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佳慧 李佳


許多人了解古城樣貌,是從一張宋代的“平江圖”開始的。歲歲朝朝中,平江路的格局歷經千年不變,但年年月月中,平江古巷卻在細節處不斷裝點著新的風景,新的氣象,其中的關鍵詞之一,是文明。
2023年以來,位于古城核心處的平江街道啟動“文明潤萬家 平江更美好”主題實踐活動,通過城市“窗口地區”環境提升、“U型空間”精細化提升、古城“凈美街巷”環境提升等十項行動,以文明為帆,外增“顏值”、內練“氣質”,匯聚文明實踐合力,以文明之筆繪創精彩“平江圖”。
行人步入綠意十足的“U型空間”
最近,平江街道西北街邊的立體空間讓路過的行人感覺耳目一新。這些由道路、路側綠地、街道兩側建筑共同圍合成的立體空間又被稱為?“U型空間”。通過對“U型空間”的一體化管理,有助于塑造安全、整潔、協調、有序的高品質街道。2023年,平江街道積極打造西北街、園林路兩條道路,通過全要素、精細化、規范化管理,推進道路“U型空間”建設,從路面、立面尋找突破口,進一步推動文明城市創建。
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持續做好主次干道沿路路面秩序管控,對沿街店鋪占道經營、亂堆亂放、非機動車違規停放等現象進行整治,通過市容環衛責任制“分色管理”,督促商家自覺保持環境秩序。街道城管處則聯合環衛持續加大對主次干道“U型空間”的清潔整治力度,做到機械保面、人工保點,對路面枯枝落葉、雜草雜物等垃圾進行全面清洗,高標準打造“席地而坐”城市客廳。
此外,平江街道對白塔西路、西北街、園林路立面進行了整治,拆除違規店招廣告、粉刷外墻,整理線纜,恢復立體空間美感,對接相關部門,在主次干道“U型空間”打造了一批蘇式特色的景觀小品,以視覺藝術彰顯文明底色。
除了西北街、園林路的“U型空間”,作為古城名片的觀前街、平江路、東北街,其文明招牌也在不斷擦亮。在這里,“城區即景區,旅游即生活”,平江街道匯聚多方力量,對沿街商戶、居民開展宣傳教育,引導居民自覺遵守市容管理規定,履行市容環衛責任,進一步提升轄區景區商圈“窗口”環境衛生的精細化管理水平。
游客打卡清澈見底的平江河
最近,平江河在網絡社交平臺上火了。“平江河清澈得就像礦泉水”成了熱搜關鍵詞,吸引了一批前來姑蘇游玩的網友。
打造“河暢、水清、岸綠、景美、人和”的幸福河湖,是高質量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工作的必然要求。“平江歷史片區河水清澈見底,水體感官透明度高,魚螺成群”,人們夸贊的也是各級部門合力治理的成果,更是城市文明的體現。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正以美好的風景體現在古城核心之處。今年以來,平江街道探索協同治水新模式,凝聚河湖保護合力,順應古城肌理、延續古城文脈,推動古城和古街巷、古橋實行一體化保護,共同扮靚蘇城“四角山水”。
在河道養護過程中,平江街道還積極開展對周邊居民、游客愛河護河的宣傳工作,提升水環境保護意識。
縱橫交錯的街巷作為蘇州古城的“毛細血管”,是反映古城人文底蘊和歷史風貌的一張張名片。平江街道轄區內共有395條背街小巷,近年來,街道一套背街小巷環境綜合整治“組合拳”,讓它們不斷靚麗起來。針對眾多小巷,街道結合其歷史,“一巷一方案”有針對性地實施改造,讓每條街巷有顏值、有文化、有歷史、有溫度。
接下來,平江街道將圍繞曹胡徐巷片區、倉街片區、怡園片區、香花橋片區,繼續扎實推進街巷環境提升改造工作,充分挖掘街巷文化底蘊,留存城市記憶,傳承歷史文脈,提升居民生活品質和姑蘇城市品位,打造更多展示古城文化窗口、體驗蘇州市井生活的街區、古城深度游的打卡地。
居民漫步整潔靚麗的街頭巷尾
“原本雜草叢生的一片荒地,現在打造成一個集健身、觀賞、交流一體的休憩場所,小區內一些裸露的草地還進行了補綠工作,真是好得不得了。”獅林苑小區的居民們邊運動聊天交流,享受著初夏悠閑舒適的時光。這一切,得益于“家門口的文明”,街道組織黨員干部、網格員、城管中隊、環衛部門、物業公司等各方力量,深入居民小區、背街小巷,對衛生死角進行“再排查、再整治”,抓住東環路沿線老舊小區改造的契機,扎實推進文明樓道建設,努力提升居民公共空間“最小單元”的環境面貌,持續開展樓道亂堆放、亂停車、亂張貼等專項行動,打造精致的“家門口”環境。
街道還持續發動網格員和志愿者力量,開展入戶走訪,進行宣傳,使居民們共同維護干凈整潔的生活環境。
文明是人們內心深處的守望與向往,是一座城市的內在氣質,賦予城市發展生生不息的力量。古城姑蘇深厚的文化底蘊支撐起文明的力量,讓共建共治共享的創建熱情融入城市更新、潤澤城市生活、提升人文素養。文明,賦予了新“平江圖”更靚麗的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