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意
錢素云做兒科醫生39年,長達28年守護在北京兒童醫院重癥監護病房。憑著高超的醫術和對生命的敬畏,她和團隊讓近3萬名危重患兒起死回生。她不僅是技術精湛的醫生,還是攀登學科高峰的“拓荒者”。作為國內知名兒童重癥醫學專家,她多次臨危受命,先后10余次參與到全國各地危重患兒的救治中……2023年3月,錢素云榮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稱號。

黨的二十大代表,61歲的錢素云,是北京兒童醫院重癥醫學科和內科教研室名譽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28年間,她一直在兒童重(危)癥領域奔忙,把近3萬名年幼的生命從死神手里“搶”回來。
北京兒童醫院重癥醫學科及監護病房,每天都會有全國各地的危急重癥患兒被轉診至此。這里是危重癥患兒的“最后一站”,來到此地已是別無選擇。
幾年前的一個小患兒讓錢素云至今記憶猶新。孩子送醫時已經出現了多臟器功能衰竭,需要人工心肺的支持才能維持生命體征。眼看著孩子命懸一線,悲痛中的家長也開始猶豫要不要繼續治療下去。錢素云檢查后發現,患兒雖然多臟器出現問題,但腦功能完好,堅持救治會有治愈的機會,且應該不會出現嚴重的后遺癥。孩子的父母聽了錢素云的話,頓時有了堅持下去的信心。經過醫護人員近2個多月的救治,患兒終于痊愈出院了。“現在,孩子恢復得非常好,發育得也很不錯。”錢素云說,至今,每隔一段時間,孩子的父母就會給她發來孩子的視頻,會坐了、會站了、會跑了……看著視頻里活潑可愛的孩子,錢素云總會露出欣慰的笑容。
小穎是一名12歲的花季少女,一場突如其來的大病奪走了她快樂的生活:雙肺彌漫性囊泡樣改變,合并嚴重結核、細菌、真菌感染和重度營養不良。小穎在當地的省級醫院住院治療了半個多月,病情持續惡化。親友們勸說小穎的父母帶她去北京試試,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來到北京兒童醫院,醫護人員們看到小穎,都不由自主地嘆氣:身高1.64米的孩子,體重只有35公斤,她那單薄的身體上插滿了管子,最嚴重的時候全身上下有8根管子。作為小穎的主治醫生,看到小穎那雙求生欲滿滿的大眼睛時,錢素云沒有輕言放棄——她在床邊觀察小穎、仔細研究小穎的影像學特點和變化、調整呼吸機參數、上網查詢相關資料、閱讀文獻……“就這樣,在錢主任的帶領下,大家努力堅守,整整98天,小穎奇跡般地康復了。” 醫院重癥科副主任劉珺激動地說。1年半后,小穎的母親給錢素云寄來了孩子現在的照片:一個如花似玉、笑意盈盈的姑娘映入她的眼簾,這個差點被死神奪走的生命,眼下生活得如此美好!
兒科醫生與其他科室的醫生最大的區別,就是很難與患者直接交流病情,所以兒科也被稱為“啞科”。作為有經驗的兒科大夫,錢素云更看重的是查體基本功 —— 望、觸、叩、聽。
2019年,一個兩歲多的女孩高燒20多天不退,家長帶著孩子和厚厚一沓病歷找到錢素云。當地的腹立位片提示患兒存在腸梗阻,胸片提示有肺炎,但這些都無法解釋孩子為何長期高燒。仔細查體之后,錢素云得知孩子不愿站立,考慮到有可能是闌尾炎引起的牽拉疼痛,就迅速讓其進行血常規和腹部B超檢查。最終明確,孩子長期高燒的病因是闌尾炎穿孔合并周圍膿腫、腹膜炎和腸粘連。
說話快、走路帶風,這是每個見過錢素云的人對她的第一印象。“兒童重癥監護病房里的事就是急,孩子病情瞬息萬變,方案用不用、手術做不做,都需要在最短的時間內做出決策。”生死一線,錢素云明白,醫生的每一個決策都有千斤重量。在這個沒有硝煙的“戰場”,錢素云帶隊打贏了一場又一場“戰爭”。
2008年的一天,一名6歲患兒因腹痛被送急診,孩子輸液后突然抽搐,繼之腦疝,無法自主呼吸。在大家都認為孩子患的可能是腹部疾病時,錢素云卻提出給孩子做腦部CT檢查,這意味著孩子要暫時脫離呼吸機,是一次冒險,家長情緒非常激動,堅決反對,說肚子疼怎么可能和腦部有關?錢素云和家長反復溝通,并斬釘截鐵地說:“如果期間孩子真的出了問題,我來負責!”
