推動支撐性電源、新能源等各類電源建設,加強電網建設,做好接電并網,確保今年迎峰度夏前應投盡投、應并盡并;充分發揮大電網資源配置優勢,強化全國統籌調度,加強跨網互濟,用足用好跨省跨區輸電通道,做好重點地區、重要時段供電保障工作;積極引導用戶自主優化調整用電需求,促進電力供需平衡,保障民生用電和重點用電安全穩定等。
【省政府網站】6月19日消息,為貫徹落實國家部署,加快推動新能源與新型儲能深度融合,河南省日前印發《關于加快新型儲能發展的實施意見》,提出到2025年,全省新型儲能規模要達到500萬千瓦以上,力爭達到600萬千瓦的總體目標。《意見》指出,新建新能源項目要嚴格配置儲能,鼓勵電網側和用戶側建設儲能設施,積極發展戶外儲能。其中,重點發展大型獨立儲能電站,將重點建設容量不低于10萬千瓦時的獨立儲能電站。
【中國能源報】6月20日,財政部、稅務總局、工信部聯合發布《關于延續和優化新能源汽車車輛購置稅減免政策的公告》。《公告》指出,對購置日期在2024年1月1日至2025年12月31日期間的新能源汽車免征車輛購置稅,其中,每輛新能源乘用車免稅額不超過3萬元;對購置日期在2026年1月1日至2027年12月31日期間的新能源汽車減半征收車輛購置稅,其中,每輛新能源乘用車減稅額不超過1.5萬元。
【新華社】6月25日,雅礱江兩河口水電站水光互補一期項目——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雅江縣柯拉鄉的柯拉光伏電站并網發電,標志著全球最大、海拔最高的水光互補電站正式投產。該項目首次將全球“水光互補”項目規模提升至百萬千瓦級,對服務我國“雙碳”目標,優化國家能源結構,助力構建“清潔低碳 安全高效”的現代能源體系具有示范引領作用。該電站通過500千伏輸電線路接入50千米外的兩河口水電站,實現光伏發電和水電的“打捆”送出。電站投產后年平均發電量20億度,每年可節約標準煤超60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超160萬噸。
【國家發改委網站】6月26日,國家發改委、生態環境部等14部門印發《關于開展2023年全國節能宣傳周和全國低碳日活動的通知》。《通知》指出,為推動形成綠色低碳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決定組織開展2023年全國節能宣傳周和全國低碳日活動。全國節能宣傳周定為7月10日至16日,活動主題是“節能降碳,你我同行”。全國低碳日定為7月12日,活動主題是“積極應對氣候變化,推動綠色低碳發展”。《通知》要求各地區、各有關部門圍繞宣傳重點,創新宣傳方式,加大宣傳力度,組織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深入開展具有地方特色和行業特點的宣傳活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