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仁峰,王莉
“故宮文創”對現代文創產品設計的啟示
姜仁峰,王莉
(河北美術學院,石家莊 050700)
以“故宮文創”的設計與營銷為現代文創產品設計帶來啟示,從而豐富現代文創產品的內容與形式,提高現代文創產品設計的文化內涵。采用案例分析法,將“故宮文創”中的一些產品作為案例,為現代文創設計提供參考。在文創產品設計的過程中,應該遵循實用性、創新性、特色性原則,把握優秀傳統文化,打造自身的特色和品牌。
故宮文創;現代文創產品;產品設計;品牌
故宮博物院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年接待觀眾達千萬級的博物館,但是為了更好地保護文化遺產,故宮博物院的游客數量是受限制的,而文化創意產品則很好地擴大了故宮博物院的文化傳播廣度。同時,由于故宮文創產品在傳統文化、現代風貌與工藝設計方面的完美結合,又為現代文創產品的設計提供了很好的參考[1]。為此,本文將對故宮文創產品的設計原則、元素與類型展開簡要分析,并針對故宮文創產品對現代文創產品設計的啟示展開論述,以供參考。
故宮文創產品在設計的過程中,始終秉承實用性的原則,因此受到了受眾的青睞[2]。比如,“故宮金桂浮月馬克杯”“故宮一次性口罩”“故宮松竹梅食具”“故宮紫禁乾坤筆記本”“故宮金羽漫香香氛”等,都是日常生活中經常會用到的產品,是有一定實用性的,具有很強的使用價值,同時又具有文化特色,能夠很好地傳播傳統文化。
故宮文創產品在創新性上一直是比較突出的[3]。在2013年,北京故宮面向社會公開征集文化產品創意,舉辦了以“把故宮文化帶回家”為主題的文創設計大賽,并且不斷推陳出新,在傳統文化中融入時尚元素和科技元素,為文創產品注入了生機和活力,吸引了眾多受眾的眼球。
如今,很多文創產品出現了千篇一律的問題,缺乏特色是文創設計的瓶頸,是影響文創設計發展的重要因素[4]。故宮文創產品設計選取了故宮博物院的文化符號與文化內涵,將其滲透到工藝品中,賦予工藝品以文化的特色,同時又結合了時下最流行的時尚元素,大大刺激了消費者的購買欲[5]。
縱觀當下的故宮文創產品,可以發現,故宮文創產品的元素主要涵蓋了宮廷元素、書畫元素和建筑元素。
2.1.1 宮廷元素
紫禁城給人一種高高在上的、距離民眾生活遙遠的感覺,這種陌生化的心理又使人們催生了了解它、走近它的心理需求。故宮文創產品恰恰符合了人們的這種心理需求,其運用了很多宮廷元素,使故宮文化走向了生活。比如,故宮文創產品“千歲杯”,見圖1,產品設計靈感來源于故宮博物院藏的清朝點翠嵌珠后妃朝冠,以現代的設計手法,巧妙地將朝冠設計為杯蓋。而杯身則有著女子面部的輪廓。該產品將宮廷冠服禮儀與現代生活巧妙結合,使產品既有趣,又具有濃郁的宮廷風。
2.1.2 書畫元素
故宮博物院館藏的許多書法畫作也成為文創產品的設計元素。比如,“千里江山鎮紙”的設計靈感來源于故宮博物院藏《千里江山圖》,磅礴大氣,配色經典高雅,將故宮中的書畫作品展現給大眾,拉近了大眾與文物的距離,見圖2。
2.1.3 建筑元素
除了宮廷元素與書畫元素之外,建筑元素也是故宮文創設計中常用的元素。比如,“我在故宮看脊獸”系列明信片,產品設計靈感來源于故宮的脊獸,在明信片的背面還附帶了故宮脊獸的相關介紹。
2.1.4 吉祥元素
在故宮文創產品的設計中,還會選擇各種吉祥元素,如吉祥文字、吉祥圖案等。比如,故宮的文創產品“九環銀佩絲巾”的設計靈感來自故宮博物院館藏的銀鎖,絲巾選用了銀鎖、祥云等吉祥圖案,寓意了吉祥與美好。
2.2.1 生活用品
故宮文創產品中,有很多都是生活用品[6]。比如,水杯(“千歲杯”“太子杯”“海錯杯”“我佛慈悲馬克杯”等)、雨傘(“胤禛美人雨傘”等)、故宮日歷等,這些生活用品深受大眾的喜愛。
2.2.2 文具產品
在故宮文創產品中,文具產品也占據了較大的比例。比如金榜題名手賬本、紫禁城銅毛筆、千里江山鎮紙等。在2019年,故宮文具在天貓平臺正式首發,共發布了百余款文具產品,包括學生文具、辦公文具、商務文具、禮盒文具和益智類文具。這不僅是傳統文化的現代詮釋,也是中國文化的世界表達。
