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桂玲 馬文東 陸文靜 周雪松 韓笑 劉乃生 宋成艷
摘? 要:龍粳4311是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以龍粳48為母本、空育131為父本,經有性雜交,系譜法選育而成。該品種區域試驗平均產量8 626.8 kg/hm2,較對照品種龍粳46增產8.1%;生產試驗平均產量9 403.8 kg/hm2,較對照品種龍粳46增產9.5%。龍粳4311具有熟期早、產量高、米質優、綜合抗性強、適應性廣等特點,2022年通過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適宜在黑龍江省第三積溫帶種植。
關鍵詞:水稻新品種;龍粳4311;選育
Breeding of New Rice Variety Longgeng-4311
WANG Gui-ling , MA Wen-dong , LU Wen-jing , ZHOU Xue-song ,
HAN Xiao , LIU Nai-sheng , SONG Cheng-yan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Heilongjiang Provincial Field Scientific Observation and Research Station of Jiamusi Rice Germplasm Resources, Jiamusi Heilongjiang 154026, China)
Abstract: Longgeng-4311 was bred in Rice Research Institute of Heilongjiang Academy of Agricultural Sciences by using Longgeng-48 as the female parent and Kongyu-131 as the male parent. The average yield of this variety was 8 626.8 kg/hm2 in the regional test, which was 8.1%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variety Longgeng-46, and 9 403.8 kg/hm2 in the production test, which was 9.5% higher than that of Longgeng-46. Longgeng-4311 ha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rly maturity, high yield, good quality, strong comprehensive resistance and wide adaptability. It was approved by Heilongjiang Provincial Crop Variety Certification Committee in 2022 and is suitable for planting in the third accumulated temperate zone of Heilongjiang Province.
Key words: New rice variety; Longgeng-4311; Breeding
黑龍江省第三積溫帶水稻種植面積超過133.3萬hm2,占全省水稻面積的30%以上。該區域的水稻主栽品種為龍粳31,品種過于單一化,種植風險大。雖然近年來黑龍江省水稻育種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育成了一批新品種[1],但總體來看綜合性狀優良的品種少,多數品種仍存在著高產與優質、抗病難以有效結合等問題,因此培育高產與優質并重、兼顧廣適多抗的水稻品種至關重要。龍粳4311是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選育的適宜在黑龍江省第三積溫帶種植的水稻新品種,具有早熟、優質、多抗等優良特性。該品種的選育與推廣,緩解了黑龍江省第三積溫帶水稻生產上高產與優質、抗病難以有效結合的問題,對保障糧食安全、促進農民增產增收具有重要意義[2]。
