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美辰
摘要:實現鄉村振興,對于保持鄉村生命力和提升鄉村經濟活力具有積極推動作用,但同時也是鄉村振興的一大難題。基于此,文章從政策著力點入手,通過分析J市鄉村文化產業的發展概況,進一步探索激活J市鄉村文化產業發展活力、推動鄉村振興的新思路與新方法,以期真正發揮鄉村文化產業的優勢,使其成為實現鄉村振興的新動力。
關鍵詞:鄉村振興;鄉村文化產業;新動力
文章編號:1674-7437(2023)02-0150-03? ? ?中國圖書分類號:F327? ? ? 文章標識碼:A
“鄉村振興,既要塑形,也要鑄魂,文化振興是根本”[1]。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鄉村文化產業得到一定程度的發展,但許多鄉村地區仍存在鄉村文化產業發展受限、發展活力不高等問題。基于此,對鄉村文化產業所處困境進行分析從而進一步探究激活鄉村文化產業發展活力的對策,對助力鄉村振興的實施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
1? ?政策立足點
《中華人民共和國鄉村振興促進法》指出,要統籌推進農村經濟建設、政治建設、文化建設、社會建設、生態文明建設和黨的建設[2]。2019年6月,國務院出臺《國務院關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指出產業興旺是鄉村振興的重要基礎,是解決農村一切問題的前提,并提出要促進鄉村特色文化產業發展[3]。為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實施,落實《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重點工作的意見》,以文化產業賦能鄉村經濟社會發展,文化和旅游部、教育部、自然資源部、農業農村部、鄉村振興局、國家開發銀行聯合印發《關于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后簡稱《意見》)[4]。從具體內容來看,該《意見》關注的重點領域集中于“創意設計賦能、演出產業賦能、音樂產業賦能、美術產業賦能、手工藝賦能、數字文化賦能、其它文化產業賦能、文旅融合賦能”[3]。該《意見》的出臺,為鄉村文化產業的發展創造了良好的政策環境、提供了重要的政策指引,有力地推動了鄉村文化產業的發展。
2? ?J市鄉村文化產業發展概況
2.1? ?發展優勢
筆者對J市鄉村文化產業的發展條件進行綜合分析,發現其具備以下優勢。一是J市地理位置占優勢。J市地處長白山脈南麓,擁有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相關部門可以充分利用自然資源發展旅游業,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產品,吸引更多游客前來游覽、消費,推動地方經濟發展。二是J市人文歷史占優勢。J市歷史文化底蘊深厚,加之該地一直是多民族聚居區,民族文化具有多樣性,文化元素眾多,如長白山民間藝術、長白山民居建筑、朝鮮族村落等,是發展鄉村文化產業的重要資源。
2.2? ?發展成效
在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J市大力發展鄉村文化產業,取得了一定成效。
2.2.1? ?歷史文化遺產得到保護
在發展鄉村文化產業的同時,J市歷史文化遺產得到一定程度的保護。自大力發展鄉村文化產業以來,全市加強了對古城墻、文廟等歷史文化遺產的保護和修繕工作,同時,加強了對如鑼鼓、秧歌等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傳承。
2.2.2? ?文化產業園區及基礎設施建設得到完善
J市的鄉村文化產業園區及鄉村文化基礎設施得到進一步完善。一是全市建成多個鄉村文化產業園區和文化創意產業孵化基地,為鄉村文化產業的發展提供了良好的平臺。二是各級黨委高度重視鄉鎮綜合文化站等文化基礎設施的建設工作,全市共建成11個鄉鎮綜合文化站,在此基礎上,各項工作得到不斷推進,鄉鎮綜合文化站培訓工作有序開展;同時,建成了圖書館、文化活動中心、博物館等一系列文化基礎設施,為當地居民提供了更多的文化活動場所。
2.2.3? ?鄉村文化產業得到發展
J市加大對鄉村文化產業的扶持力度,鼓勵企業和個人參與鄉村文化產業的發展。截至2022年底,全市已涌現出一批鄉村文化產業企業和文化創意工作者,他們通過設計、制作、銷售鄉村文化產品,推動了當地鄉村文化產業的發展。同時,相關部門依托獨特的自然風光和人文景觀,大力發展鄉村文化產業,已經建成多個鄉村旅游景點,例如,紅色文化教育基地、民俗文化村等,這些鄉村旅游景點吸引了大量游客前來觀光、體驗,進一步推動了當地鄉村經濟的發展。
2.3? ?發展困境