2.2.3 化妝品
在故宮文創產品中,化妝品占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設計都讓人驚艷。比如“尋香紫禁城系列香水”“牡丹口紅”“鶴禧覺色·故宮彩妝盤”“鶴禧覺色·故宮佛手玉潤養膚氣墊粉底霜”等。
在前文中,分析了故宮文創產品的設計原則以及故宮文創產品的元素和類型。那么,故宮文創產品如此火爆,如此深受受眾的青睞,形成了一個極具辨識度和影響力的文創品牌[7],這能夠為現代文創產品的設計提供哪些啟示呢?筆者認為,啟示有很多,但是最為關鍵的,也是最為急切的,是啟發我們充分運用并把握優秀的傳統文化,實現審美性、文化性與實用性、功能性的統一,豐富創意元素,擴大靈感來源,充分考慮并滿足公眾的需求,打造文創產品獨特的品牌特色。
中華傳統文化歷史悠久,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熠熠生輝。傳統文化不僅是值得傳承和弘揚的經典,也是設計領域永遠的根和給養[8]。立足傳統文化,運用傳統文化,把握傳統文化,能夠為文創產品設計提供更多的創意與靈魂。故宮文創產品充分運用并把握了優秀的傳統文化,在其中蘊含著豐富的宮廷元素、傳統書畫元素、吉祥圖案元素以及傳統建筑元素等,這些都是非常優秀的傳統文化的構成,是符合中華民族的審美習慣的[9]。因此,在文創產品的設計中,應該對傳統文化有一個更深入的認識和了解,要為產品注入傳統文化的精髓,使產品更具文化底蘊。
優秀的文創產品不能僅僅具有審美性、文化性,而忽略了實用性、功能性。只有四者統一,才能算得上是優秀的文創產品[10]。為此,在設計的過程中,應該充分提取傳統文化元素,選擇符合當代人審美的元素,進行提取、簡化、拆解等,使其適應當代人的使用需求,從而更有效地實現優秀文化精神的傳承與文創產品的打造。舉例來說,故宮的荷包口紅以故宮博物院藏品荷包為靈感,設計了瑪瑙紅、寶石紅、珊瑚紅、琥珀橘、豇豆紅、琉璃紫這六種顏色,不同的顏色選用不同的吉祥圖案,象征著“福、祿、壽、喜、財、吉”的美好寓意。而且其包裝設計十分小巧、典雅,古色古香,攜帶便捷,其在設計的過程中,嚴格把控口紅成分,不含孕婦慎用的成分,令消費者可以放心使用。可見,故宮的文創產品兼具審美性、文化性、實用性以及功能性的統一,是非常難能可貴的[11]。
對文創產品來說,最忌諱的就是單一的創意來源,會使受眾產生疲憊感。故宮文創產品的創意元素有很多,比如建筑元素、吉祥元素、書畫元素、宮廷元素等,而且故宮的文創產品種類非常豐富,靈感來源也是非常廣泛的[12]。比如,僅僅就水杯這一種文創產品來說,就有很多不同的創意元素和靈感來源。如,故宮文創福祿壽杯,將蝠、鹿、鶴三種吉祥動物圖案進行全新的設計,飽含傳統文化意蘊,傳遞出“福、祿、壽”的美好寓意。又如,故宮宮廷隨行杯,故宮資深的文創設計師,分別選取了故宮博物院的9款文物、圖案、景色附著在杯身上。此外,還有取材于《海錯圖》的“海錯杯”、取材于同治款黃地粉彩蘭花紋杯的“玉瓷單杯·蝶戀幽蘭”、取材于乾隆御筆“福”字的“乾隆御筆福至杯”、取材于故宮博物院藏的清朝點翠嵌珠后妃朝冠的“千歲杯”……豐富的創意元素,使文創產品更加多元、更加多樣。
在《故宮文創記》中,明確梳理了故宮博物院文化創意產品研發的十項原則,其中第一點就是“以社會公眾需求為導向”,還包括“以服務廣大觀眾為宗旨”。可見,受眾的需求是不得不考慮的重要因素。文創產品的受眾是社會大眾,因此在文創產品的設計過程中,必須要充分考慮受眾群體客觀、實際的需求,尤其是要考慮現代年輕人的需求,要迎合現代年輕人不同的審美趣味和文化需求[13]。比如,前文中提到的“荷包口紅”設計了三種質地、六種顏色,能夠符合絕大多數女性的使用需求。