1? 品種來源
1.1? 母本
龍粳4311的母本龍粳48(原代號為龍豐09757)是由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佳木斯水稻研究所以龍粳17為母本、空育131為父本雜交,經系譜法選育而成,2015年通過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其主莖10片葉,株高83.2 cm左右,穗長15.1 cm左右,橢圓粒型,每穗粒數78粒左右,千粒重26.8 g左右[3]。該品種具有熟期早、產量高、米質優、稈強抗倒、抗稻瘟病性中等、抗冷性中等、分蘗力較強、活稈成熟等特點。
1.2? 父本
龍粳4311的父本空育131是由日本北海道中央農業試驗場以空育110為母本、道北36為父本雜交育成,1990年由黑龍江省農墾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從吉林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引進,原代號為墾鑒90-31,2000年通過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其主莖11片葉,生育日數127 d左右,株高80 cm左右,穗長14 cm左右,橢圓粒型,每穗粒數80粒左右,千粒重26.5 g左右[4];株型收斂,分蘗力強,成穗率和結實率高;米質優,整精米率高,米粒透明,飯粒完整潔白、軟而不粘結,食味好。該品種對溫度、光照反應均不敏感,生態適應性強。
2? 選育過程
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于2011年制定雜交組配方案,以龍粳48(龍豐09757)為母本、空育131為父本進行雜交,當年獲得雜交粒70粒,2012年將其種植于田間,根據父母本性狀淘汰偽雜種,成熟后混合收獲;2013年在所內種植F2代2 000個單株,秋季選擇株型理想、抗病、耐冷、稈強抗倒的單株;2014~2016年在所內種植F3~F5代,記錄生育期和農藝性狀,根據產量、抗逆性狀和品質分析進行決選,F5代命名為龍粳4311。2017~2018年在黑龍江省湯原縣、綏棱縣、鐵力市、農墾建三江管理局、農墾寶泉嶺管理局等地進行多點異地鑒定試驗,在各點均表現出熟期適宜、稈強抗倒、抗稻瘟病、耐冷性強、外觀米質優等特點,綜合性狀表現為產量高,抗稻瘟病性、耐冷性強于對照品種。2019~2020年參加黑龍江省第三積溫帶早熟組聯合體區域試驗,2021年參加黑龍江省第三積溫帶早熟組聯合體生產試驗。2022年6月通過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審定編號為黑審稻2022L0131。
3? 特征特性
3.1? 農藝性狀
普通粳稻品種。在適應區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數127 d左右,需≥10 ℃活動積溫2 300 ℃左右。該品種主莖11片葉,株高94 cm左右,穗長16 cm左右,橢圓粒型,每穗粒數104粒左右,千粒重25.6 g左右。
3.2? 抗性
黑龍江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指定鑒定單位2019~2021年連續3 a對龍粳4311進行人工接種稻瘟病菌抗病性鑒定,結果為葉瘟3~5級、穗頸瘟3~5級,屬抗病品種;3 a耐冷性鑒定結果為處理空殼率7.61%~18.04%。
3.3? 稻米品質
2020~2021年經農業農村部谷物及制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哈爾濱)檢測,龍粳4311各項指標均達到國家《優質稻谷》標準二級,出糙率82.5%~83.1%,整精米率72.1%~72.4%,堊白粒米率1%~4%,堊白度0.3%~1.1%,直鏈淀粉含量(干基)17.27%~18.05%,膠稠度78~83 mm,粗蛋白含量(干基)6.09%~7.99%,食味品質82~85分。
4? 產量表現
4.1? 區域試驗
