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之梅
近日,深耕智能制造裝備行業,能夠為客戶生產智能化提供軟硬件一體化系統解決方案的國內高新技術企業——智信精密(證券代碼:301512.SZ)正式在A股上市,成功登陸創業板的消息,引發資本市場廣泛關注。
公開資料顯示,公司本次發行股份數量為1333.34 萬股,其中網上發行1333.30 萬股,發行價格為39.66 元/股。從申購情況及中簽率來看,智信精密此次網上發行有效申購戶數為911.01 萬戶,有效申購股數為826.07 億股,網上發行最終中簽率僅為0.016%。
據了解,以機器視覺及工業軟件開發為核心,智信精密專注于自動化設備、自動化線體及夾治具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銷售和相關技術服務,是國內產品研發經驗豐富、產品質量過硬、研發技術能力突出的自主研發生產高端自動化設備產品的企業之一。目前,公司產品和服務主要應用于智能手機、電腦、平板、電源、電池和可穿戴設備等消費電子產品,同時積極向新能源和醫療等領域拓展。
站在行業角度,智信精密所從事的智能制造裝備領域前景向好。根據國際市場研究機構MarketsandMarkets 的數據,全球智能制造市場規模將從2020年的2147 億美元增長至2025 年的3848億美元,年復合增長率達12.38%。若視線聚焦到國內,“中國制造2025”戰略更是將制造裝備智能化和自動化定位為目前制造業發展的主要方向。可以說在未來,本土智能制造裝備行業有望面對更多的發展機遇。
技術是智能制造企業的立身之本。據了解,通過持續構建技術覆蓋能力,智信精密掌握了智能制造領域的核心技術,擁有多元化的技術能力和高品質的制造能力,成功構筑起自身核心競爭力。目前,公司已在手機顯示模組組裝、全自動分揀包裝、電池性能檢測等細分領域推出了整線智能解決方案并批量銷售,成為市場上相關產品的少數供應商之一,產品在產品良率、精度和效率等方面具有較強的市場競爭力。
招股書顯示,截至2022 年12 月31日,智信精密擁有專利283項(其中,發明專利20 項)、軟件著作權132 項和作品著作權1項。突出的研發創新能力,離不開公司對研發團隊建設的高度重視。據悉,智信精密擁有一批多年從事自動化精密設備研發制造和工業軟件開發的專業技術人員。截至2022年底,公司擁有研發人員288名,占員工人數的比重達34%。此外,公司還在深圳和蘇州分別設有研發中心,為后續進一步強化研發優勢奠定平臺基礎。
值得注意的是,經過不斷技術創新和經驗積累,智信精密已進入全球領先的消費電子產品客戶的供應鏈體系,與蘋果公司、立訊精密、富士康、新能源科技等國內外知名企業建立了良好穩定的業務合作關系。同時,為更好地穩定大客戶關系,順應蘋果公司的產能變動趨勢,智信精密在印度、越南等海外地區也提前進行了業務布局,以期通過良好的響應與服務,助力合作穩定性進一步增加。
隨著我國“雙碳”目標的提出,新能源產業發展被按下了“加速鍵”,相關補貼政策的提出與施行,更使得上游、下游行業配套不斷完善,市場前景一片光明,而這也為精密裝備制造企業的“生長”創造了優渥的“土壤”。在此背景下,據了解,智信精密將機器視覺、精密運動控制等核心技術外延到了鋰電設備領域,明確了將以鋰電設備為突破,持續開拓新能源領域的戰略規劃,當前公司在該領域已取得了實質性進展和成果。
據招股書顯示,2021年,公司實現電池功能測試自動線銷售收入超500萬元;2022 年,公司已取得星恒電源725.66萬元的量產訂單,并與安徽利維能動力電池就高速切疊一體機簽訂了戰略協議,預計2023 年實現訂單收入超千萬。同時,公司還已成為國軒高科、廣汽埃安、天能鋰電、桑頓新能源和耀寧新能源的合格供應商。有市場相關人士表示,后續新能源領域產品將為公司收入增長持續提供新動力,從而有望成為智信精密第二增長極。
談及未來發展,公司表示,將緊抓我國制造業升級和行業發展的歷史機遇,立足消費電子領域,同時不斷拓展產業寬度和深度。一方面,積極開拓新能源、醫療和其他新興領域的發展空間;另一方面,在產業鏈上下游進行戰略部署,豐富產品形態。為客戶在工藝實現、制程優化、品質管控、良率提升等方面提供行業內領先的產品線和定制化解決方案,進一步有序推進自主品牌建設,持續提升公司綜合競爭力和行業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