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付,楊玉瓊
(1.貴州正業工程技術投資有限公司,貴州 貴陽 550002;2.西北綜合勘察設計研究院貴州分院,貴州 貴陽 550002)
對于建筑策劃,在建筑設計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設計之初,業主對項目定位往往是模糊的,能提供的信息較少,任務更為不明確,當然,終極目的是商業最大化、盈利?;诖?,前期策劃的框架要出來,合理制定建筑策劃,并對策劃重點內容進行梳理挖掘,從而助力于后續的建筑設計,將建筑策劃的指導性充分體現出來,并給予建筑設計科學性強有力的保障。為了促進建筑策劃的順利進行[1],應加強各種技術的應用,準確調研建筑建設需求,積極開展多方信息的收集工作,并集中統一整理這些信息,得出數據依據,從而利于建筑設計工作的順利進行。
對當下建筑策劃的特點進行分析。首先,客觀性與科學性:建筑策劃的運用,可減少建筑師依賴個人經驗,為項目建設提供合理的依據以及數據分析,并與項目實際情況匹配,對實地進行調研落實-統計分析周邊環境、業態、人口數量及構成、產業發展、歷史文化等要素進行系統調研,得出數據支持,進而分析項目的唯一性及特殊性?;诙鄠€視角詳細論證建設項目的功能需求及建設規模,進而確保結論的客觀性與真實性,助力于后續的建筑設計。其次,人文性特征:在建筑策劃方面,主要側重于人與建筑空間環境的關系研究,社會進步至今,人們日常工作生活對建筑功能的需求較高[2],可以將以人為本精神充分體現出來。再次,社會性與城市性:在建筑策劃過程中,既要對建筑自身功能性需求進行充分考慮,也要將建筑與周圍環境的協調性提升上來,實現建筑與城市發展的緊密融合,進一步強化其城市功能。最后,地域性特征:在具體策劃方面,應從當地地理環境、歷史文化,傳統民居出發,確保建筑的美感和融入性。
任何事物的運行,對準確的目標與方向均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如目標與方向缺失,易造成機械化現象。在建筑策劃中,應對整個項目的價值目標予以充分考慮,在明確主要需求后,可及時確定建筑項目目標。在設計中,對建筑師來說,應基于目標性視角去除需求性較小的要素,避免建筑設計無用功的發生,提高設計效率。同時,建筑的策劃,可以幫助后續的建筑設計,高度明確建筑發展的方向,并在此過程中,基于策劃角度,應準確調查分析建筑設計的環境條件,從而合理制定制約要素。
例如,俯瞰成都太古里,它是一片相當獨特的建筑群落——以極其現代的手法演繹傳統建筑風格,體現川西建筑風格,在高樓林立間散落六棟保留院落和建筑,和歷史性的街道交相輝映、相得益彰,這使得太古里在建筑風格上產生了傳統與現代的碰撞,沖突卻和諧。其中,太古里的整體區域布局是沒有“門”的,它和附近現存的街道和社區連成一體,不僅各自為政,而且各自展示著不同的特色。同時,在街道的整體設計上,采用了“快里”“慢里”的區分,讓繁榮的商業街和怗靜的巷子小鋪這兩個不同的環境和生活方式有比較清晰的界面。太古里部分節點如圖1 所示。

圖1 成都太古里節點
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各種問題的出現難以避免,而建筑策劃,可以準確預測和判斷潛在的問題,從而為后續的建筑設計提供有力支撐。如在建筑策劃階段,對于建筑師而言,不能過于依賴以往經驗,而是要加強與業主的溝通及引導,形成合力作用[3],將業主的需求了解透徹,從而保障策劃定位的準確性。如缺少有效的溝通及引導,易影響實際項目的設計進行,造成設計的重復性及顛覆性,進而影響到工期,甚至引起施工變更或返工問題,嚴重的會加劇施工成本增加,造成經濟及時間的損失。
建筑策劃與建筑設計之間的關系緊密相連,借助建筑策劃,可以正確指導建筑設計,而且建筑設計可以對建筑策劃的合理性進行準確檢驗。在建筑設計前,基于建筑設計師角度,應根據建筑策劃[4],高度掌握建筑策劃進程和內容,并充分考慮好建筑策劃階段存在的問題,與業主進行深度的探討,從而將策劃提案的隱患進行挖掘,并制定合理的修正建議,進一步提升建筑師的水平。
在建筑設計過程中,建筑師的美學造詣也是不可忽視的一大方面,在建筑設計語言中,通過美學藝術的應用,可將建筑設計的藝術美感得到充分詮釋,以此來保證建筑設計良好的實際效果。而美學藝術靈感,與現實生活之間的關系是緊密聯系的,通過了解項目所在地的歷史文化、風土人情、民居特點、氣候等因素,并基于建筑策劃的角度,加強與美學的應用,然后與建筑設計創新進行融合,使建筑整體設計更具生命力及特點,保證人的體驗得到進一步的提升。同時,建筑策劃自身,要比建筑設計視野更高,對此,建筑師應不斷提升自我創新修養,以推動設計水平走向全新的高度,確保建筑設計的創新目標得到順利實現。
