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喆寧

早飯、午飯、晚飯,咖啡、甜點、奶茶……現代都市中的年輕人,越來越離不開外賣。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餐飲行業的賽道逐漸由線下轉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模式。
“外賣規劃師”這一職業應運而生。從店鋪名稱、頁面設計、菜品開發,到定價、補貼、推廣等,專業的外賣運營人員能從各方面考慮,幫助商家在激烈的競爭中脫穎而出。
不同于專職外賣規劃師,喬木從2020年開始創業,打造出自己的餐飲品牌,之后開啟外賣規劃相關工作,也為一些餐飲商家提供咨詢服務。“目前,已經有幾十家店鋪找我進行相關咨詢服務。”喬木說。
2020年3月,喬木的店鋪在疫情期間開業,外賣成為她的主要發力點之一。
“此前,我做了很充足的準備。不論是做餐飲還是外賣,如果什么都不懂就直接上手操作,問題會很大。”喬木說。當時,為了學習外賣運營知識,她在市場上尋找相關書籍,但由于“這一行業太新了”,以往的資料已經與現實情況脫節,沒有成熟的經驗可以借鑒。
一次,喬木在網上嘗試了直播課程,發現效果不錯,之后又在線上參與了幾家外賣課堂。“我看了兩三家課程,然后自己去分析,找外賣商家的共性,也嘗試跟周圍做外賣的老板交流,比如前期要避開哪些坑等。”
喬木一邊學習,一邊做筆記,將外賣運營的知識匯集成一本30多頁的手冊。“我記得很詳細,包括每個節點需要做哪些工作,達成什么效果,有哪些注意事項等。”在初期進行外賣運營時,她每次都做出不少預案。“雖然有時在流量上和預期存在一些偏差,但遇到的問題都可以找到解決途徑。”
在喬木看來,外賣運營的主要特點是“首月定生死”。做外賣與線下店鋪運營不同,最開始如果不能吸引到顧客下單,之后再花費成倍的成本和精力,也可能無濟于事。這是因為,外賣運營離不開平臺的“套路”和“打法”。“2020年我初入外賣賽道時,這一特點并不明顯。從去年開始,很多品牌進入這一行業,完全熟知平臺的流量邏輯后,會有專門的節奏去運營。”喬木解釋道,“為應對激烈的競爭,商家前15天要重視單量遞增和好評維護,讓平臺覺得店鋪是良性的,從而給予自然曝光,實際目的是吸引客戶自然下單。”
除了自己做運營外,喬木還接觸過幾家外賣代運營平臺。“當時我想從這一工作中解脫出來,也想看看別人如何做外賣運營,學習一些新‘玩法。”這些嘗試帶來的效果并不理想,“不能給我提供特別具體的方案,但從欄目調整、產品名稱等建議中,我受到了一些啟發,能夠繼續完善線上店鋪”。
外賣首頁運營十分重要。如何讓顧客看到商家頁面后點進去,最后選擇產品,完成交易,都需要整體規劃。因為熟知店鋪定位和競爭優勢,喬木將產品賣點加入到外賣名稱中,比如在牛肉粉后標注有滿滿兩大勺牛腩,牛雜、牛肚和牛筋全是好料等。“每一個品類中,顧客到底在乎什么、產品如何搭配、賣點如何優化等,對外賣運營來說都很重要。”
喬木出生于1994年,在創業前已經擁有一些工作經歷。大學時,她就讀于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專業,大三實習時來到一家咨詢公司,2015年畢業后很快成為項目經理,獨立負責相關項目。
一次,喬木負責對接一家地產傳媒公司。當時,這家公司正值轉型期,需要開拓業務。因為喬木出色的工作能力,傳媒公司老板希望她能加入,并給予了不錯的職位。2017年,喬木來到這家公司,負責其中的創新業務,比如民宿、旅游和產業園開發等。
這段經歷為喬木打下扎實的創業基礎。“雖說那時是在打工,但因為做的都是新業務,理想和現實差別很大,受到過不少挫折。我只能不斷汲取經驗教訓。這也是我后來創業比較順利的原因。我其實不支持大學生直接創業,因為肯定是要‘交學費的。”
不管是開發民宿還是研發APP,喬木雖然能順利完成項目,但效果總達不到預期,漸漸產生了巨大的挫敗感。“當時老板為了鞭策我,就對我說,人不能一直失敗,否則會習慣于失敗。”喬木說,“這句話對我影響很大。因為不想一直失敗,加上當時公司的方向與我想做的事情有些差異,所以我下定決心,要做成想做的事。”

