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玥姣


3月18日,由中國雕塑學會、湖北美術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和上海美術學院共同主辦的“中國姿態·第六屆中國雕塑展”上海展在中華藝術宮(上海美術館)開展,展覽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圍繞“引領行業發展、滿足時代需求”的總要求,集結國內知名雕塑家近三年內的近百件雕塑精品,用雕塑藝術展現了當下中國人民的美好生活狀態,反映了近年來中國雕塑藝術創作呈現出的新趨勢與新樣貌。在3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藝術司公布的“2022年度全國美術館優秀項目評選”中,“中國姿態·第六屆中國雕塑展”獲得優秀展覽提名項目,這給與“中國姿態”這個展覽品牌注入新的發展動力。
“中國姿態·中國雕塑展”(CHINESE POSE- CHINA SCULPTURE EXHIBITION,簡稱“中國姿態展”)的文化品牌,由中國雕塑學會于2008 年創立,其專業性、學術性和前瞻性,昭示了中國雕塑界以一種全新的姿態投入中國當代文化復興的決心與專業使命。從2008 年起,“中國姿態”首展在廈門、長春、西安、上海、溫州、廣州、北京先后巡展;2011 年第二屆“中國姿態”于溫州、上海巡展;2014 年第三屆“中國姿態”、2016 年第四屆“中國姿態”于山東美術館舉辦;2019年第五屆“中國姿態”于湖北舉辦,并落戶湖北美術館,15 年間,“中國姿態”雕塑展已然成為中國雕塑界最具號召力和影響力的專業展覽之一。正如中國雕塑學會會長、上海美術學院院長曾成鋼指出:“2023年是‘中國姿態走過的第15個年頭。15年彈指一揮間,‘中國姿態早已蝶變為一個有思想、有態度、有水平、有信譽的專業學術品牌,它承載了業界同仁對于中國雕塑的實踐,對于雕塑中國的宣言,對于雕塑之夢的希冀,以及中國氣魄的吶喊。我們用一件件雕塑藝術精品回饋社會,見證了一代代雕塑家的成長,捫心自問,吾輩雕塑家無愧于時代。”2023年2月18日,“中國姿態·第六屆中國雕塑展”開幕式在湖北美術館舉行。展覽由中國雕塑學會、湖北省美術館共同主辦,由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孫振華、湖北美術館館長冀少峰擔任總策展人。此次展覽共收獲投稿近1000 件(組),最終展出全國120 余位作者的117 件(組)作品。作品集中呈現了當下中國雕塑學術研究的五個類型:品物、觀世、寄情、啟智、化古,展示出了中國雕塑發展的新風貌。正如展覽的策展人中國雕塑學會副會長孫振華和湖北美術館館長冀少峰指出:“中國姿態”的意義在于,幾代中國雕塑家在近百年的雕塑創作中,從來都沒有忘記自己的文化根性和雕塑傳統,他們通過吸收優秀傳統文化和造型藝術的資源,通過對傳統的積極轉化和再造,成功地將民族傳統融入到現、當代的雕塑創作中,從而形成了今天中國雕塑搖曳多姿的作品面貌和百花齊放的豐富生態。“中國姿態”的主題就是基于這種背景提出的,它體現了中國雕塑的自信和自尊,正是在“中國姿態”的口號下,中國雕塑越來越清晰地開始呈現自身的系統和特征。歷時六屆的“中國姿態”的展覽,用一個個作品印證了中國雕塑家的主張;用一個個腳印,將中國雕塑的足跡深深地鐫刻在了中國的大地上。回望這六屆的“中國姿態——中國雕塑展”,它們的學術底色和價值取向非常明確,這就是,不忘雕塑服務人民,關懷現實的初心;集中研究、探討中國雕塑的自身問題;通過雕塑創新,體現中國雕塑家的專業態度和專業精神;展現中國雕塑最新的創作成果。只有這樣,“中國姿態”的展覽才能不辜負時代和人民的厚望,才能真正為中華文化的崛起作出雕塑專業的貢獻。
“中國姿態”作為三年一屆的全國性雕塑學術大展,階段性地反映了中國雕塑界的創作成就,通過雕塑作品能看到當代雕塑家們對于本土雕塑生發前景的關心和強烈的文化信心,每一位雕塑家的潛心創作都在推動著中國雕塑的向前發展,用雕塑之美展現生活之姿,用雕塑之美提煉自信之態,用雕塑之美凝鑄華夏之魂,是中國雕塑藝術發展之大趨所向!
(作者系“中國姿態·第六屆中國雕塑展”執行策展人,圖片攝影:張卓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