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建幫 何軍


摘 要 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 傳統校園網絡和無線網絡發展迅猛 為智慧校園無線網絡的建設提供了可能 對無線網絡特殊的部署方式和傳輸方式所存在的安全隱患進行分析 指出無線網絡可能面臨的威脅 并列舉黑客常用的攻擊手段 從技術層面和管理層面提出相應的防護措施 以確保校園擁有安全可靠的無線網絡環境 無線移動業務的建設變得更加便捷 使得無線網絡成為智慧校園建設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隨著無線網絡的發展 安全性問題不可避免地成了智慧校園建設中備受關注的重點之一 智慧校園的無線網絡安全高度依賴管理者的技術水平 通過提高技術水平可以建立穩定的校園網絡環境
關鍵詞 無線安全 安全 智慧校園
中圖法分類號tn915?? ?文獻標識碼a
1 引言
無線網絡所面臨的安全威脅主要分為2 個部分,其中一種是主動攻擊,指未經授權的實體接入網絡,并修改信息、數據或文件內容的攻擊方式,主動攻擊的類型包括偽裝攻擊、重放攻擊、篡改消息和拒絕服務攻擊等[1] 。另一種是被動攻擊,指未經授權的實體僅訪問網絡而不修改其中內容的攻擊方式,被動攻擊可能是簡單的竊聽或流量分析。其中,竊聽是指攻擊者監視消息傳送并獲取其內容,而流量分析是指攻擊者通過監視消息的傳輸來分析通信方式,從而獲得大量有價值的信息以便進一步對網絡實施攻擊。
2 智慧校園建設中無線網絡存在的安全隱患
2.1 非法AP
由于無線網絡的使用便利性,使智慧校園變得更加靈活,但也給網絡管理員和安全人員帶來了一定的工作難度。因為,任何人都可以通過自己購買的接入點(AP),無需授權即可連接到網絡,許多部門也未經學校信息中心授權自行建立了無線局域網,這些部門的安全防護意識不強,從而給黑客提供了可乘之機。黑客可以利用非法AP 接入網絡,從而帶來重大安全隱患。攻擊者可以在目標主機和合法AP 之間建立偽造的非法AP,并通過偽造數據包、惡意攔截流量以及修改內網用戶的數據包內容,來獲取內部用戶的敏感信息。偽造非法AP 攻擊如圖1 所示。
2.2 數據信息的非法截取
無線網絡傳輸數據利用無線電波輻射完成,相較于傳統有線網絡,其連接更為便捷。但由于無線網絡暴露在外,為了讓用戶發現網絡的存在,必須向客戶端發送帶有特定參數的信標幀,這也給攻擊者提供了入侵所需的網絡信息。與有線網絡相比,攻擊者可以在無線網絡接收范圍內的任何地方進行攻擊,而不需要進行物理接入,如在校園外的馬路上或對面的高樓中。攻擊者可以監聽網絡數據,然后對截獲的數據包進行分析和整理,以獲取有利信息。盡管現在網絡安全意識已經加強,許多用戶的敏感信息都進行了加密處理,但黑客往往會通過暴力破解捕獲的數據來獲取有用信息。截取無線信息攻擊如圖2 所示。
2.2 數據信息的非法截取
無線網絡傳輸數據利用無線電波輻射完成,相較于傳統有線網絡,其連接更為便捷。但由于無線網絡暴露在外,為了讓用戶發現網絡的存在,必須向客戶端發送帶有特定參數的信標幀,這也給攻擊者提供了入侵所需的網絡信息。與有線網絡相比,攻擊者可以在無線網絡接收范圍內的任何地方進行攻擊,而不需要進行物理接入,如在校園外的馬路上或對面的高樓中。攻擊者可以監聽網絡數據,然后對截獲的數據包進行分析和整理,以獲取有利信息。盡管現在網絡安全意識已經加強,許多用戶的敏感信息都進行了加密處理,但黑客往往會通過暴力破解捕獲的數據來獲取有用信息。截取無線信息攻擊如圖2 所示。
2.4 拒絕服務攻擊(DOS)
由于無線網絡傳輸的特性和獨有的擴頻技術,使其容易受到黑客攻擊的威脅,其中拒絕服務攻擊(Denial of Service)最為常見。攻擊者通過發送大量的垃圾數據包來惡意占用主機或網絡資源,以致合法用戶無法正常使用網絡資源。攻擊成功的常用方法包括利用大量偽造的接入點,在相同的頻率下發送垃圾數據包,從而造成無線網絡內出現沖突,或發送大量非法或合法身份驗證請求。拒絕服務攻擊如圖4所示。
3 科學應對智慧校園建設中無線網絡威脅
3.1 建立科學的無線網絡認證機制
為了提高智慧校園網絡的安全性和可控性,需要對校內師生和訪客接入無線網絡進行嚴格的準入控制策略,以實現對無線網絡安全的精細化管理。智慧校園可以獨立部署一體化的身份認證平臺,通過內置無線認證服務器和雙因素令牌認證服務器,與行為管理設備對接,可以確保訪客和師生安全連接無線網絡,并通過實現上網行為實名審計來實現可追溯性。例如,通過“802.1x+AD+手機令牌動態密碼認證”方式進行認證,通過802.1x 協議保證隧道層加密,防止數據被竊聽。同時,通過手機令牌動態密碼方式保障賬號安全[2] 。
