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人民日報出版社攜手新疆新華書店,歷時半個月,行程上萬里,探秘一本書的發行旅程,講述發行故事,踐行使命擔當,奮進新時代,共創新輝煌。在人民日報出版社副社長趙軍帶領下,由出版社融合發展中心推出的系列視頻共發布8期,吸引多家主流媒體轉發。5月9日,《人民日報》文化版以《高原上的送書人》為題,報道了人民日報出版社實地采訪的新疆新華人圖書發行故事。


一座城、一家店、一個人。在位于中哈邊境的口岸小城——霍爾果斯市,有這樣一家新華書店口岸書屋,湯銘是口岸書屋的負責人,也是唯一的一名員工。

草原之上、山水之間,有一家體現文旅融合的新華書店“那·書院”,位于那拉提景區的河谷草原東側。在這里,人們可以閱讀經典,感受草原的遼闊,可以自由地書寫詩歌,也可以找到心靈的歸宿。

在伸手可以觸摸云朵的帕米爾高原上,新疆新華書店塔什庫爾干塔吉克自治縣分公司的居馬汗·多來提正騎著從附近牧民那里借來的牦牛,跨越冰河,翻越海拔4000多米的冰達坂,將牦牛背上馱著的幾包課本送到附近的學校。這樣的工作,他已經堅持23年。

漫天黃沙中,神秘的喀什古城恍惚間穿越千年。老城墻旁邊,新華書店的流動售書點把我們拉回現實。關于西域的樣子,喀什會給你答案。今天的喀什古城,無疑被新華書店注入了新的文化元素。

如果說沙漠中無處不在的黃沙象征著麥蓋提縣的歷史與文化,那么坐落在這片土地上的新華書店則代表著這里的希望與未來。它的存在,就像那片綠洲一般,堅定地守護著沙漠中的文化血脈。

人民日報出版社邀請賽里木湖景區管委會副主任莎吾麗·卡哈夫介紹賽里木湖的概況以及景區的特色活動。

4月23日,人民日報出版社同哈密新華書店有限責任公司向哈密二中“焦裕祿書屋”捐贈1200冊圖書,涵蓋黨政、社科、青春文學等領域優秀出版物,為廣大學生感悟信仰力量、傳承革命傳統、感受閱讀之美提供優質資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