J市鄉村文化產業發展雖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也面臨著一些問題亟待解決,例如,文化資源整合力度不足、鄉村文化產品創新力度不夠、鄉村文化產業人才缺乏、鄉村文化產品營銷渠道單一、農民參與度不高等。
2.3.1? ?文化資源整合力度不足、產業融合不充分
J市雖然擁有豐富的文化資源,但由于缺乏系統性規劃,這些文化資源并未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同時,鄉村文化產業與其它產業并未充分融合,鄉村文化產業的多元化發展仍然存在較大局限性,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鄉村文化產業的帶動作用和綜合效益的發揮。
2.3.2? ?鄉村文化產品創新力度不足
J市的鄉村文化產品同質化現象嚴重,產品創新能力較弱,缺乏競爭優勢,大多數鄉村文化產品都是傳統的手工藝品和紀念品,難以滿足消費者的多元化需求,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鄉村文化產業的創新發展。
2.3.3? ?鄉村文化產業人才缺乏
鄉村文化產業發展需要專業人才的支持,包括文化產品設計、文化產品營銷等多方面的人才。然而,由于J市鄉村文化產業起步較晚、發展相對緩慢,相關人才儲備不足,尤其是缺乏高端人才,進一步導致了鄉村文化產業缺乏創新能力和核心競爭力,難以推動鄉村文化產業進一步發展。
2.3.4? ?鄉村文化產品營銷渠道單一
在J市鄉村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鄉村文化產品營銷渠道單一,缺乏有效的營銷手段,影響了鄉村文化產品的銷售,難以實現規模化發展,主要表現為網絡銷售服務體系不健全,文化電商的進展不成熟。
2.3.5? ?農民參與度不高
鄉村文化產業的發展離不開農民的參與,但現實卻與之相反,農民在鄉村文化產業發展中參與度并不高,主要原因如下:一是鄉村文化產業發展相對緩慢、規模較小、收益不高,對農民的吸引力不足。二是大部分農民文化素質不高,難以理解鄉村文化產業的內涵和意義,加之對鄉村文化產業發展缺乏信心,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農民在鄉村文化產業發展中的參與度。
3? ?激活J市鄉村文化產業發展活力的對策探究
3.1? ?促進鄉村文化產業相關資源整合,推進產業融合發展
為了有效激活J市鄉村文化產業發展的活力,促進鄉村文化產業的資源整合,政府應加強對鄉村文化產業的整體規劃,建立完善的機制,促進相關資源的協調和配合,形成合力,提高鄉村文化產業整體發展水平。例如,對獨具地域和民族特色的傳統戲曲、雜技、舞蹈等演藝項目進行整體設計,整合協調各方資源,利用現代化的演繹方式和現代化的理念,在實現創新發展的基礎上,形成更受市場歡迎的鄉村主題特色文化體系。在資源整合過程中,J市要積極推進產業融合發展。不斷挖掘和探索鄉村特色文化資源的開發新路徑,并在此基礎上進行文化創意改造,將其作為鄉村文化振興的基礎,與鄉村其它產業體系融合起來,推動鄉村產業融合發展。
3.2? ?加大創新力度打造多元化鄉村文化產品
J市鄉村文化產業發展中面臨著鄉村文化產品創新力不足的困境,不能有效對接市場審美與需求。因此,要加大創新力度打造多元化鄉村文化產品,一方面,適當引進創意設計、廣告制作、文化傳媒和品牌營銷等方式,賦予鄉村文化產品更高的審美水平和更豐富的內涵價值。另一方面,借助現代化經營理念和運營思路,對鄉村特色文化資源進行挖掘和開發,并將科技元素適當融入鄉村特色文化資源中,打造更適合市場需求的鄉村文化產品與體驗項目,進一步提高市場認可度,真正打響鄉村文化產品品牌,推動鄉村文化產業大發展。例如,J市許多農村地區的村民都具備傳統手工藝基礎,通過對其進行適當挖掘,并引入現代科技元素,打造出一批具有特色鄉土文化的鄉村文化產品。
3.3? ?積極推進人才的“引進來”和“留下來”
鄉村振興,關鍵在人[5]。在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人是最大的問題,也是最難解決的問題。要將人才“引進來”“留下來”J市需從以下方面做起:一方面,為人才提供良好的發展環境,推動人才“引進來”。鄉村文化產業必須要積極迎合市場需求,充分與市場經濟相融合,例如,直播產業、電商產業、智慧文旅產業等,在相關部門統一布局和科學規劃之下,利用特色文化資源來打造獨具特色的鄉村文化產業,使其具備強大的市場競爭力,真正為人才提供成長的搖籃,讓人才能夠有用武之地,使其能夠成為鄉村文化產業進一步發展和創新升級的新動能,進一步推動鄉村文化振興。另一方面,提高人才的相關待遇,建立健全人才培養機制,實現人才“留下來”。要實現人才“留下來”,不僅要提高鄉村文化產業從業人員的待遇和福利,包括薪資、社保等方面,還要建立健全人才培養機制,為人才提供專業的培訓課程,做好職業規劃,確保“留下來”的人才得到長遠發展。在這個過程中,相關部門要建立激勵機制,通過獎金、職稱晉升等方式,為人才“留下來”提供動力。
