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 要:近期環境和資源問題受到了大眾的關注。汽車行業積極推出新能源汽車來激發大眾的購買欲望。對于企業來說,從傳統油車轉型到新能源汽車,這期間需要投入大量資金。對于國家來說,出臺了相應的補助政策,以此用來鼓勵新能源的開發和使用。有些企業卻利用補助政策做出不正當的行為。本文研究的是比亞迪公司從2018—2021年的補助數據為出發點,從不同角度去分析比亞迪受到政府補助帶來的積極影響和消極影響,并提出相關建議。
關鍵詞:政府補助;企業績效;新能源汽車
一、引言
在全球倡導節能減排的背景下,發展新能源汽車是全世界汽車工業的發展的共同目標。不同國家對發展新能源汽車有不同的愿景。我國發展新能源汽車的愿景是從汽車大國走向汽車強國。為此我國政府頒布了一系列對于新能源汽車企業的補助政策。有些企業在得到政府的大量補助后,卻進行了惡性的“騙補”,導致市場不平衡。這就要求企業要合理管理資金,合理地將高額的政府補助運用到企業實際需要中。本文站在比亞迪公司角度,分析政府補助對企業績效產生的影響。
二、新能源行業補助的現狀
1.我國新能源行業發展現狀
在2009年,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被打開,僅用兩年時間,全國新能源汽車總銷售量已經為0.82萬輛,六年之后銷售數量達到77萬輛。隨著市場規模逐漸擴大,新能源汽車行業擁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在2017年,我國將新能源汽車作為七大戰略產業之一,同時中央和地方政府頒布了多項補貼政策,如補貼新能源汽車生產成本差價、減免購置費等。在諸多積極政策鼓勵下,我國新能源汽車的市場呈螺旋式上升。
新能源汽車是“節能減排,綠色出行”的首選交通工具,它的售價比起傳統的汽車要昂貴一些,但政府會根據每年的實際情況采取相應的補助手段鼓勵消費者從而增加銷量。
2.政府補助類型梳理
(1)推廣應用型補助
獲取推廣應用型補助主要與企業的績效掛鉤,即通過利潤、銷售收入的指標對企業進行評價。對于消費者來說,獲得補貼,便可以以補貼之后的價格購買產品,國家財政代替消費者買單,以此來推動消費者的購買欲望并相應地減少了消費者的購車成本。這種政府補助對新能源汽車的銷售產生了積極影響。2018年比亞迪銷售增長率強勢上升,在新能源汽車市場有較強競爭力,獲得了大量的推廣型應用補助。
(2)研發創新型補助
鼓勵研發創新型補助主要通過對企業研發投入和技術資產指標進行相應的評價。這種補助類型對研發投入的促進作用較為顯著。為了提高技術降低成本,國家投入大量資金用來扶持新能源企業研發新技術。比亞迪公司每年都會推出新款車型,且單車續航里程在逐年上升,續航里程也基本達到了最高補貼標準。近年來比亞迪持續不斷地研發新技術,以此來獲得更多的研發創新型補助。
三、比亞迪公司案例分析
1.公司簡介
比亞迪股份有限公司總部設于深圳。公司業務多樣化,主要涉及無人駕駛、新能源汽車等領域。公司主營業務圍繞著研發新能源電池產品。
2.比亞迪受政府補助的原因
(1)環保意識的增強,促進新能源汽車產業升級
我國是汽車生產大國,汽車的需求不斷增加,資源也在不斷被消耗,汽車在行駛途中,會產生大量的尾氣。尾氣排放帶來了大氣污染,嚴重影響了人們的日常生活和生活環境,并且上升到國家發展問題。
在環境方面,汽車銷量的大幅度增加帶來了資源的不斷消耗和環境的不斷污染。在全球節能減排的背景下,促使我國汽車產業進行創新升級,從油車轉型為新能源汽車,以解決環境污染的問題。
(2)比亞迪屬于新能源汽車企業,前期投入研發成本較高
前期階段為技術轉型階段,需要企業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導致新能源研發的成本非常高。度過了前期階段,就需要企業自己強大,提高自身的實力。新能源汽車企業發展的優勢就在于國家出臺的補助政策。在國家補貼的支持下,企業可以順利地完成技術轉型。如果沒有國家的補助資金,有些企業將會面臨資金鏈斷裂無法完成技術創新的困境。比亞迪公司在獲得國家大量補助的情況下,順利度過了前期階段,完成了技術轉型。
(3)企業業績與財政收入的相關性