當前,很多文創產品設計中存在的最大問題就是“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無法找到屬于自己的特色,更無法打造自己獨特的品牌,從而導致很多文創產品無法被人記住。其實,品牌本身就是一種無形的力量,能夠通過品牌打造出自身的核心觀眾群體和核心文創產品開發群體,從而促進文創產品開發本身的發展。因此,對文創產品來說,必須要打造屬于自己獨特的品牌特色。故宮文創就具有很強的獨特性,因為其以藏品研究成果為基礎,文創產品的設計靈感都來自于不同的藏品,這對故宮文創來說是獨一無二的,因此也是很容易形成自身的品牌與口碑的。為此,在文創設計中,一定要尋找到適合自身特色的品牌打造方法。一方面,文創產品在品牌特色打造過程中,要能夠發揮整個行業的作用,通過行業之間的交流、溝通與互動,在更廣的層面上去突出自身特色。另一方面,文創產品的品牌化打造,需要其逐步突出文創產品的界限,通過與地方行業進行融合,構建文創品牌陣營,推動文創產品在更加廣闊的舞臺上進行展示。
故宮博物院有著諸多的館藏文物,涵蓋幾千年的中華文化,蘊含著中華民族的精神與靈魂。而故宮文創產品更是以其豐富的種類、多元的靈感來源、多樣的表現形式,體現著中華傳統文化和傳統精神。故宮文創產品的創作具有文化性和審美性、實用性和功能性,能為廣大受眾提供一場視覺文化的盛宴,也能夠滿足群眾的基本應用需求,因此成為了受眾喜歡、青睞的產品品牌。當然,在故宮文創產品的設計中也會存在著一些問題,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作為現代文創設計者來說,應該借鑒“故宮文創”的成功之處,探索其對現代文創產品設計的啟示,自主探索其蘊含的文化內涵,積極主動地成為文化傳播者,以互動相傳的方式傳承中國傳統文化。實現傳統文化元素創新是現代設計師義不容辭的職責,研發團隊要充分探究市場需求,與社會各機構展開協同合作形式,重點將文化與創意、文化與科技相結合,全面優化文創實踐模式,以更為包容、開放的心態共同推進文創產品設計水平的提升和傳統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1] 李紅超, 王昕宇, 李維鈺. 基于文化元素的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設計研究[J]. 包裝工程, 2022, 43(2): 325- 332. LI Hong-chao, WANG Xin-yu, LI Wei-yu.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of the Palace Museum Based on Cultural Elements[J]. Packaging Engineering, 2022, 43(2): 325-332.
[2] 馬寧. 淺談設計方法論在故宮文創中的應用[J]. 藝術家, 2021(6): 15-16. MA Ning. On the Application of Design Methodology in the Cultural Creation of the Forbidden City[J]. The Artists, 2021(6): 15-16.
[3] 孫愷祈, 范姣, 劉一龍. 價值引領語境下博物館文創產品消費行為研究——基于Z世代故宮文創產品消費意愿的經驗證據[J]. 經營與管理, 2022(2): 34-41. SUN Kai-qi, FAN Jiao, LIU Yi-long. Research on the Consumption Behavior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in Museums in the Context of Value Guidance—Based on the EmpiricalEvidence of Z Generation Forbidden City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Consumption Willingness[J]. Management and Administration, 2022(2): 34-41.
