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蕾
新時代背景下文創產品設計的創新探索
代蕾1,2
(1.綏化學院,黑龍江 綏化 152000;2.阿穆爾國立大學,布拉戈維申斯克 675027)
探索新時代背景下文創產品設計的創新發展策略。近年來,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創產業的發展勢頭強勁,這與當前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不無關系。面對新時代的市場環境和行業競爭,文創產品的設計創新成為研究熱點。以宏觀視角審視近年來的時代變遷,以及受大環境影響各方面的發展變化;從具體層面,針對文創產品設計當下的發展及其成功之處與不足的各種表現進行研究;從文化、品牌和時代三個層面,就文創產品在新時期所表現出的發展趨勢展開探討,深入探索創新路徑,總結發展的價值和有效的方法。新時代的文創產品設計應規避曾經的低標準和低層次方式,擺脫固化的設計思維,精準地把握當下的市場定位和消費者需求,從實用性、審美性、文化性、時代性層面進行探索,不斷推陳出新,實現更具特色的文創產品設計開發,為該產業的轉型升級指明發展方向,找到科學合理且長久的發展路徑。
新時代;發展趨勢;文創產業
當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已經到來,各行各業都在不斷創新發展,與時俱進。相應地,人們各方面的需求已經升級,相關的消費結構和需求也有所變化,在很大程度上帶動了我國產業結構的升級。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時,不再只關注其基本的功能,而是綜合考量其所能夠帶來的服務、體驗和情感等方面的滿足[1]。于是,消費升級的大背景便推動了文化創意產業的蓬勃生長,文創產品以旺盛的發展態勢影響和作用于人們的現實生活,同時人們不斷提升的各方面需求又促進著文創產品的升級和出新。那么,面對這樣的優渥土壤,新時代的文創產品如何實現守正創新和良好生長呢?從現實情況看,當前的文創產品價格并不便宜,但整體的消費趨勢良好,銷售火熱。這得益于文創產品獨有的文化特點和情感特點的加持,得益于其實用性、審美性、文化性的附加,讓人們更愿意去接受其功能之外的溢價[2]。正因如此,文創產品設計應從時代背景出發,迎合人們認知美、享受美、創造美的情感需求,引導人們積極向上、向善向美,同時大膽摒棄固化落后的設計方式,避免走向低俗化,在大膽舍棄和勇于創新中探索更加長遠且科學的發展路徑,這便是新時代文創產品實現守正創新的關鍵所在。
從整體的構成看,文創產業包含文化服務、文化產品、知識產權。文創產品是通過某種創意,將文化資源進行展現的一種現代產品,在一定程度上,其更可以說是一種精神層面的概念被物化之后的產物[3]。在分類上,文創產品并沒有系統的官方分類,但大體上有文博文創產品與藝術衍生品類、工藝美術品類和影視與動漫文創產品類三個方面。從其現實發展看,當前的社會環境下,文創產品的設計開發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出現了很多有代表性的優秀作品,整體的發展勢頭良好[4]。但是,相關方面的不足也隨之表現出來,對其長遠的發展十分不利,必須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關注,并采取一定的措施進行創新和豐富。綜合文創產品的設計缺陷主要表現如下:部分文創產品對審美性過于重視,但忽視了實用性,忽略了必須與文化需求相匹配,與人們的現實生活相距太遠,有的更是價格昂貴,難以讓大眾接受;部分文創產品都是單一化的存在,即便所處的地域不同,大到雨傘、臺燈,小到手機殼、文具,都能夠找到各種類似款,甚至同款,同質化現象嚴重;部分文創產品是一種簡單的重復和照搬,開發的程度不夠,難以對消費者形成吸引力等[5]。這些現實問題在新時期的發展背景下已經格格不入,只有從各個層面進行深挖,結合市場需求和消費者需求,不斷嘗試和創新,才能讓文創產品在新時代保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發展活力,獲得更加長久的發展。