通常來說,步行商業街的影響因素較多,這在城市總體規劃、城市交通系統城市節點等方面得到了充分體現?;诂F代化商業步行街規模,合理規劃設計動線以及周圍交通,保證路面交通的通暢性、規范性,同時切實保障消費群體的人身安全。因此,為了將商業步行街的設計水平提升上來,應加強步行天橋或過街隧道方式的應用,滿足城市的立體化需求,為人們的購物提供極大的便捷。此外,在路面設計方面,分流的設計方式更為適用,也就是說,應獨立化消費人群的車輛與運貨車輛,實現不同的流行互不干擾。如沈陽太原街步行街,是現代化主題思想的重要一大成果,實現了精品小店和大型商場的緊密結合,并且在步行街內部,地下步行街的設置,可以使人們的購物需求得以順利實現。其中,通過對步行街的整體布局進行分析,步行區域是中軸線的象征,店鋪和商場則分別存在于街道兩側。馬路下面地下過街隧道的構建,可以使人、車保持安全的距離,從而使購物人群的安全感得到提升。
此外,在商業動線設計方面,動線意指人在室內室外移動的點,連合起來就成為動線,商業動線決定著商業的整體價值,甚至決定著整個商業項目開發的成敗,金角銀邊草肚皮就是這個道理。合理的商業動線,可以給消費者良好的引導,并起到一定的刺激作用,節點空間的塑造,進一步釋放了人們的停留時間,從而將商業人流量和購買率提升上來。動線設計如圖2 所示。

圖2 商業動線設計
要想將商業建筑的外觀設計水平提升上來,應對設計風格與建筑所在城市的關系進行協調,滿足和諧性需求。商業建筑的外觀設計,應對人們的視覺美感進行充分考慮,賦予城市中心區域強大的生命力,并與社會、環境以及經濟效益相結合,推動設計效果的顯著增強。對于一座商業建筑來說,外形設計在具備地標性要素時,可以快速吸引消費人群,以此來促進消費,形成網紅打卡點,從而使商業建筑價值得到提升。同時,在外觀設計中,材質色彩的選用對于其魅力的展現起到一定的決定性,如暖色調的色彩,給人以明快和活躍之感,保證身心和精神具有良好的舒適度。
一般來說,商業建筑設計對細節的要求也較高。如商場內柜臺和商品應進行合理擺放,即1∶1 比例的關系,加強通道與柜臺的設置,為導購員介紹商品提供極大的便捷[5],并防止擁擠情況,避免對消費群體的消費體驗造成影響。對于扶梯,旨在便利于消費群體的購物,既要加強安全細節設計,也要注重標識提醒,以免安全事故發生。此外,消防報警系統應安裝在商業建筑的各個層,同時安全通道的設置也尤為關鍵,從而打造更為安全的商業環境。
在城市規劃研究方面,環境心理學得到了積極運用,這已經成為設計研究的重點。基于人的行為和心理,道路、邊界、區域、標志物等,是城市的構成要素。對于建筑策劃,環境心理學在研究方法中占據著重要的地位,對建筑的初衷進行分析,主要體現在遮風擋雨、躲避危險等環節,其最終的目的與建筑的本質相當。而空間的適用和實用,需提前了解使用者的行為與心理,借助環境心理學,可以基于抽象行為模式,以此給予空間設計正確的指導。此外,在建筑策劃方面,環境心理學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可以不斷強化人與環境之間的關系,保證建筑社會性與人的心理感受相符,最終保證良好的使用舒適度。
一般來說,建筑有較長的生命周期,最低為50 年。所以在考量建筑經濟性方面,應注重時間維度的增加,在整個使用周期內,應對建造成本、維護費用、后續轉換功能等進行深入分析,并且加強經濟評價方法的應用,將經濟管理學科知識涵蓋其中。而建筑策劃,與建筑管理學、財務管理學中的投資分析聯系緊密,可以保證業主較高的接受度,以免“負面建筑”的發生。
對于建筑來說,建筑與城市、社會、人之間的關系是緊密聯系、密不可分的,在建筑策劃中,應將外部條件集中在一起,調查分析建筑所處的社會狀況,文化因素等對項目的深遠影響,尤其對如何評判建筑樣式、欣賞藝術等方面,應高度重視在策劃階段。此外,應加強社會人文的深入研究,正確指導地域性建筑,同時推動城市文脈的延續與發展。
實態調查,是建筑策劃的基礎,與數據處理也有著密切的聯系,對大數據的運用處理,明確提出了對計算機手段的要求,如Revit 軟件運用等,以此給予數據處理有力的技術支持。此外,要想保證動態調查的可操作性,應加強定量分析方法的應用,如多因子變量分析等。
綜上所述,為了滿足建筑設計工作的順利開展,建筑師必須要積極開展建筑策劃工作及策劃知識儲備,不斷融合建筑設計與建筑策劃之間的關系,通過與建筑設計相比,建筑策劃的起步較為滯后,但深刻影響著建筑設計的各方面。在未來,應不斷完善建筑策劃與建筑設計的互補性,建筑策劃可使建筑設計的發展目標更加明確,共同致力于城市的建設與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