[4] 張冰純. 基于當代設計視角下傳統文化傳承與發展研究——以故宮文創產品為例[J]. 輕紡工業與技術, 2021, 50(12): 93-95. ZHANG Bing-chun. Research on the Inheritance and Development of Traditional Cultur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Contemporary Design—Taking Wenchuang Products in the Forbidden City as an Example[J]. Light and Textile Industry and Technology, 2021, 50(12): 93-95.
[5] 葉曉凡, 鄧宇琦. 文創產品的管理創新研究——以北京故宮文創為例[J]. 現代營銷(經營版), 2021(7): 6-7. YE Xiao-fan, DENG Yu-qi. Research on Management Innovation of Wenchuang Products—Taking Wenchuang in Beijing Forbidden City as an Example[J]. Marketing Management Review, 2021(7): 6-7.
[6] 明政. 故宮博物院文創產品的創意設計策略及啟示[J]. 西部皮革, 2021, 43(16): 124-125. MING Zheng. Creative Design Strategy and Enlightenment of Culturaland Creative Products in the PalaceMuseum[J]. West Leather, 2021, 43(16): 124-125.
[7] 房祥莉. 中國傳統文化在故宮文創設計中的應用研究[J]. 文化產業, 2021(35): 166-168. FANG Xiang-li.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China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Design of the Forbidden City[J]. Culture Industry, 2021(35): 166-168.
[8] 趙曉祎. 故宮文創產品線上運營現狀與發展[J]. 商業文化, 2021(31): 37-38. ZHAO Xiao-yi. Present Situ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Online Operatio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in the Forbidden City[J]. Business Culture, 2021(31): 37-38.
[9] 朱柯霓. 基于日常生活審美化的文創設計——以故宮文創為例[J]. 湖南包裝, 2021, 36(4): 137-140. ZHU Ke-ni. Wenchuang Design Based on Aestheticization of Daily Life—Taking Wenchuang of the Forbidden City as an Example[J]. Hunan Packaging, 2021, 36(4): 137-140.
[10] 楊坤雨. 從“故宮文創”看現代設計的價值影響[J]. 藝術與設計(理論), 2021, 2(2): 26-28. YANG Kun-yu. On the Value Influence of Modern Design from the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y of the Palace Museum"[J]. Art and Design, 2021, 2(2): 26-28.
[11] 劉蓓蓓. 符號學視域下故宮文創產品跨文化傳播力的構建[D]. 保定: 河北大學, 2021. LIU Bei-bei. The Construction of Cross-cultural Communication Power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in the Forbidden City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Semiotics[D]. Baoding: Hebei University, 2021.
[12] 楊杰, 張華杰. 故宮文創包裝設計的東方審美與表達[J]. 設計, 2021, 34(7): 40-42. YANG Jie, ZHANG Hua-jie. Oriental Aesthetics and Expressio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ackaging Design in the Forbidden City[J]. Design, 2021, 34(7): 40-42.
[13] 趙益晗. 國潮背景下“故宮”彩妝系列文創產品的發展與啟示[J]. 今古文創, 2021(7): 64-65. ZHAO Yi-han. Development and Enlighten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of "ForbiddenCity" Makeup Series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National Tide[J]. Jin Gu Creative Literature, 2021(7): 64-65.
Enlightenment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in the Forbidden City" to the Design of Moder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JIANG Ren-feng, WANG Li
(Hebei Academy of Fine Arts, Shijiazhuang 050700, China)
The work aims to enlighten the design of moder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by the design and marketing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in the Forbidden City", so as to enrich the content and form of moder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and improve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of moder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Some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in the Forbidden City" were used as cases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moder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 design. The design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should follow the principles of practicality, innov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focus on the excellent traditional culture and create their own characteristics and brands.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in the Forbidden City; modern cultural and creative products; product design; brand
TB472
A
1001-3563(2023)10-0373-04
10.19554/j.cnki.1001-3563.2023.10.042
2022–12–15
姜仁峰(1985—),男,博士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動漫文創造型設計。
王莉(1985—),女,博士生,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為視覺傳達設計。
責任編輯:馬夢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