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塬

《正午之魔》
其他罪孽可能在夜晚肆虐,但抑郁癥大膽到不分晝夜,光天化日下就把人的靈魂拽走,被稱為“正午之魔”——這一說法出自中世紀拉丁文的《圣經》。教會看到抑郁者們空洞絕望,認識不到造物主的愛和憐憫,背離了所有神圣事物,認定他們都是被魔鬼附體的人。
“抑郁正是在這一時期開始被污名化。”劍橋大學心理學博士安德魯·所羅門花了5年時間和抑郁癥“深度接觸”,寫下《正午之魔:抑郁是你我共有的秘密》。安德魯本人有30多年的抗抑郁經歷,他的故事十分典型——想象一下,劍橋畢業,成為知名雜志撰稿人,第一本小說正在出版,剛購置了一套新房,家庭關系和諧。如果你有這樣一手牌,你會抑郁嗎?就是在外人看來“任何陷入絕望的借口都不存在”時,他走向了崩潰。
一直以來,家庭是他最溫暖的港灣,他被愛包圍著長大。“我特別珍視臨睡前父母給我的晚安吻,我一度在睡覺時枕著一層紙巾,我想,如果那些親吻從我臉上滑落,還會被紙巾接住,這樣我就能把它們收好,永遠保存起來了。”
母親的去世推倒了多米諾骨牌。他悲痛欲絕,開始接受精神治療,“盡管流了許多眼淚,但沒有失去理智,狀況都還好”。不到一年時間,他與一位聰明美麗的女子相戀,大部分時候很快樂。后來女友做了墮胎手術,他感受到突如其來的喪失。
壓倒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是他的精神分析師退休了,這位年長智慧的女性常常讓安德魯想到母親。因此,“當她說出這個消息時,我無法克制地大哭了一個小時。我并不是個常哭的人,自從母親去世后,我還沒那樣痛哭過。我感到徹頭徹尾的孤寂……我開始不再在乎愛,不在乎工作,不在乎家庭,不在乎朋友。”重性抑郁患者會傾向于回溯根源,想知道它究竟來自何處,事實卻是,“抑郁的降臨猶如成年的到來,是步步漸進的”。抑郁癥研究領域,目前仍是“混亂的國度”——人們并不真的清楚到底是什么引起了抑郁,為什么同樣的事情降臨到一些人頭上,沒有造成持久的傷害,而有的人卻因為“一個蒼蠅落到額頭上,崩潰大哭”。
寫完《正午之魔》的安德魯,成了“專業抑郁者”。“治療抑郁目前有兩種主要模式,談話療法和生理干預。”但傾聽愛你的人的話;好好吃藥;堅持鍛煉;沒有胃口,也要吃飯;寫作……這些看似“雞湯”的建議,才是令藥物和外力真正起作用的原因。“人要發自內心地厭惡抑郁,采取行動反擊它,而不是習慣它”。
“抑郁是愛的瑕疵。我們會愛,也就一定會因喪失愛而絕望,抑郁正是這種絕望的機制。”痊愈后的安德魯說,“我痛恨抑郁,但因為它,我了解了自己的方方面面,看到了靈魂的完整面貌。”抑郁接近悲痛,也接近愛,讓人學會在狀態最差時想象好的感受,而這種用昂貴的代價換來的技能,像正午的陽光,穿透惡魔般的黑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