企業的快速發展,可以推動當地的經濟發展,在某種程度上來說,企業的業績與地方政府的業績是相互影響的。比亞迪在2020年發布的中國民營企業500強榜單中排名第37位。比亞迪作為深圳市的支柱性企業,為當地的GDP、稅收以及就業方面作出貢獻,促進當地經濟的穩定發展。
3.比亞迪受補助情況
由表1可知,本文選取了2019-2021年比亞迪獲得政府補助的情況明細,2019年,公司歸屬于母公司凈利潤共42.88億元,政府補助13.36億元。2020年政府補助20.73億元,占到總利潤超七成,母公司凈利潤27.80億元。但根據相關數據表示,這一年比亞迪的銷量仍然占領優勢。
2021年期間,比亞迪收到政府補助收入大約19億元,凈利潤19.24億元,占利潤比例50%。由于國補滑坡,比亞迪凈利潤有所下降。
4.政府補助對比亞迪財務績效的影響
(1)比亞迪盈利能力分析
由表2可知,銷售毛利率與盈利能力成正比。毛利率越高,企業的盈利空間越大,盈利能力越強。比亞迪2019—2021年的毛利率、利潤率以及凈利率都呈現上升的趨勢,毛利率是基礎,高的毛利率盈利越大,但不是絕對的。在三個指標中,銷售利潤率比銷售毛利率更趨于全面說明企業盈利能力的穩定性和持續性。從銷售利潤率來看,2019—2021年都超過了3%,說明比亞迪銷售額提高導致營業利潤較多,盈利能力較強,經營能力較小。從營業成本來看,2019-2021年逐年增加。其中,2020年相對于2019年來說增加了26.76%;2021年相對于2020年來說,增加了72.91%,大約為2020年增加的兩倍。說明了2021年原材料價格上漲,導致2021年營業成本增加,從而使2021年營業毛利減少,不過由于比亞迪獲得了大量政府補貼,使得企業抗風險能力較強。
(2)比亞迪償債能力分析
由表3可知,只有流動比率相對穩定,在剔除補助之后,三年之內的流動比率沒有變化;
現金比率正常值在20%左右,2019—2021年比亞迪現金比率的指標在逐年遞增,當指標越高,企業需要用現金類資產越多,現金的持有量與流動性成正比。對于資產負債率,它與償債能力成反比,指標在30%—70%,由下表可知比亞迪的債務負擔較重。
流動比率一般用來分析企業短期償債能力,它的最優值為2,由下表可知,不管是否剔除政府補助,流動比率與現金比率都低于平均值。在剔除補助之后,比亞迪的流動比率與現金比率呈正向變化,企業資產變現能力較弱。
(3)比亞迪營運能力分析
總資產周轉率這一指標總體上反映了企業的資產利用率,營運能力根據企業現金流來反映,企業資產周轉率值越高,企業銷售能力越強,資產利用率越高。從表4可以看出在三年期間,企業的資金周轉很大一部分取決于政府補助,但從分析數據來看,公司的運營能力并沒有得到顯著的提升,或許是對于政府補助的依賴性,使得比亞迪在營運管理上缺乏充足的積極性。
四、案例總結與建議
1.案例總結
通過以上分析,首先從對比亞迪公司的盈利能力來說,它有些依賴于政府補助,政府補助給比亞迪帶來了臨時性的收入,這種臨時性收入對于比亞迪公司長期發展是不利的;其次通過分析企業的償債能力,比亞迪的償債風險相對來說較大,政府補助資金對企業償債能力產生積極影響;最后從營運能力來說,企業過于依賴政府補助,對企業自身發展產生消極影響。自上市以來,比亞迪在招商引資、技術開發等方面得到了政府的大量補貼,不過這種政府補助也給比亞迪公司帶來了不同程度的影響。
(1)積極影響
①政府補助對比亞迪的營運能力和盈利能力產生了積極影響,有利于營造企業的發展。尤其在前期轉型階段,投入成本較高,這期間獲得政府補助可以幫助企業將更多的資金投入到技術研發中,順利完成技術轉型。
②政府補助對企業的償債能力產生積極影響。企業在債務負擔較重的情況下,可以通過補助資金去償還債務,促進資金的周轉情況,降低企業的財務風險。
(2)消極影響
①由于補貼的幅度較大,政策落實情況良好,容易引起“騙補”事件的頻繁發生,不利于形成企業競爭的良好環境。
②政府補助造成了企業財務與客觀情況不符,這種情況會影響投資者進行合理的選擇。很多企業沒有根據自身的情況合理地運用政府補助,比如在應該用于償還債務的資金卻用來盲目進行擴大生產,反而加重了企業自身的負擔。
2.啟示及建議
(1)啟示
