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慧 李佳



曬書,是文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更是中華傳統文化的日常延續形式。5月26日,“書香古城 啟卷知新”——2023第十五屆“平江曬書節”暨“何以入姑蘇|WOW心中的城”姑蘇文旅消費季活動啟動。今年是平江曬書節走過的第十五個年頭,一條古城“曬書”文化的線索,將姑蘇歷史文化的悠遠、流金歲月的厚重、當代文化的開放徐徐呈現。
曬書,“曬”出精彩的珍品古籍展
為推動中華傳統文化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激活中華文化生命力,讓書寫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來,本次“平江曬書節”推出了“珍品古籍展”。蘇州市檔案館、古吳軒出版社、蘇州大學出版社、鐵琴銅劍樓紀念館共同打造了“民間收藏珍貴古籍藏品”“館藏珍品古籍”“古籍藝術裝幀展示”“精品書籍”四大展區,并攜手全國各地的古籍收藏家精選了明清古籍善本及近現代類200余冊。
去年的“平江曬書節”上,珍貴古籍的展陳令人難忘。今年,駐足觀前會客廳內,依舊會看到眾多珍貴古籍:第一部系統整理黃丕烈生平履歷的紅印本《蕘圃先生年譜二卷》、文學山房活字本《西圃題畫詩二卷》《聲類四卷》及《高寄齋訂正學圃雜疏》明萬歷寶顏堂秘笈本、民國版鄭逸梅著作及民國蘇州導游類圖書、四冊蠶豆般大小的線裝書……陳列柜中詩詞刻本、昆曲等獨立出版物等不同類目的古籍擺放整齊,引人注目。
一本本古籍,正默默講述著跨越時空的精彩故事,讓前來欣賞的觀眾享受著一場異彩紛呈的精神盛宴。
讀書,跟著“平江閱讀空間推廣人”
蘇州作為藏書之鄉,千百年來,藏書之風盛行不衰,藏書家輩出。在城市更新過程中,如何在古籍保護與傳承中探索創新和有效利用?鈕家巷內江澄波老先生的文學山房給了一個很好的答案。書房開創于1899年,經過四代人經營,至今到了第124個年頭,如今在線上線下得到了極大的關注。平江古巷內存在著不少這樣的古舊書店,這也與姑蘇區重視歷史文化保護傳承工作,給舊書店保留生存空間,延續優秀的文化血脈大有關系。
在這個充斥著快餐文化的時代,舊書店所代表的閱讀空間,正是古城里彌足珍貴的文化聚集地。閱讀,需要空間,也需要推薦?;顒又?,平江街道還選聘了一批致力于從事閱讀推廣的領軍人物、代表性商戶成為“平江閱讀空間推廣人”,讓他們以實際行動,帶動市民游客徜徉于內涵豐富的閱讀世界之中。他們所推薦的閱讀空間有近年開業或者重裝開業的新型融合性文化空間,也有受閱讀者喜愛的古舊書店等,通過多元化空間,致力為讀者打造舒適休閑、更有文化氣息的閱讀空間。
除了“閱讀空間推廣人”,“曬書節”期間,觀前會客廳同步舉辦了“典籍里的姑蘇”專家分享會,帶領著活動參與者與歷史對話,還原一條老街、一段歷史,讀懂一方鄉愁。
據了解,保護區、姑蘇區將以此次活動為契機,認真落實省委、市委、區委部署,創新爭優,篤行不怠,持續展現人文古城魅力和江南文化精神內涵,進一步擦亮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保護區“金字招牌”,以更貼合大眾的形式使“閱讀”變成“悅讀”。令書韻書香飄進古城大街小巷尋常百姓家,也讓更多人了解姑蘇、感受姑蘇、愛上姑蘇。
淘書,漫步“平江歲時記·蕓香姑蘇集”
“曬書節”期間,觀前街推出了為期3天的“平江歲時記·蕓香姑蘇集”,通過“曬”古籍、“悅”紅書、“傳”書韻,吸引了眾多閱讀愛好者駐足。
現場設置了四大板塊,包括平江書市、傳統文化體驗、出版社聯展、非遺體驗。平江書市作為重點板塊,匯集新華書店、慢書房、簡素山房等轄區多家知名實體書店,各書店以特色裝飾、精選好書、自主文創等元素,打造集閱讀、體驗、展覽于一體的沉浸式閱讀體驗區,以實體書店守正創新為著眼點,共同展示極具活力的古城書香風景線。古吳軒出版社、蘇州大學出版社也紛紛“曬”出各家經典的出版讀物,游客們還可以現場體驗雕版印刷的魅力。
非遺體驗區通過以文為媒,攜手牙雕、篆刻、蘇扇、盤扣等方面的非遺大師,推動市域各板塊文化聯動與展示,進一步聯動各地文化資源,加強文化傳播力度,提升江南文化的影響力。
從觀前商圈內熱鬧的市集,能鮮明感受到姑蘇區正緊扣商業煥新古城文娛生態新體驗的主旋律,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共同發展,為古城孕育更多彩的文化創造力,為市民游客提供更優質的文旅消費新體驗。活動現場,姑蘇區同步推出“何以入姑蘇|WOW心中的城”2023姑蘇文旅消費季活動,以高質量文化和旅游供給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
“曬書節”上,山塘早點來、平江午后約、浮生六記、拙政問雅、盤門沉浸園林市集、校園里soooart藝術節、劇游宇宙、東升里藝術節、十全街漫步生活節等姑蘇區文化消費新業態的品牌集合發布,兼具傳統文化與時尚潮流的姑蘇,正為市民游客提供多種多樣的藝術新體驗,也吸引著古城內更強勁的消費熱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