文創產品同質化的現象較為嚴重,除了創新意識的缺乏之外,還受到經濟利益的驅使,共同導致文創產品設計忽略了通過深挖特色文化資源進行個性化表達,更多的是采取模仿和照搬的形式,整體的設計效果和價值大打折扣,難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取得有利的地位[6]。在新時代的現實背景下,這樣的做法必將被淘汰。為了打開市場,也為了實現自身的豐富與創新,文創產品設計可以對地域文化進行深挖,找到各方面的代表性元素,將其融入設計中,打造自身的特色。
為了突出地域性元素,展現地方特色文化,實現文創產品形式與內容的升級,設計師可以從實用、美觀、趣味和易理解等視角進行設計的構思,但不能囿于傳統的設計思維和方法,而是通過解構、重組、夸張等手法對地域文化元素進行提取和變化,結合實際情況,對素材和元素進行相應的處理,使其能夠與文創產品有著更加完美的契合度,同時保留原有的文化特質,實現一種合理的創新與突破[7]。
以海南省為例,作為一個國際旅游島,其歷史、民俗、自然、島嶼等多個層面都表現出眾,有著獨特的文化資源,當地的地域文化也有著海洋文化、黎苗文化、紅色文化等層面的符號,這些歷史與文化的深厚積淀讓海南省成為文創產品實現地域文化融合與創新的有效載體,乘著旅游的東風,這里的文創產品設計創新必定能夠為其經濟發展和文化傳播出力,促進旅游與文化產業的未來發展。在現實層面,海南的地域特點十分突出,如椰子、諾麗果、天涯海角、熱帶島嶼等,這些都是可以對文創產品設計進行引導和提升的文化形式。設計師在設計時要大膽開發更具個性化的文創產品,如從椰子中找尋靈感,將其與各種擺件、餐具、智能產品等的形式相結合,產生更多形式、更富文化內涵的地域特色明顯的文創產品,而不是僅限于目前市場上充斥了過多數量的同質化文創產品。在歷史文化層面,海南的名人、節慶、器物、建筑等都是可以借鑒的地域文化元素。設計師可以利用儋州調聲、崖州民歌等進行地域文化特質突出的文創產品的設計開發,將歷史情韻融于其中,讓文創產品的地域標志性更加突出,打造新時代海南獨特的文創產品名片。
在文創品牌的創建和培育方面,西方國家較之我國仍然較早,其整體的品牌化發展已經較為完善,不僅擁有眾多的獨立設計師品牌,還積極與多家品牌跨界合作,推出聯名設計,為文創產品的銷售提供了保障[8]。目前,我國的文創產品品牌化已經較以往有了很大的進步,尤其博物館文創產業的發展及其文創品牌的建設都已經開始,并有所成就,但受各方面的限制,成熟的文創品牌體系和產業鏈條仍然有待進步和提升[9]。但是,在這一過程中,不能為了吸精而盲目開發設計,應從個性化、系統化、特色化等方面著手,打造獨一無二的文創產品品牌,從而實現更好的社會文化價值和經濟價值。
第一,個性化。文創產品品牌設計思路應立足現實,找到自身與其他文創品牌的差異之處,打造個性化的IP資源。以博物館文創產品的品牌化設計為例,設計師可以從館內現有的藏品甚至臨時展覽的藏品等處獲取設計靈感,從中提取各種關于歷史、藝術與自然的代表元素,從而以鮮明的主題呈現價值觀和品牌定位,打造個性化的博物館文創品牌[10]。
第二,情感化。文創產品品牌化設計應突出產品豐富的種類,讓消費者的需求得到多方面的滿足,并獲得一種情感的共鳴和寄托。博物館文創產品的品牌化設計就可以從館藏資源中找尋文物背后的故事等元素,甚至可以適當實現訂制化服務,讓文創產品能夠以獨特的美學特征為品牌的打造助力。
第三,利用展覽。文創產品的品牌化設計還應從展覽等形式中提升產品的吸引力,增加博物館的知名度,從而帶來聯動效應。博物館文創產品的品牌化設計可以開發一系列文化創意衍生品,打造自己的新元素品牌,將其作為一種對博物館文化的藝術化詮釋,從而吸引消費者將產品帶回家,在無形中促成了品牌化的發展。
文創產品設計的品牌化發展不可避免地要置于當前的時代環境中,所以其品牌化設計思路需要遵從時代的召喚,以文化傳承、科技支撐為前提,除了外觀要進行創新設計之外,還要對新時代進行體現,在對歷史文物的尊重之上,迎合用戶的需求,迎合自身的特點,提高產品交互效率和用戶體驗效果[11]。
第一,以消費者為中心。大眾化的文創產品根本無法與當前人們的現實需求相適應,隨著時代的發展,文創產品的個性化需求更加明顯,尤其以消費者的現實需求為依據,圍繞其需求進行創意設計顯得更加迫切。這是因為文創產品并不是普通的產品,其需要從文化、審美和情感等多方面尋求突破,找到與用戶的共鳴之處,而不是淺層次的視覺欣賞,更多的時候其是一種文化體驗,必須是不拘一格的文創產品[12]。
第二,將文化、藝術與技術統一起來。科技的快速發展讓文創產品設計有了更多的方向和渠道,受此影響,文創產品設計應融合現代感并兼顧代際性,將文化、藝術與技術三者統一,必要時還可以加入人工智能,以滿足消費者多方面的現實需求。另外,設計師還可以將傳統文化與流行文化相結合,打造獨特的文創產品形式,從而讓文創產品更具現代感,使產品變得更加生動可觀,不斷擴充粉絲群體。
