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子健
營銷,并不是現代才有的新鮮事兒。在古代,許多詩人不僅是寫詩高手,還是營銷能人,他們深知“酒香也怕巷子深”,在自我營銷方面可謂各有妙招。
王勃是“初唐四杰”之一,因滕王閣而揚名天下。滕王閣詩會本是洪州都督閻伯嶼為女婿舉辦的一場個人專場營銷活動,想借此機會讓自己的乘龍快婿在當地文壇嶄露頭角。與會者皆知其意,滿座高朋推辭謙讓,靜候主角出場。沒想到,一個二十多歲的小伙子把筆接了過去,奮筆疾書。
閻都督見此情景憤然離席,直到聽仆人傳報王勃寫出“落霞與孤鶩齊飛,秋水共長天一色”時,才意識到今天的滕王閣迎來了一位真正的文壇奇才,驚呼:“此真天才,當垂不朽矣!”那時的閻都督或許已經意識到,自己舉辦的這場活動必將因為這個年輕人的出現而永載史冊。
王勃是幸運的,因為一次偶然的機會,寫出了巔峰之作。滕王閣也是幸運的,一次平平無奇的地方性文學活動,因為王勃的參與而變得天下皆知,也使得滕王閣一躍成為江南名樓。
說到陳子昂,大家想到的肯定是那首婦孺皆知的《登幽州臺歌》。可很多人不知道的是,陳子昂不僅是一位看天下、念蒼生的理想主義者,還是一個善于通過制造熱點事件來營銷自己的實用主義者。
二十歲出頭,陳子昂來到長安以求功名。在唐朝,要想進士及第,要么有靠山,要么需名滿天下。年紀輕輕的陳子昂拿著自己的作品到處拜訪,希望遇到貴人提攜,卻四處碰壁。面對絕境,他明白了一個道理:只能自力更生,自尋活路。
一日,陳子昂在街上看見一人正在售賣一把古琴,古琴價值千金。圍觀之人紛紛贊嘆這把古琴,卻沒有人舍得花錢購買。此時,陳子昂眉頭一皺,計上心來。他出巨資買下這把古琴,并廣而告之:某日某地,本人將舉辦一場個人演奏會,讓大家一睹古琴的風采。
到了那天,大街上人頭攢動,人山人海。大家都想看看,買古琴的年輕人到底是個揮霍無度的紈绔子弟,還是個真有實才的音樂家。這時,陳子昂當眾把這把千金求得的古琴摔在地上,說道:“我雖然會彈琴,但這只是個技術活,沒有什么可炫耀的。大家有所不知,我有著屈原、賈誼一般的才華,真正值得大家傳看的是我的詩文。”
一時間,這件事成為長安街頭巷尾的熱議話題,陳子昂和他的詩文隨之聲名遠揚。再次應試的陳子昂也順利進士及第,走入仕途。
謝靈運天資聰慧,從小便酷愛讀書,博覽經史。后來,仕途不如意的謝靈運便縱情山水,吟詩作賦,開創了中國山水詩的新境界,對后世沈約、謝脁等詩人產生了極大影響。就連一生桀驁不馴的李白,都對謝靈運推崇備至,曾大嘆自愧弗如:“吾人詠歌,獨慚康樂(謝靈運的爵位為康樂公)。”
就是這樣一位有才、有錢、有地位的名士,也是非常善于自我營銷的。不過,謝靈運的自我營銷并不是為了一舉成名天下知,而是為了躋身中華歷史文人榜的第一方陣。
謝靈運極為講究宣傳方式,沒有自吹自擂。他搬出了當時公認的大才子曹植(字子建),言道:“天下才共一石,曹子建獨得八斗,我得一斗,自古及今共用一斗。”這句話看似是在吹捧曹植,其實是蹭曹植的熱度,變相地抬高了自己。當然,此話雖然狂傲,但是出自謝靈運之口也是頗有底氣的。
于是,“才高八斗”成為一個歷史典故。人們在記住曹子建擁有“八斗之才”的同時,也記住了謝靈運這個狂妄不羈的大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