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很想祝大家一帆風順,但是我覺得這不現(xiàn)實。智者說人這一生至少有三件事情無法避免,一個是苦難,一個是邪惡,還有一個是人生的終點。所以,愿我們每時每刻都在當下儲存足夠多的美好記憶,去對抗人生不期而至的苦楚;也愿我們在記憶中能夠儲存足夠多的美善,能夠與邪惡相對抗而不和它同流合污;更愿我們能夠在記憶中有更多的美好,能讓我們平靜從容地走向人生的終點。
—羅翔教授在中國政法大學2023屆畢業(yè)晚會上的即興致辭《不容然后見君子》
成為一束光,需要有“風物長宜放眼量”的眼界。大學帶給你們的不僅是知識、學歷提升下的更好前程,更是讓你們懂得用更長遠的眼光來看待這個世界。當你們看到的世界大了,就更容易看到事物的本質,更容易做到寬容和坦蕩,更容易接受不同和尊重多元,并在感受這個世界的美好的同時,自愿承擔更多的時代責任。看待世界的方式,決定你們度過一生的方式。希望同學們不斷更新知識、拓展思維邊界、積累有效經驗,積極地擁抱世界的豐富多樣和人生的無限可能。有了眼界,光就有了色彩。
—蘇州大學張曉宏校長在2023年畢業(yè)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上的講話《成為時代的一束光》
今天是同學們大學課堂的最后一課,我想向大家再強調兩個“知識點”:一是知行合一致良知,二是德法兼修事上練。
“致良知”乃是一種人生追求的至高境界。只要不斷地以知促行、以行踐知,保持認知的開放度和包容性,低調做人、謙遜做事,在知行合一中開創(chuàng)人生境界、開發(fā)自身潛能、開拓未知領域,就能走在新時代新征程奮進之路的最前列。
2023屆畢業(yè)生走出校門后,要永遠秉持“德法兼修事上練”的行動哲學,傳承師兄師姐的優(yōu)良品質,將校園里習得的良好思維方式與一件件具體的日常事務結合起來,掌握命運之舵,駕馭時光之舟,繪就屬于自己的未來精美畫卷。
—西南政法大學付子堂校長在2023年學生畢業(yè)典禮暨授位儀式上的致辭
曾有人說,“苦難是一所最好的大學”,只有歷經苦難才能破繭成蝶。大家確實做到了,經歷風雨后,你們都成熟了、成長了,都能夠奔赴祖國的四面八方獨當一面、建功立業(yè)。在此,我衷心地希望你們以后都能夠遠離苦難,奔向希望之所、理想之境。但我更希望的是,我們既不要走進“苦難”這所大學,也不要成為別人“苦難”的制造者;既要自身遠離苦難,也要遠離一切制造苦難的可能。
—中南大學公共管理學院許源源院長在2023年畢業(yè)典禮暨學位授予儀式上的講話
同學們一定要記得我們做“卷心菜”的功能有兩個方向:一是,卷土重來。人生中的失敗、悲劇與痛苦遠遠超過快樂、喜悅與成功,所以你們平時“卷”的目的不只是積蓄力量,也是為了增強抗擊打能力。二是,漫卷詩書喜欲狂。我們人生的目的之一就是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并體驗美好,一定在成功和幸福的時刻記得舒展自我。記住,我們可以不得不“卷心”,但人生必須有怒放的勇氣、時刻與準備。
—中山大學中國語言文學系(珠海)朱崇科教授在2023年畢業(yè)典禮上的講話《至少也做“卷心菜”》
(靜 靜 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