龍粳4311于2019~2020年參加黑龍江省第三積溫帶早熟組聯合體區域試驗,2 a區域試驗在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水稻研究所、黑龍江田友種業有限公司、穆棱市欣豐農作物技術開發研究所、黑龍江綠豐源種業有限公司等19個試驗點(次)全部增產,增產點率100%。2019年平均產量為8 144.1 kg/hm2,與對照品種龍粳46相比,平均增產7.7%;2020年平均產量為9 061.3 kg/hm2,較對照品種龍粳46平均增產8.6%。2 a平均產量為8 626.8 kg/hm2,較對照品種龍粳46平均增產8.1%。
4.2? 生產試驗
2021年參加黑龍江省第三積溫帶早熟組聯合體生產試驗,設黑龍江省吉地原種業有限公司、黑龍江省蓮江口種子有限公司、穆棱市欣豐農作物技術開發研究所、黑龍江省寶泉嶺農墾谷豐種業有限公司等10個試驗點,平均產量為9 403.8 kg/hm2,較對照品種龍粳46增產9.5%。10個試驗點全部增產顯著,增產點率100%,其中黑龍江省吉地原種業有限公司試驗點產量最高,達10 875.7 kg/hm2,增產比例為10.8%。
5? 栽培技術
5.1? 適時播種
龍粳4311適宜在黑龍江省第三積溫帶種植,一般播種期為4月18~25日,常規育苗播量為芽種80~100 g/盤,毯式育苗播量為芽種125 g/盤,覆土厚度0.7~0.8 cm。出苗80%時立即撤掉地膜,防止燒苗。
5.2? 適時移栽
一般插秧期為5月20~25日,秧齡30~35 d,插秧規格為30 cm×10 cm,3~5株/穴。插秧前1~2 d施磷酸二銨150 g/m2、48%噻蟲胺微囊懸浮劑8.3 ml/m2,兌水噴霧,保證秧苗帶肥帶藥下田。插秧前1 d將本田水層調整到1~2 cm以便插秧機作業,插秧深度控制在1.5 cm左右。
5.3? 水層管理
水稻移栽后主要采用淺、濕交替灌溉。返青后灌2~3 cm水層以提高水溫地溫、促進早生快發,淺水層一直保持到分蘗高峰期。進入有效分蘗末期要排水曬田5~7 d[5]。從孕穗到抽穗開花期,保持3~5 cm水層,水稻減數分裂期如遇到17 ℃以下低溫,田間要灌水護胎,灌水深度18~20 cm。從乳熟到黃熟期,實行淺濕交替的間歇灌溉,干干濕濕,前期以濕為主,后期以干為主,黃熟期停水。
5.4? 科學施肥
一般施純氮110 kg/hm2,氮、磷、鉀比例為2.4∶1∶1.1[6]。氮肥總量的30%~40%、磷肥100%、鉀肥50%作基肥,于最后一遍水整地前施入,隨著攪漿整地耙入0~10 cm土中。在返青后立即施用氮肥總量的30%~40%作為分蘗肥。在水稻倒2葉長出一半時,施用氮肥總量的20%、鉀肥總量的50%作穗肥。在齊穗、灌漿期噴施磷酸二氫鉀1 200~1 500 g/hm2,可適當配施硼肥。如田間出現明顯落黃現象,可以施總氮量的10%作粒肥。
5.5? 病蟲害綜合防治
在水稻破口期和齊穗期噴施稻清(9%吡唑醚菌酯)900 ml/hm2或40%富士1號乳油1 500 ml/hm2或75%三環唑可濕性粉劑375 g/hm2防治稻瘟病。在水稻分蘗盛期和封行前各噴施1次噻呋酰胺300 ml/hm2防治紋枯病[2]。當田間發生潛葉蠅時,可選用40%樂果乳油1 500 ml/hm2或70%噻蟲嗪懸浮劑75 g/hm2等進行防治。當田間發生負泥蟲時,選用80%敵敵畏乳油1 500 ml/hm2或敵殺死乳油300 ml/hm2或48%毒死蜱乳油750 ml/hm2等進行防治。
參考文獻:
[1] 潘國君,郭俊祥.黑龍江粳稻育種研究進展與展望[J].中國稻米,2022,28(5):124-128.
[2] 王桂玲,劉乃生,周雪松,等.早熟高產水稻新品種龍粳4569的選育[J].中國種業,2022(6):133-134.
[3] 宋成艷,劉乃生,王桂玲,等.龍粳48的特征特性及高產栽培技術[J].北方水稻,2016,46(3):46-48,54.
[4] 周耀群,李建華,孟昭河,等.水稻新品種空育131[J].現代化農業,1997(11):10-11.
[5] 王桂玲,劉乃生,宋成艷,等.水稻新品種龍粳4298的選育[J].北方水稻,2020,50(2):63-64.
[6] 張云江,胡月婷,王繼馨,等.寒地優質水稻新品種龍粳1491的選育[J].北方水稻,2021,51(4):45-47.
基金項目:黑龍江省科技計劃省院科技合作項目“寒地早熟區優良食味水稻種質創新及新品種選育”(YS20B17);黑龍江省重點研發計劃項目(GA22B014);黑龍江省財政廳科研業務費項目(CZKYF2021-2-C007);國家水稻產業技術體系項目(CARS-01-09)。
收稿日期:2022-12-19
作者簡介:王桂玲(1974-),女,碩士,副研究員,主要從事水稻育種及水稻病蟲害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