校內師生默認通過“802.1x+AD”進行認證,若認證不成功則轉三層Portal,通過“AD+雙因子”進行認證,認證成功綁定MAC,成功接入WLAN 網絡,下次認證默認通過“802.1x+AD”方式;認證成功后再次連接無線網絡時無需輸入AD 賬號密碼(通過MAC 無感知認證)。
訪客可以通過Portal 頁面選擇掃描認證二維碼來獲得接入網絡的權限,系統會生成一個認證二維碼,內部教師可以使用移動終端掃描訪客終端Web 中的二維碼(前提是內部教師的終端已經連接到無線網絡)。掃描后,系統會在接待人員的終端頁面提示輸入授權信息,包括AD 賬戶和密碼。接待人員輸入正確的授權信息并點擊授權按鈕,若授權信息正確,則訪客終端會提示已被授權并接入網絡。若授權信息不正確或沒有接待人員進行操作,則訪客終端將沒有任何系統響應。此外,系統會提示授權的有效期限,在掃描認證二維碼模式下,不會顯示其他認證登錄方式,只會顯示認證登錄界面。
3.2 SSID 管理
SSID 是無線局域網的標識符,類似于無線局域網的命名。通常情況下,無線路由器會廣播SSID 以便其他人可以搜索并連接上網。若不希望讓別人知道無線網絡的存在,則可以禁用SSID 廣播功能,這樣無線網絡仍然可以正常使用,但不會在其他人的無線網絡列表中顯示。雖然禁用SSID 廣播可能會影響首次連接速度,但可以提高網絡的安全性。相較于隱藏SSID,還可以使用中文命名無線網絡的SSID,無線嗅探工具無法正確識別中文SSID,從而無法獲取明文信息,有效地保護了無線網絡的安全性。
3.3 MAC 地址雙重認證
針對無線網絡的攻擊,MAC 地址過濾是一種常用的防護方法。MAC 地址是網絡中每臺設備的唯一標識,需要統計內網中所有用戶終端的MAC 地址,連接網絡前在無線節點設備中導入統計終端的MAC 地址,只有當用戶的MAC 地址和列表中的內容完全一致時,無線節點才允許客戶端進行通信。但是,這種防護方法并不安全,因為現在很多攻擊者可以偽造MAC 地址信息,從而使得MAC 地址過濾的防護并不可靠。因此,在實際應用中,可以通過雙重認證相互結合的方法來彌補這個漏洞[3] 。具體而言,可以在計算機上綁定無線路由器或AP 的接入MAC 地址信息,以此來防范MAC 地址偽造攻擊。在開啟MAC 地址過濾的同時,雙向綁定的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網絡的安全性。
3.4 部署網絡威脅檢測系統
為提升智慧校園的網絡服務質量和整體性能,建議在無線網絡中部署流量感知系統,并與校園內的行為管理IDS 和防火墻系統聯動配置,這樣可以實時監控和分析校園內無線訪問的流量,及時確認出現的異常訪問行為,并定位跟蹤異常區域、應用和服務器。通過這種方法,可以提高整個智慧校園應用的性能,并改善網絡服務質量。
3.5 加強智慧校園管理和團隊建設
在網絡安全領域中有一條常識:80%的安全威脅來自網絡內部,即使是擁有強大網絡安全設備和設施的網絡,若管理不規范、業務不熟練、內部管理松懈,則它們也會變得一無是處。因此,在構建智慧校園無線網絡安全時,必須先做好校園內部的網絡管理工作,包括提高管理人員的業務水平,培養其敏感的網絡安全嗅覺和網絡安全管理思想,同時制定嚴格的網絡安全管理制度,并落實有效的網絡安全管理程序。此外,管理人員還需接受培訓,加強網絡安全團隊建設,設置網絡安全專員,及時審查網絡中可能存在的安全問題,并及時調整網絡設備安全配置,排除和糾正網絡安全隱患。最后,還需定期對校園內的師生進行網絡安全宣傳培訓,以進一步加強無線網絡防護,增強師生的網絡安全意識。
4 結束語
隨著信息技術的高速發展,智慧校園建設變得更加豐富化和智能化,其中無線網絡的應用越來越廣泛。然而,由于無線網絡具有特定的安全風險,使得智慧校園的網絡安全問題變得越來越嚴峻。除了面對有線網絡相同的威脅,還需要應對無線網絡特有的安全問題。因此,為了確保智慧校園的無線網絡平穩有序地運行,需要加強內網安全管理,提高相關運維人員的培訓和安全團隊的建設水平。
參考文獻:
[1] 張彬.智慧校園下的無線網絡安全分析與防護[J].網絡安全技術與應用,2022(10):82?83.
[2] 郭一縝.無線網絡安全與防范技術[J].無線通信技術,2022,31(2):27?31.
[3] 楊正.羊城創業產業園無線網絡安全及技術防范[J].無線互聯科技,2022,19(3):8?10.
作者簡介:
朱建幫(1994—),本科,助理實驗師,研究方向:計算機網絡、虛擬化技術、信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