錢素云穿上鉛衣親自陪孩子做了CT。果然,CT 顯示孩子的后顱窩長了一個巨大的腫瘤,并且已經破裂出血,而這才是導致孩子病情突變的元兇。手術后,男孩轉危為安。
13歲的小明5年前出現陣發性雙腳劇痛,輾轉多地就醫一直沒有得到緩解。2022年初,小明在北京兒童醫院被確診患有遺傳性罕見病——法布雷病。雖有特效藥,但用藥過程長、費用高,對小明的家庭來說難以承受。眼看小明情緒低落,父親對后續治療缺乏信心,錢素云著急了,她在給小明和其父進行疏導的同時,聯系多部門申請救助基金……錢素云不但費心解決了小明住院期間的治療費用,還聯系當地相關部門協助實現小明的后續就近治療。她還買來書送給小明,鼓勵他重燃對生活的希望。“目前孩子能上學了,各項指標都有明顯好轉,我真的很高興。”錢素云興奮地說。
一個名叫小浩的孩子由于金黃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骨髓炎、敗血癥、膿毒性休克住進了兒童重癥監護病房,家庭的貧寒讓小浩的治療難以繼續,懂事的孩子除了偷偷流淚,一句話也不說。小浩的父母是老實巴交的農民,見了錢素云就說:“大夫,我們一定努力籌錢。”錢素云沒有多說什么,只是安慰:“別擔心,辦法總會有的。”幾經努力,錢素云幫助他們聯系到了救助基金,最終在她的主持下完成了對孩子的治療。一年后,小浩的父母帶著已經能下地走路的小浩和家鄉的小米、大棗及一面錦旗,來到錢素云面前,什么也沒說,只是雙眼含淚、深深地鞠了3個躬……
“兒童重癥醫學專業風險高、強度大,孩子病情瞬息萬變,容不得延遲或失誤。唯有努力工作、鉆研醫技,不懈怠、不放棄,才能不負重托,”錢素云時常與同事共勉,“每個患兒背后,都是一個家庭,我們要全力以赴做到最好。”
在錢素云辦公室的角落里,總是放著一只行李箱,里面是洗漱用具和換洗的衣服。她時刻都有可能拎著它出發。作為國家衛健委專家和國內知名兒童重癥醫學專家,錢素云曾無數次臨危受命,在第一時間奔赴災區、疫區。每一次她都義無反顧,沖鋒陷陣。
2008年3月至4月,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安徽阜陽10余名兒童不明原因死亡,急需北京的專家支援!4月的一個周日,錢素云突然接到衛生部通知,要求她在1小時后趕到機場飛往阜陽。放下電話,她簡單交待了手頭的工作后就出發了。到了阜陽,錢素云沒有去招待所,而是帶著行李箱直奔阜陽市第二人民醫院。她仔細地查看病人,與專家組及國家CDC專家聯合診斷,很快明確兒童的死因為EV71病毒引起的重癥手足口病,而錢素云作為牽頭者之一,快速制訂診療方案、培訓當地醫務人員并協助當地組建兒童重癥監護病房,為降低重癥手足口病的病死率作出突出貢獻。
玉樹及蘆山地震后,身為兒科救治專家組負責人,錢素云再次奔赴一線。在青海工作時,由于偏頭痛頻發,她頭痛欲裂,夜間輾轉難眠,經常需要服用止痛藥。可錢素云仍忘我地在臨床一線工作,救治兒童傷員。待傷員病情穩定,她又立即返回到工作崗位上。看到她滿身疲憊,大家都勸她好好休息一天。但錢素云拒絕了:“還有許多病人在等著我。”第二天一早,她又準時出現在辦公室。面對如此敬業的老師,錢素云的學生們深感欽佩。

錢素云在為患兒查體
20多年前,錢素云在國內率先開展兒童經顱多普勒檢查,填補了國內兒科的空白。那時,為了動態觀察深昏迷患兒的經顱多普勒變化,她的作息時間完全由患兒的病情決定,有時甚至要整夜守候在患兒的病床前,以便獲取最及時準確的臨床資料。下班后,她還會叮囑同事,只要有相關病人入院,無論多晚,都要馬上通知她。功夫不負有心人,經過不懈的努力,錢素云在國內首次證實經顱多普勒監測有助于評估昏迷患兒預后并指導治療,還提出了兒童腦死亡的經顱多普勒診斷標準。如今,這項技術已在國內兒童重癥監護病房推廣應用,不僅提高了診斷的準確性,還降低了醫療費用。
面對疑難雜癥,錢素云常思考:如何通過科研解決臨床難題。她先后承擔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北京市新星計劃、首都醫學發展科研基金等多個研究課題,發表文章200余篇、出版專著10余部。她牽頭制訂了我國首部《中國兒童腦死亡判定標準與操作規范(兒童質控版)》,填補了國內兒科在該領域的空白。她還參與制訂了《手足口病診治指南》《腸道病毒71型(EV71)感染重癥病例臨床救治專家共識》《危重癥兒童營養評估及支持治療指南(2018,中國,標準版)》及《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八、第九版)》等,有效提高了我國兒科醫師對相關疾病的診治能力,并降低了病死率。
錢素云先后榮獲第十二屆宋慶齡兒科醫學獎、北京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中華醫學科技獎二等獎、第二屆全國婦幼健康科學技術獎等獎項,以及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三八紅旗手、首都十大健康衛士、中國好醫生、全國最美醫生等諸多榮譽稱號。她還當選黨的二十大代表。2023年3月,錢素云獲全國三八紅旗手標兵稱號,并作為十人中的代表發言。
對于培養學生,錢素云非常嚴謹細心,會指出學生們病歷中的不足,甚至是錯別字和標點符號錯誤。從課堂到病房,從模擬到實戰,錢素云的每堂課都是用心設計、精心準備。上課時,她從來都是一絲不茍,有時只寥寥數句、幾個問題,就讓學生知道自身存在問題和不足,然后產生強烈的緊迫感。
如今,錢素云仍不遺余力地承擔著大量的醫學教研工作,整天忙得像個陀螺。可以說,錢素云的大部分工作時間都在與死神較量。她對未來的兒童重癥醫學有著新的憧憬,她想看到更多的患兒及家長帶著笑臉回家……“我會繼續與同事們一起,去完成一場又一場的生命‘保衛戰!”錢素云鄭重地承諾道。
責編/高爽
E-mail:359240593@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