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訊 張聰)為促進我國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落實中央一號文件精神,深層次掌握和探討預制菜產業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中國食協營養委員會聯合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中式食品加工與裝備創新團隊”以及“風味與營養專家組”于4 月6—7 日在北京共同組織召開2023 全國預制菜風味與營養健康技術應用研討會。
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學校長孫寶國作了“中國預制菜發展趨勢”的主旨報告,闡述了當前預制菜產業高質量發展的趨勢。他指出,當前預制菜產業發展要保持“積極主動,冷靜思考”的態度,要在營養健康方面下功夫,提升營養健康水平,營養素量化,做到減鹽不減咸味、減油不減香味、減糖不減甜味的水準。
研討會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總顧問陳君石作了“預制菜發展之我見”的主旨演講。陳君石院士指出預制菜產業目前非常“熱”的原因,但他認為,新興產業發展需要過程。預制菜行業發展需要從營養健康方面下功夫,校園和老年人食堂、醫院病房餐廳等都要以營養健康為中心。好吃、營養和健康再加上不同層次的產品和親民的價格,才是預制菜發展的方向。
中食協營養委員會常務副會長杜荷在致辭中表示,預制菜高質量發展的核心是風味與營養,風味是食品工業的靈魂,風味與營養決定了消費者對預制菜的選擇。預制菜發展不可以盲目跟風,市場雖大,但競爭格局也比較殘酷和復雜,一定要把握好進場和發展時機。期待預制菜未來能夠繼承中國傳統菜肴制作工藝,保留食物的原汁原味,讓中國味道、家鄉味道、媽媽的味道、記憶中的味道在傳承創新中經久流傳。
中國農科院農產品加工研究所“中式食品加工與裝備創新中心”首席科學家張春暉研究員以“中國預制菜產業發展的思考”為題,解析了產業發展所面臨的一些急需解決的問題。張春暉表示,要用工業化手段、工業化思維來做預制菜,而工業化轉換的基本要義是如何把“廚師版”轉變為“工業化版”并保持傳統風味。
國家衛健委食品安全標準與監測評估司營養處處長徐嬌、國家市場監管總局食品生產司副處長許曉明、國家食品安全風險評估中心研究員王天竹、部分地方政府等領導出席此次研討會,260 余位行業代表到會,22 位業內專家和企業家發表了演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