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軍
在莫桑比克加扎省賽賽市,有一片占地200平方千米的非洲最大水稻合作種植項目。在如此大面積的稻田上耕、種、管、收,對當地的種植戶來說是個不小的難題。
基于北斗導航系統的農技創新,讓賽賽市的種植戶嘗到了甜頭。只要打開手機App,他們就可以操控植保無人機。通過北斗導航系統獲取定位信息,植保無人機就可以按照設定的路徑噴灑農藥。與傳統人工噴灑面積每小時僅2 000平方米相比,植保無人機每小時能為約7萬平方米的田地噴灑農藥,還能在夜間工作,極大地提高了作業效率。
除了植保無人機廣泛應用于農田測繪、水稻播種、農藥噴灑等田間植保作業,當地的各種大中型拖拉機上也使用北斗自動駕駛系統。“北斗+”的精準農業模式,為莫桑比克實現糧食安全作出了重要貢獻。
作為中國首個面向全球提供公共服務的空間基礎設施,北斗導航系統及相關產品在越來越多的非洲國家落地應用。在沙特阿拉伯,北斗導航系統已應用于城市市政基礎設施建設、車輛定位等重要領域;在塔吉克斯坦,基于北斗導航系統的大壩變形監測,保障著大壩安全和當地人民生命安全;在布基納法索,北斗導航系統應用到醫院建設的精確測繪過程中,縮短了一半以上的建造時間。北斗導航系統還在南亞、東歐、北非等地區得到成功應用,例如它已應用在中歐班列運行中。
坐落于突尼斯首都突尼斯城的中阿北斗/GNSS中心,是中國北斗導航系統首個海外中心。這個中心可以為阿拉伯國家提供衛星導航培訓、測試評估和技術研究。未來,更多的衛星導航人才將從這里走出,讓北斗導航系統發展成果更好地惠及各國人民。
除了提供定位導航服務,北斗導航系統的服務優質多樣。面向全球用戶,北斗導航系統可以提供國際搜救、全球短報文通信等全球服務,可以向亞太地區提供區域短報文通信等4種區域服務。
在以前,海上的求救者向國際搜救衛星組織發出信息后,并不知道對方是否收到。而現在,北斗導航系統創新性地將單向溝通升級為雙向溝通。利用北斗衛星的SAR(合成孔徑雷達)反向鏈路,能讓求救者得到對方“已讀”的反饋信號。這對求救者來說是一個巨大的精神鼓舞,也是對國際搜救組織的貢獻。
短報文也是北斗導航系統的“絕技”之一。北斗導航系統是世界上首個具備全球短報文通信服務能力的衛星導航系統,它通過14顆中圓地球軌道衛星,為特定用戶提供全球隨遇接入服務,最大單次報文長度560比特(40個漢字)。而在區域范圍內,北斗導航系統可以通過3顆地球靜止軌道衛星,為中國及周邊地區用戶提供數據傳輸服務,最大單次報文長度14 000比特(1 000個漢字),具備文字、圖片、語音等傳輸能力。
有的時候,這個世界看上去是灰色的,可是就算是這樣,也一定有一些光亮在等著你。
——《深海》,中國,2023年上映,講述了一名少女在神秘海底世界追尋探索,邂逅一段獨特生命旅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