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墨

本報訊 北宋之理、南宋之情,創造出令人流連的無盡氣象。宋代畫家們既能夠為宇宙造型,又可以為萬物寫照:山水畫的層巒疊嶂中蘊藉著宇宙的廣大與寂靜,花鳥畫的寫真妙趣中更有著自然造物的千般生意、萬種風情。宋人綴風月、弄花草,務求工致妍美又清新靈動。他們用戲藻游魚刻畫水波的柔媚蕩漾,以綠柳春牛抒發江南的田園生趣。他們描繪春日水濱、華服冶游,窮妍極態,彩麗競繁;他們刻畫古木寒林、蒼苔幽徑,寒氣滿紙,天地寂寞。
3月18日,“宋韻今輝”藝術特展在中國美術學院美術館開幕。“湖山攬勝——宋韻江南書畫藝術”作為核心展覽,在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遼寧省博物館、浙江省博物館等多家文博單位的協同助力下,共展出宋元明清傳世書畫37件(組),其中一級文物13件(組),包含兩宋書畫10件(組),系統呈現了宋、元、明、清到近現代江南地區的千年書畫藝術文脈。特展含兩大板塊,“浙水敷文”展現了宋代以來以江南山水人文為主題的書畫作品;“湖山信美”展示了南宋以來以杭州和西湖為中心的歷代書畫精品,承載了湖山勝景豐厚的人文內涵和美學價值。其中,劉松年的《四景山水圖》、夏圭的《煙岫林居》、李唐的《濠梁秋水圖》、馬遠的《探梅圖》等代表性作品一一呈現,這也是南宋四大家書畫首次齊聚杭州。
“湖山攬勝——宋韻江南書畫藝術”特展舉辦同期,中國美術學院還舉辦了“夜山鉤古——黃賓虹的宋畫研究及其傳承”“立最高峰——潘天壽的常變之道”“含英咀華——繪通中西的國美油畫”“典垂百代——兩宋傳習書畫展”等多場外圍展,共同構成“宋韻今輝”藝術特展集群。
中國美術學院院長、黨委副書記高世名在展覽開幕式上表示,“我們在展現畫史上綿亙千年的江南情致的同時,還專門舉辦了黃賓虹、潘天壽先生的作品展,旨在探討20世紀兩位畫史巨擘是如何以各自的方式回應傳統,又別開生面。此外,我們還梳理出新中國以來中國美術學院數代學子的宋代書畫臨摹作業,以及不同時期從中國畫中獲得滋養的其他畫種的作品,呈現出不同時期學院教學中對于經典的追慕研習。作為中國書畫高等教育的開創者,我們的書畫教學尤重名跡之臨摹、正典之研習,其宗旨非為復古,更在開今。我們相信,承繼傳統不是抱殘守缺,而是要發顯出古人之創始精神。接下去,我們還將邀請全國各界專家,開展多種方式的‘讀畫活動,組織‘畫家讀畫‘學者論畫,打造‘一畫一課。這些活動和各展覽板塊次第分明、彼此呼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