3.4? ?強化數字賦能,推動鄉村文化業態和模式創新
“文化產業數字化,是將數字技術應用于文化產業后形成的一種新業態”[6]。加快數字化賦能,推動鄉村文化業態和模式創新,具體做法如下:一是鄉村文化產業要以數字化為手段,用數字賦能鄉村文化產業,加快鄉村特色文化資源的數字化建設,將傳統鄉村文化資源如建筑、手工藝歷史文化村落、非遺技藝、民間技藝等統籌起來,從傳承保護和宣傳推廣的角度進行數字化轉化,既能實現永久性保存,又能實現數字化利用和信息化傳播。二是積極推進鄉村文化產業數字化經營。在國家“上云用數賦智”行動的指導下,充分發揮數字技術的優勢,大力發展數字文旅。隨著國家數字化戰略的推進,文化產業和旅游業數字化轉型的步伐不斷加快,科技與文旅融合發展成為新趨勢。文旅行業從業者應抓住機遇,利用大數據、元宇宙、人工智能等新技術,積極開展數字文博、云展覽、云演播、網絡直播等服務,不僅可以推動線上線下融合創新發展,激活文旅新業態[7],而且可以整合鄉村文旅資源,大大降低生產和傳播鄉村資源的門檻[8]。三是依托村史館、文化館等公共文化資源打造的公共數字文化服務平臺,既能滿足農民的文化需求,又能為統籌規劃鄉村文化產業奠定基礎。
3.5? ?堅持農民主體地位,提高農民參與度
在鄉村文化產業發展過程中,要充分發揮農民的主體作用,尊重農民意愿,聽取農民建議,要充分調動農民的積極性、創造性,讓農民成為鄉村文化建設的主體,讓群眾自覺參與文化、欣賞文化,大力激發農村的生機和活力。一是各級政府和相關部門要加強宣傳,讓農民深入了解發展鄉村文化產業的意義和價值,引導他們積極參與到鄉村文化產業中來。二是強化政策支持力度,為農民參與鄉村文化產業提供政策保障。三是提供培訓和技術支持,提高農民的專業技能和素質,使其更好地適應鄉村文化產業的發展需求。同時,搭建合作平臺,讓農民和文化企業進行合作,共同推進鄉村文化產業的發展,例如,建立農民文化創意合作社、鄉村文化旅游合作社等。
4? ?結束語
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根”與“魂”,也是一個民族發展的持久力量。因此,在社會的大背景下,有關部門必須要把握住鄉村振興戰略發展的機遇,理性看待文化產業在發展過程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結合實際情況從促進鄉村文化產業相關資源整合,推進產業融合發展;加大創新力度打造多元化鄉村文化產品;積極推進人才的“引進來”和“留下來”;強化數字賦能,推動鄉村文化業態和模式創新;堅持農民主體地位,提高農民參與度幾方面出發,全力推進鄉村文化振興建設,讓鄉村文化振興更好地助力鄉村振興戰略的推進。
參考文獻:
[1]光明網.譜好發展“四部曲” 填好鄉村振興“詞”[EB/OL].(2022-12-27)[2022-12-27].https://reader.gmw.cn/2022-12/27/content_36-261830.htm.
[2]中國政府網.《關于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政策解讀[EB/OL].(2022-04-08)[2022-04-08].https://www.gov.cn/zhengce/2022-04/08/content_5684002.htm.
[3]中國政府網.國務院關于促進鄉村產業振興的指導意見[EB/OL].(2019-06-28)[2019-06-28].https://www.gov.cn/zhengce/zhengceku/2019-06/28/content_5404170.htm.
[4]中國政府網.文化和旅游部 教育部 自然資源部 農業農村部 鄉村振興局 國家開發銀行關于推動文化產業賦能鄉村振興的意見[EB/OL].(2022-03-21)[2022-03-21].http://www.gov.cn/gongbao/content/2022/content_5705845.htm.
[5]中國農網.陳曉華:鄉村振興,關鍵在人[EB/OL].(2022-12-27)[2022-12-27].https://www.farmer.com.cn/2021/10/24/99880502.html.
[6]中國社會科學網.以文化產業數字化賦能鄉村振興[EB/OL].(2022-05-17)[2022-05-17].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73305-8647499374885&wfr=spider&for=pc.
[7]袁帥.數字賦能,激活文旅新業態[J].小康,2023(12):43-44.
[8]李翔,宗祖盼.數字文化產業:一種鄉村經濟振興的產業模式與路徑[J].深圳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20,37(02):74-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