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忱:光灰
3月18日至4月25日
福州·春美術館
展覽呈現藝術家沈忱近30件從2004年開始創作的、灰色時期至復色時期的代表性丙烯繪畫作品,全面系統地梳理了他的創作脈絡和歷程。沈忱將中國畫中的筆墨渲染轉化為筆刷落痕的層疊次第,顯示出自21世紀初開始,沈忱逐漸形成的標志性藝術語言。
黃于綱:涼燈二十年
3月25日至4月30日
長沙·美侖美術館
展出藝術家黃于綱在湘西小山村涼燈潛心創作的約125件作品,既有黃于綱在央美求學時的習作,也有為本次展覽專門創作的系列雕塑作品,從而串聯起黃于綱在涼燈創作的20年。通過這些雕塑、繪畫、裝置和影像,黃于綱帶領觀眾走進了神秘而又美麗的湘西。
喬玉川:被褐懷玉 川谷江海
3月25日至4月9日
咸陽·清渭樓美術博物館
展覽共展出一級美術師、陜西省美協顧問喬玉川從2019年到2023年新創作的156幅作品。喬玉川始終堅守中華民族優秀傳統,幾十年探索研究已達藝術的高峰。他的作品畫面營造既有寬闊胸懷帶來的新感悟,又有深邃哲學思想帶來的情感表現,是年輕一代藝術家學習的楷模。
湯國、嚴善錞:天氣·云中象
3月25日至5月4日
蘇州·寒山美術館
展覽呈現兩位藝術家近40年創作的繪畫、裝置、影像等作品150余件。作品根植于江南文化的土壤,將當代藝術文化的語境和傳統文化的底蘊相結合,以新的文化視野詮釋東方藝術氣質,時刻關注藝術當下的同時,不斷回眸歷史時刻,尋找蘇州城市氣質與文人傳統的中國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