第三,適當制造反差。文創產品設計常常通過一個附加項目來實現更好的銷售利潤,這也是為了更加長遠的發展考慮[13]。作為設計師,可以在適當的時候合理地制造反差,這樣的反差只要合理把握尺度,就可以讓消費者在驚訝之余感覺到一種莫名的合理性,這在當前這個同質化嚴重的社會現實下顯得格外突出,有利于文創產品形式與內容的豐富與創新。但是,這種嘗試必須是合理且適度的,如果刻意制造巨大的反差,可能會過猶不及,讓人大跌眼鏡。
文創產品在當前的社會環境和經濟趨勢下不斷進行著風格與樣式的創新,以滿足消費者對文創產品的更多需求,可以說其從設計思路、設計方法到細節的安排與推敲,都在努力實現形式、內容、功能和體驗甚至品牌的升級,并不斷探索著有效的發展路徑。這意味著未來設計師需要從文化、審美和科技等多種視角進行探尋,將文創產品與消費者和時代緊密結合,找到三者融合的契合點,并以多樣化的設計思路和手法,積極探索符合當前時代特點的文創產品設計形式,如此文創產品才能在時代的大潮中以獨特且強烈的姿態站得更穩、更突出,進而實現跨越式發展。
[1] 何宇瑤, 徐力. 消費升級背景下文化創意產品的經濟價值與產業發展之路[J]. 設計, 2019, 32(21): 51-52. HE Yu-yao, XU Li. The Economic Value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and the Road of Industrial Development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onsumption Upgrading[J]. Design, 2019, 32(21): 51-52.
[2] 王東.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民族地區旅游文創品牌孵化路徑分析——以甘南民間手工藝文創產品為例[J]. 創意設計源, 2020(4): 27-32. WANG Dong. Analysis on the Incubation Path of Tourism Cultural and Creative Brands in Ethnic Area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ultural and Tourism Integration— Taking Gannan Folk Handicraft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as an Example[J]. Idea & Design, 2020(4): 27-32.
[3] 侯奕辰, 劉銳, 郝蕊. 國際旅游島背景下海南文創產品的開發探索與思考[J]. 旅游縱覽(下半月), 2020(6): 95-96. HOU Yi-chen, LIU Rui, HAO Rui.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on the Development of Haina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ternational Tourism Island[J]. Tourism Overview, 2020(6): 95-96.
[4] 張捷. 中國版本圖書館文創產品研發策略初探[J]. 河南圖書館學刊, 2020, 40(7): 94-97. ZHANG Jie. On the R&D Strategy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in China Edition Library[J]. The Library Journal of Henan, 2020, 40(7): 94-97.
[5] 冉彬, 杜月婷. 新媒介為文創產品開發帶來的機遇研究[J]. 包裝工程, 2018, 39(12): 176-179. RAN Bin, DU Yue-ting. Opportunities for the Exploitatio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by New Media[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18, 39(12): 176-179.
