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書澎
每當伏案苦思時,我望見窗邊那方小小的石頭擺成的墓碑,思緒便似一滴墜進清水的墨,漾起漣漪。一個深秋之日,我背著一整天的課業壓力,沉重地走在林蔭小道上,不經意間發現一群螞蟻從落葉后探出,正向幾米遠的一堆餅干屑處趕過去。
我一向不喜歡螞蟻這種小昆蟲。它們那種奇怪的身體結構如同剛從細菌進化而來,像腐化的機械產物,還有那種不符合人類審美觀念的六肢,總是以一種不可思議的靈活方式運動著。
螞蟻正朝著餅干屑拼命前行。出乎意料的是,一汪長約一米、寬約五厘米、深不過兩厘米的小小水洼隔在它們與餅干屑之間。為首的螞蟻向兩端走了一下,很快發現眼前的水洼是它們世界中的汪洋大海,無法逾越。眼看它們走投無路,望洋興嘆,我好奇地站在一旁,想看看它們如何渡過這道它們世界中的“天塹”。
就在此時,令我震撼的一幕出現了。
為首的螞蟻舉起左前肢,后面的螞蟻訓練有素,一層一層地向其背上疊加。以體形大小次序為準,那只最小的螞蟻被裹在中間,蟻群形成了一個黑色的球。接著,蟻球開始緩緩入水,像是一艘巨艦,可突然一個點、兩個點、三個點……越來越多的點從球中掉落,那是螞蟻的尸體。被淹死的螞蟻空缺位很快被后繼者補上,它們似乎完全無視死亡的威脅,仍以一種近乎瘋狂的方式泅水。我發現那只為首的螞蟻堅持不住了,它用六肢拼命撲打水面。它的身軀不斷地扭動著,行動變得遲緩,最后它就像一片羽毛,緩慢而唯美地墜落深淵。
唯一活下來的是那只體形最小的螞蟻。它踏著同伴的尸體走來,它唯一的使命就是帶回那一點點的餅干屑給同伴。此刻,它舉起前肢,面向蒼穹,用渺小的生命告訴世人——我是強大的。
是啊,螞蟻是強大的,螞蟻的族群也是強大的。那水洼雖然大,但是不代表水洼強大。“為了讓他人更好地活”,螞蟻用自己的智慧,甚至犧牲生命去戰勝自然,讓同伴得以存留。
那天,我在林蔭小道上坐了很久,最后我從水中撈起了一只螞蟻的尸體,把它葬在我的窗戶邊,用記號筆在一塊石頭上寫了三個字——螻蟻墓。從此,每當我看到螞蟻時,都會對它生出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