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黨和人民的好企業
安慶石化 汪聲君
貴刊2023年第11期封面故事《好企業“南粵明珠”》一文,報道了廣州石化始終牢記做“為黨負責、為民貢獻”的好企業的初心使命,從20世紀70年代的大化肥到煉化一體化,再到如今開啟黃金5年,鑄就光榮夢想,不斷做優做精做實做強的璀璨發展歷程。
任何一個世界大國,大型企業都是國家脊梁,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廣州石化作為中國的大型央企,承載著殷殷囑托和沉甸甸的責任,從一期建廠、二期擴建、“雙加”改造、兼并乙烯、冠德上市、惠州港碼頭建成、千萬噸煉油改擴建等一系列大建設大發展,一直在創造著奇跡,為端牢能源飯碗、服務地方發展做出了積極貢獻。
50載春華秋實!50載風雨兼程!廣州石化,花開不敗!按照中國石化“一基兩翼三新”產業格局,探索新能源、新材料、新經濟,在新材料、新技術方面謀求轉型發展,成為了南粵一顆璀璨耀眼的明珠!將好企業的夢想和未來照進現實,不僅成為創效先鋒,而且用實際行動自覺踐行著習近平總書記“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遵循地方發展需要什么企業就竭盡所能去生產供應什么。大江奔涌展新顏,廣州石化勇立潮頭敢爭先,始終在闊步前行!
高質量發展開出“五彩繁花”
齊魯石化 朱亞菲
讀了貴刊2023年第10期報道《長嶺高質量發展風景獨好》一文,被其厚植高質量發展根基,用實際行動推動黨的二十大精神在長嶺落地見效的做法所吸引。他們拿出“拼”的精神、“闖”的勁頭、“實”的作風,在優化生產、從嚴管理、守護長江、傳承精神四個方面扎實推進。
效益是企業的生命線,也是企業發展的命脈。他們立足崗位,在深挖增收增效潛能過程中,鉚足干勁、穩中求進。他們以“檢修標準化工地”和“5S標桿示范區”建設為抓手,努力把“平穩是最大的效益”要求落到實處。
管理,是企業永恒的主題;安全,是企業堅守的底線。他們細化49項工作清單,將“安全管理強化年”行動串聯起來,通過狠抓工作落實,確保安全穩定運行,為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環保是企業生存的底線。長嶺煉化50年如一日,持續踐行綠色低碳發展戰略,滾動實施3年環保行動計劃。他們通過應用生產污水回用等一系列管理和技術措施,環保工作總體保持平穩態勢,外排水水質連續4年達國家一級標準,連續4年保持100%合格,2021年成功創建國家級綠色工廠。
文化是企業發展的靈魂。長嶺煉化以一系列特色做法,孕育了一大批優秀人才和一整套優秀文化,從不同維度詮釋著為人們美好生活加油的企業使命,讓高質量發展在長嶺開出了五彩繁花。
《哈特能源》
IEA:全球石油需求將在2030年前見頂
2023年6月13日刊
根據國際能源署(IEA)的數據,2022年至2028年間,全球石油需求將再增長6%,達到1.057億桶/日。IEA預計,2028年石油年需求增長量降至40萬桶/日,遠低于今年的240萬桶/日。由于電動汽車市場的擴張以及提高能效的多種政策措施,全球運輸燃料的石油使用量將在2026年開始下降。預計今年年底汽油需求下降,但對化石燃料的需求繼續增長,直到2028年達到峰值。IEA認為,長期的石油需求將嚴重下降,并預測到2050年需求降至2400萬桶/日。
(于 洋)
油氣投資
CEF:太陽能成本減半將擾亂全球能源市場
2023年6月10日刊
根據澳大利亞智庫氣候能源金融(CEF)的一項新研究,到2030年,太陽能成本將減半,在推動能源轉型的同時,加速對全球能源市場的破壞。CEF的一項報告預測,2023年太陽能安裝量將創下新高,同比增長30%至50%。報告稱,到2030年,隨著全球太陽能組件供應鏈的大幅擴張以及太陽能成本的回落,太陽能總安裝量可能達到每年1000吉瓦。CEF表示,國際能源署一直低估了太陽能安裝速度、太陽能發電成本大幅下降,以及相應地對全球化石燃料行業的破壞。
(于 洋)
油價網
今年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油氣交易誕生
2023年6月13日刊
普標全球市場情報公司的數據顯示,最近管道運營商ONEOK和Magellan Midstream Partners宣布合并。這是今年迄今為止油氣行業最大的一筆交易,價值188億美元,比4月份最大交易量多三倍。這兩家主要的管道運營商在5月中旬表示,ONEOK將以現金加股票的方式收購Magellan Midstream Partners,交易價值188億美元。合并后的美國油氣管道巨頭企業總價值,將達到600億美元。該交易預計2023年第三季度完成,目前已獲得兩家公司董事會的一致批準。
(于 洋)
《亞洲油氣》
碳信用拍賣,沙特阿美購買最多碳信用額度
2023年6月11日刊
沙特阿美和其他15家國際公司本周在史上最大規模的自愿性碳信用拍賣中,購買了超過220萬噸的碳信用額度。該拍賣由沙特阿拉伯主權財富基金公共投資基金(PIF)和地區自愿性碳市場公司(RVCMC)主辦。拍賣中,沙特阿美購買了最多的碳信用額度,還有沙特電力公司和NEOM子公司ENOWA。本次拍賣包括18個項目,涵蓋了減少二氧化碳的產生和排放,包括改進的清潔爐灶和可再生能源項目等。四分之三的碳信用來自中東、北非和撒哈拉以南非洲的國家,包括肯尼亞、烏干達、布隆迪、盧旺達、摩洛哥、埃及和南非等。
(于 洋)
《E+P》
阿曼或將成為全球氫能領導者
2023年6月9日刊
國際能源署(IEA)在最近的一份報告中預測,阿曼或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氫氣供應商之一。據悉,天然氣是阿曼最主要的發電來源。同時,阿曼開始嘗試其他綠色低碳方式發電,比如逐步利用其風能和太陽能發電能力。此外,阿曼正在致力于從淡化的海水中生產綠色氫氣。到2030年,阿曼將成為全球第六大氫氣出口國。
(于 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