北京一處“食寶街”特色餐飲主題街區。

喬木線上店鋪的產品。

喬木線上店鋪的產品。
2020年,喬木正式從公司離職,開始創業。之所以選擇餐飲行業,是因為她對美食情有獨鐘。“我是湖北人,也特別愛吃。川菜、湘菜等已經遍布北京,但我發現湖北菜很少,所以想把湖北的小吃美食發揚出去。”
因為在中關村附近上大學,喬木對這里十分熟悉,將店鋪地址定在美食街上。早在2019年底,她就簽好了合同,開始裝修店鋪,辭職后,本想在次年正月初八開業,結果遭遇了疫情。過完年后,周邊的寫字樓里的公司全都“居家辦公”,商場也嚴格管控,喬木只能將開業時間先往后延了一個月。
那時,喬木面臨巨大壓力。因為沒法開業,她需要承擔每天1500元的房租。到了3月,店鋪終于開業,但疫情還是很嚴重,外賣成為唯一的經營方式。“當時,外賣日銷只有幾百元,我們定的目標是日銷過1000元,其實保本都需要賣到3500元。”喬木說。
如今回憶起那段時間,喬木并不覺得難熬。“我是想法特別悲觀的人,什么事情都會做最壞的打算,在創業前就積累了大量資金,也能應對突發狀況。如果那個時候我需要借錢,可能心理會無法承受。”
因為口味等受到顧客歡迎,喬木在此后兩年不斷拓店,最多的時候有八家店,北京六家、河北兩家。然而,因為再次遭受疫情,她不得不關掉其中幾家,而將重心暫時放在外賣上。以往積累的工作經驗,讓喬木遇到問題可以換位思考,從老板的角度解決問題。做外賣運營一段時間后她意識到,只有自己才更熟悉店鋪產品。
“現在很多外賣老板想找代運營,但這也會產生一個問題,當你把最核心的東西交給別人去做,日后出問題,你不知道如何解決,那時候該怎么辦?所以不如在外賣運營前,自己多花時間學習。”喬木說。
作為外賣賽道的“深度玩家”,喬木明顯感覺今年的市場競爭壓力更大:相較于幾年前,如今外賣運營需要花費更多銷售費用;新手和品牌密集殺入,一波倒后又起一波;店鋪租金等都處于高位……
隨之而來的是市場出現不良競爭現象。“很多踏踏實實做口碑的店鋪,線下人爆滿,但因為不懂‘套路,大概率還是會在外賣上栽跟頭。”
由于外賣運營是新興行業,目前人才缺口大,發展前景較好。與此同時,因為沒有專業的培養途徑和實踐機會,導致從業者良莠不齊。
“有一些外賣規劃師在接單后,很用心地為商家服務,但可能兩三個月后,這家店鋪做起來了,商家就不再需要此類服務了;還有外賣規劃師依靠打電話在前期大量獲客,但很難留住客源。因為市場不夠成熟,很多做代運營的人也慢慢離開了這一行業。”
入行幾年來,喬木身邊做外賣規劃的人已經換了一批又一批。“我還是會去看新的外賣規劃師如何操作,不斷學習新知識。”
如今,喬木會針對餐飲商家做一些咨詢服務。曾經有客戶想嘗試做麻辣燙的外賣,找到她進行咨詢。“因為平臺里做麻辣燙的商家特別多,一家新店鋪很難與連鎖品牌抗衡,所以我直接建議客戶選擇具有差異化的賽道,比如改為做砂鍋面。”

喬木收到的客戶咨詢反饋。
在店鋪籌備時找喬木咨詢的客戶居多。一次,一位客戶找到她,希望她給予新店上線外賣平臺的幫助。在與客戶交流后,喬木把存在的問題一一找出,從名稱、圖片到選品、營銷策略等均做出調整,比如菜單最前面要放收藏福利和熱銷專欄,菜品欄目要有邏輯,菜品要分為引流品、爆品和利潤品,等等。
在充分準備后,這家店鋪入駐平臺僅5日,就達到日銷百單的好成績。然而,有些商家開店一段時間,各項數據仍然很差,這時接到任務的喬木也會倍感壓力,“有些店鋪只能啟動老店翻新,或外賣店關店重開”。
隨著前來咨詢的人越來越多,喬木每天會花幾個小時與客戶聊天。“這是一個學習的過程,我從中受到不少啟發。”喬木說,“外賣的頁面包括規則都在不斷迭代,比如店鋪LOGO,一些做外賣比較好的商家,每半年都會整體更新LOGO、菜品等。”
喬木每天都會瀏覽外賣軟件上的顧客評價。“這是了解顧客想法、建立交流的一個重要手段。如果上了新菜品,我也會讓顧客半價品嘗。”同時,為了跟上快速變化的外賣市場,喬木不斷向外界學習,經常與專業外賣運營平臺進行交流,“定期看相同品類的其他商家如何做,包括北京和上海的外賣規則有沒有變化”。
雖然周圍從事餐飲和外賣規劃的人來來去去,但喬木一直堅持下來。“我覺得自己一定要做出點成績,不能放棄。很多人問我,這件事能不能做?我覺得不要猶豫,別人能夠成功,那么你也可以。但要記住,很多時候你付出了100%的努力,最終效果可能只有80%,但一開始就只付出80%的努力,那最后肯定不會成功。”
喬木
1994年出生于湖北,畢業于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先后在咨詢公司和傳媒公司工作,2020年創業經營餐飲店,后為商家提供外賣規劃咨詢服務,也是一位餐飲創業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