從環境方面來說,隨著汽車產量和銷量的迅速增長,汽車尾氣和資源消耗帶來的影響不可估量,更多企業推出新能源汽車并不斷進行創新,希望通過新能源技術來緩解環境壓力。新能源企業不僅要從技術上實現創新,推出更多新能源產品,更要建立健全環保制度,完善落實環保管理的規章制度,建設環境友好型企業。
從企業發展來說,新能源企業需要提升自身的競爭力,不斷進行技術創新,合理地運用政府補助,將補貼資金落在實處,而不是依賴政府的補助,盲目地進行生產。
對于相關管理部門來說,新能源企業是國家投入大量補助資金、大力發展的新興行業,這就要求有關部門嚴格把控補助門檻。一定要根據具體情況改變補助標準,加強管控。
(2)建議
①堅持研發和創新
汽車企業不能再走成本低廉,數量為王的老路。要將核心技術運用在生產中,合理降低成本。走向高質量、高性比、低成本的長遠“新”路。新能源汽車企業要多方面積極創新,打造出更先進、更有優勢的新能源產品,建立健全環保制度,建設環境友好型企業。
②加大補助監督力度,合理發放補助
很多企業得到政府補助款項,并沒有將款項合理地運用,使得政府資金的投入沒有對企業的績效產生明顯的作用。對于獲得政府補助的企業,要進行全過程的監督,做到補助資金透明,將政府補助落到實處;對于企業進行“騙補”的事件,進行嚴厲的批評教育,并且對于這種違法行為,出臺相應的懲罰機制,文明規范市場,創造良好的市場環境。
政府應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隨著新能源行業的發展,較低門檻的補助和一味地過度補助不一定能起到正向作用,可能使新能源汽車企業產生依賴,不致力于研發創新,而只是依靠補貼來進行價格戰,不利于行業的長久發展。因此政府應當根據實際情況隨時對政策進行優化,制定短中期規劃,對應的補助范圍也不應該只局限于生產及消費領域,可以對上下游企業進行合理的補貼。
③謹慎選擇,合理投資,提高品牌含金量
政府帶來的補助資金,可以很好地包裝公司的財務報表,企業過度地依賴政府的投資,這對投資者來說,會誤導投資者進行投資,所以要更加關注投資企業的發展和財務情況,做出明確的投資選擇,更小程度減小投資風險。作為企業來說,提高品牌含金量,良好的品牌形象有助于實現企業價值最大化,幫助企業在市場上投入更少的銷售費用,換來更大的利益。
參考文獻:
[1]陸少秀,馮樹清,廖以.所有權性質、政府補助與企業績效——來自制造業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財會通訊,2016(6):45-47.
[2]李傳憲,劉曉雨.政府補貼與民營企業成長性關系研究[J].會計之友,2016(10):94-97.
[3]唐清泉,羅黨論.政府補貼動機及其效果的實證研究——來自中國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金融研究,2007(6):149-163.
[4]李泉,王小雪.促進新能源汽車發展的財稅政策研究——以上市汽車企業為例[J].經濟與管理,2012(6):37-43.
[5]陸少秀,馮樹清,廖以.所有權性質、政府補助與企業績效——來自制造業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財會通訊,2016(6):45-47.
[6]彭英,李楨宇.政府補助對企業績效的影響研究綜述[J].經濟研究導刊,2022(25):4-6,73.
[7]趙瑛,張瑯,陳波.政府補助、研發投入對創業板科技型企業創新績效的影響研究[J].生產力研究,2021(9):60-66.
[8]王智,劉丹陽.政府補助對企業財務績效的影響——基于比亞迪的案例分析[J].吉林金融研究,2021(6):20-24,75.
[9]張恩眾,崔琳琳,王楚.政府補助、技術創新與企業績效——基于A股上市公司的經驗證據[J].山東財經大學學報,2020(5):87-98.
[10]周園,周明慧,梁畢明.政府補助、研發投入與企業績效研究——基于CEO所有權權力的調節作用[J].會計之友,2022(19):132-137.
作者簡介:向揚(1994.05— ),女,回族,吉林省吉林市人,碩士,助教,研究方向:財務管理及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