[6] 何雙百, 劉樟民. 新媒體時代視覺文化的審美轉型[J]. 新聞知識, 2015(6): 12-13, 16. HE Shuang-bai, LIU Zhang-min. Aesthetic Transformation of Visual Culture in the New Media Era[J]. News Research, 2015(6): 12-13, 16.
[7] 王萍. 地域傳統元素與文化創意商品設計結合的價值研究[J]. 藝術工作, 2017(2): 90-91. WANG Ping. Research on the Value of Combining Regional Traditional Elements with Cultural and Creative Commodity Design[J]. Art Work, 2017(2): 90-91.
[8] 李典, 孫敏. 淺析沈陽故宮文創產品的品牌化創新設計[J]. 大眾文藝, 2020(7): 77-78. LI Dian, SUN Min. Analysis on Brand Innovation Design of Wenchuang Products in Shenyang Forbidden City[J]. Art and Literature for the Masses, 2020(7): 77-78.
[9] 張穎璐, 張景云. " 內聯升" 文創產品設計及其傳播策略[J]. 國際品牌觀察, 2019(3): 41-44. ZHANG Ying-lu, ZHANG Jing-yuun. Design and Communication Strategies for “Neiliansheng”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J]. Global Brand Insight, 2019(3): 41-44.
[10] 孫欽科. 基于品牌化思維的文創產品設計流程研究[J]. 參花(上), 2019(9): 124-125. SUN Qin-ke. Research on the Design Process of Wenchuang Products Based on Brand Thinking[J]. Shen Hua, 2019(9): 124-125.
[11] 姬文瑞, 李靜. 數字印刷技術在文化創意產品開發設計上的應用[J]. 設計, 2019, 32(7): 15-17. JI Wen-rui, LI Jing.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Art Design Teaching Mode Reform Take the Example of Environmental Art Design Major[J]. Design, 2019, 32(7): 15-17.
[12] 董錦亮. 淺析民間藝術融入文創設計的方式研究[J]. 藝術大觀, 2019(2): 90-91. DONG Jin-liang. Analysis of the Method of Folk Art Integration into the Design of Conduction[J]. The Art View, 2019(2): 90-91.
[13] 張蕾蕾. 從全媒體語境維度看文創產品的感官傳播[J]. 新媒體研究, 2019, 5(5): 141-142. ZHANG Lei-lei. Sensory Communicatio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ll- Media Context[J]. New Media Research, 2019, 5(5): 141-142.
Exploration on Innovatio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ew Era
DAI Lei1,2
(1.Suihua University, Heilongjiang Suihua 152000, China; 2.Amur State University, Bragovyshensk 675027, Russia)
The work aims to explore the innovative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in the new era. In recent years,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the times,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has showed a strong momentum of development, which is related to the current background of consumption upgrading. Facing the market environment and industry competition in the new era, the design innovatio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has become a research hotspot. First of all, the changes of the times in recent years and all aspects of development and change affected by the environmentwere reviewed from a macro perspective. Secondly, from the specific level, the current development and the success and shortcomings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were studied. Finally,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in the new era was discussed from three aspects of culture, brand and era to explore the innovation path and summarize the value of development and the effective methods.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in the new era should avoid the previous low standards and low level, get rid of the solidified design thinking, accurately grasp the current position in the market and consumer demand and conduct exploration from the practicality, aesthetics, culture and era, so as to constantly put forth new ideas and realiz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and development with more characteristics, thus pointing out the development direction for the transformation and upgrading of the industry and finding a scientific and reasonable long-term development path.
new era; development trend;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TB472
A
1001-3563(2023)10-0320-04
10.19554/j.cnki.1001-3563.2023.10.035
2022–12–15
2022年度黑龍江省藝術科學規劃項目:《現代科技下的文創產品設計與傳統文化的融合探索》(2022B073);黑龍江省教育科學規劃課題2023年度重點課題研究成果:《民間工藝美術在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的實踐研究》(ZJB1423001);2022年度黑龍江省省屬本科高校基本科研業務費項目:《地域文化元素在文創產品設計中的創新發展與實踐路徑研究》(YWF10236220226);2021年度綏化學院教育教學改革項目:《地方高校“融入式”校企合作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S2021013)
代蕾(1986—),女,碩士,講師,主要研究方向為視覺傳達設計。
責任編輯:馬夢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