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國著名昆蟲學家法布爾先生做過一個實驗,他在草料棚的蜂窩里捉了一些蜜蜂,在蜜蜂身上做上白色記號,再放在紙袋里,走了四千米,然后打開紙袋,把蜜蜂放了出來。他想知道蜜蜂能否辨認方向,找到回家的路。結果,大多數蜜蜂準確無誤地回到了家。法布爾認為,蜜蜂能夠回家,依靠的不是超強的記憶力,而是一種無法解釋的本能。
一、蜜蜂蜇人后留下的“禮物”
蜜蜂是一種可愛、勤勞的昆蟲。
每到春暖花開的時節,養蜂人都會帶著蜂箱,讓蜜蜂們采蜜去。養蜂人會在顯眼的地方立起一塊提示牌:蜜蜂蜇人,請勿靠近。看到這塊提示牌的人,多半會腳底抹油——溜之大吉。
許多人都害怕蜜蜂,因為它的身上長著尖銳的刺針,人們見到它,都要遠遠避開,否則和它的“親密接觸”,會讓人身上隆起疼痛難忍的大包。如果不巧被蜜蜂蜇的人是過敏體質,甚至還會有性命之憂。
其實,在通常情況下,蜜蜂是不會輕易蜇人的。因為蜜蜂一旦蜇了人,付出的可是生命的代價。蜜蜂的刺針長在腹部的末端,包括一根背刺針和兩根腹刺針。一旦刺針扎入人體皮膚,腹刺針尖端的小倒鉤就緊緊鉤住了皮膚,蜜蜂想要再拔出來,可就沒那么簡單了。隨刺針同時脫落的,還有刺針連接的大、小毒腺和內臟器官,這樣蜜蜂很快就會死亡了。
既然代價如此之大,蜜蜂為什么還會蜇人呢?事實上,蜜蜂蜇人是一種自衛或情緒發泄的本能行為,當蜜蜂感覺環境惡劣,遭到挑釁,就會不惜代價舍命攻擊。如果你恰巧闖入蜜蜂的領地,被它們誤認為是蓄意破壞它們巢穴的惡人,你很可能就會成為一群瘋狂憤怒的蜜蜂追逐、蜇刺的對象。
一旦和蜜蜂“親密接觸”后,你需要做的是:盡快除去刺針,用肥皂涂抹患處,采用冰敷的方法減輕痛苦。如果你的傷情比較嚴重,或者你本身是過敏體質,就需要盡快前往醫院進行治療。
二、為誰辛苦為誰甜
因為蜜蜂的勤勞品質,它也成了詩人們的“座上賓”了。下面我們就來欣賞兩首關于蜜蜂的詩吧!
蜂
[唐]羅? ?隱
不論平地與山尖,
無限風光盡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為誰辛苦為誰甜?
大意:
無論在平地,還是在高山,凡是鮮花盛開的地方,都有蜜蜂穿梭忙碌的身影。蜂兒呀,你們采盡百花釀成蜜,這是在為誰辛苦忙碌,又是在為誰釀造香甜的蜂蜜呢?
詠? ? 蜂(節選)
[明]吳承恩
穿花度柳飛如箭,
粘絮尋香似落星。
小小微軀能負重,
囂囂薄翅會乘風。
大意:
穿過花叢柳間,蜜蜂疾飛如箭,它在輕柔的花朵之間尋找花蜜,如星子忽然墜落。蜜蜂小小的身體能承載重擔,用囂囂作響的薄翅乘風前行。
三、有關蜜蜂的兩則寓言
在《伊索寓言》中,有和蜜蜂有關的兩則寓言故事。
第一個故事叫作《養蜂人》。有個小偷闖入養蜂人的家里,趁著主人不在,偷偷把蜂蜜和蜂巢偷走了。等到養蜂人回來后,發現蜂箱內一無所有,想要查找蛛絲馬跡。此時,正好蜜蜂們從外面飛回來,它們看到蜂蜜和蜂巢被偷走了,十分氣憤,就群起而攻之,狠狠地蜇站在一旁的主人。主人非常委屈,他叫道:“你們不去懲罰偷蜂巢的人,反而對照看你們的我下毒手,真是太無情義了!”
在這個故事里,憤怒魯莽、恩將仇報的蜜蜂與生活中那些不會分辨是非的人相似,他們不去尋找罪魁禍首,反而對身邊的親密朋友妄加猜疑與攻擊。
第二個故事叫作《蜜蜂與宙斯》。蜜蜂舍不得把自己辛苦釀的蜜拱手讓人,就想出一個辦法,它們飛到天神宙斯那兒,祈求宙斯賜給蜜蜂們保護蜂蜜的力量,它們希望自己能夠把走近蜂房的人全都蜇死。沒想到小小的蜜蜂竟然如此狠毒,宙斯聽完蜜蜂們的請求,心里十分憤慨,他就使蜜蜂具備蜇人本領的同時,也會自食惡果——蜇了人,蜜蜂的刺及內臟器官也不復存在,蜜蜂自己也失去了生命。
在這個故事中,蜜蜂喻指心術不正的人,他們最終只會落得悲慘的結局。
四、為什么說老馬識途
蜜蜂能利用本能找到回家的路,老馬也能憑借記憶識別方向。《韓非子·說林上》中就講了一個老馬識途的故事:
春秋時期,管仲和隰朋兩人跟隨國君齊桓公遠征孤竹國。春天去,冬天回,他們在返回的途中迷失了方向。管仲說:“老馬的智慧可以利用啊!”于是便放開老馬在前頭帶路,大家跟在老馬的后面走,終于找到了歸路。在山里行走時,人和馬都喝不到水,隰朋說:“螞蟻冬天時住在山的南面,夏天時住在山的北面。螞蟻穴口上的浮土高一寸,下面八尺深的地方就會有水。”于是命手下掘地,結果真的找到了水。韓非子說,憑管仲的智慧和隰朋的聰明,他們還向老馬和螞蟻學習,現在的人卻不知道向圣人學習,不是錯了嗎?
老馬識途,比喻閱歷多的人富有經驗,熟悉情況,能起引導作用。老馬為什么能夠找到回家的路呢?其實有兩方面的原因。
第一,因為馬的祖先常受到肉食動物的攻擊,所以在長期的自然進化中,馬的祖先練就了敏銳的視覺、靈敏的聽覺和發達的嗅覺。首先,馬的視野開闊,能有效識別周圍環境的地形特征;其次,馬的聽覺靈敏,它們的耳郭可以靈活轉動,這樣就能更好地收集聲波;再次,馬的嗅覺發達,它們的鼻腔大,嗅覺細胞多,嗅覺面廣。在草原上生活的馬,甚至練就了能嗅出大氣中微量水汽的本領,可從數公里以外聞到“水味”,依靠靈敏的嗅覺找到水源。
第二,馬具有很強的記憶力,它們能牢記地形特征、聲音和氣味。即使是只走過一次的路,馬也能牢牢記住路線。
(本文選自《語文課超有趣:部編本語文教材同步學·三年級上冊》,溫沁園、鄭以然主編,王云超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有刪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