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明林



摘 要: RCEP的簽署與生效,首次確定了中日兩國基于自貿協定下的新型經貿關系。RCEP高水平的區域經貿條款將給中日這兩個東亞大國在投資、貿易、人員交流等領域的合作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 四川省作為我國西部重鎮、歐亞交通樞紐要塞、人口大省、服務業大省及電子信息產業的新興省,應抓住這一歷史機遇,加強與日本在雙向貿易投資、第三方市場深耕、數字經濟融合、服務業開放乃至人員文化交流等領域的進一步合作。同時,四川省也應密切關注RCEP的實施可能導致川日在部分產業上形成新的競爭關系,以及日本加大對ASEAN 10的投資可能導致四川省部分勞動密集型產業外流等各種挑戰,未雨綢繆,及時應對,爭取利益最大化。
關鍵詞: RCEP;川日合作;機遇;挑戰
中圖分類號: ?F744 ???文獻標識碼: A ???文章編號:
1672-1101(2023)03-0021-09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of Deepening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Sichuan and Japa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RCEP
HUANG Mingli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Fujian Polytechnic Normal University, Fuqing, Fujian ?350300,China)
Abstract: ?The signing and coming into effect of RCEP Agreement has determined a new type of sino-Japanese economic and trade relations based on the free trade agreement for the first time. The RCEP's high-level regional economic and trade provisions will bring new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to China and Japan, two major East Asian countries, in the fields of investment, trade and personnel exchanges. Sichuan Province, as an important town in Western China, a transportation hub in Europe and Asia, a province with a large population, a province with a large service industry and an emerging province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industry, should seize this historical opportunity and strengthen the further cooperation with Japan in the fields of two-way trade and investment, the deep cultivation of the third-party market, the integration of digital economy, the opening of service industry, and even personnel and cultural exchanges. At the same time, Sichuan Province should pay close attention to the challenges that the implementation of RCEP may lead to new competition between Sichuan and Japan in some industries, and that Japan′s increased investment in ASEAN 10 May lead to the outflow of some labor-intensive industries in Sichuan Province, so as to take precautions and respond promptly to maximize the benefits.
Key words: RCEP; cooperation between Sichuan and Japan; opportunities; challenges
歷時8年31輪技術談判的《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以下簡稱RCEP)于2020年11月15日簽署,這標志著包括中日韓、ASEAN 10國、澳大利亞及新西蘭在內占全球約三分之一經濟體量和人口規模的世界最大自貿區的誕生,其形成的一體化大市場將為中日經貿合作開辟更廣闊的空間[1]。21世紀以來,在中日韓與東盟國家的投資貿易一體化進程中,形成了以中國、東盟為生產加工中心,日本、韓國為中間品供給中心的東亞生產網絡,顯示出了特征鮮明的“四極體制”[2],其中,中日兩國的經貿合作更是主導東亞生產網絡構建的關鍵。RCEP的實施,有望進一步消除區域內的投資與貿易障礙,促進市場進一步暢通,實現區域供應鏈上主要國家的更緊密結合。因此,以RCEP為契機,探討中日兩國之間的進一步深化合作很有必要。由于國與國之間的經貿合作最終需要落實到具體省份、行業,乃至具體企業或人群中去,因此,在探討RCEP下中日合作的基礎上,進一步將研究細化到省級同樣重要。四川省作為我國西部重鎮,人口大省、服務業大省及電子信息產業的新興省份,目前正處于“開放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歷史窗口期,與日本在產業結構、投資、貿易上既有互補性也有競爭性,在加強中日區域內國際合作的大趨勢下,探討四川省如何迎接機遇、化解挑戰,加強與日本的合作具有現實意義。
一、RCEP的概要與中日合作趨勢分析
(一)RCEP的概要
2012年,為優化整合東盟10國與中、日、韓、印度、澳大利亞、新西蘭等6國已簽署的各種自貿協定,改變規則過多、操作易亂的現狀,同時也為了應對當時美國主導的TPP構想所帶來的不確定性,東盟國家發起了構建RCEP自貿區的倡議。實際上,RCEP構想是在融合我國提出的EAFTA(East Asia Free Trade Area)構想即ASEAN+3的FTA建議,以及日本提出的CEPEA(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 in East Asia)構想即ASEAN+6的EPA建議基礎上提出的,可見,中日兩國都曾迫切希望提升東亞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經過8年的漫長談判與交涉,中日韓等15國(2019年,印度退出了談判)于2020年11月15日正式簽署了RCEP協定,并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生效。RCEP的簽署是近20年來東亞經濟一體化建設中的最重要成果[3]。
由于構建RCEP的初衷在于推進東亞區域更高水平的經貿合作,疊加競爭目的,2018年CPTPP之后,RCEP經貿條款的起點和標準都作了較高設置。RCEP文本中不僅涉及貨物、服務、投資、人員的自由流動,同時還納入了知識產權、電子商務、政府采購、競爭等新興話題。另外,考慮到區域內不同國家的發展水平相差較大,RCEP還給出了針對最不發達國家的靈活性條款。整體來看,RCEP具有全面性、先進性、包容性和互惠性等四大特征[4],具體體現為8個方面:1.實現了與WTO協定的整合和兼容;2.與現存的ASEAN+的FTA模式相比較,具有更大優勢和更好前景;3.有利于提高區域內貿易與投資的便利化及透明化;4.充分考慮了各加盟國的實際發展水平和發展所處的階段;5.保留了各加盟國之間的現存FTA;6.設置了針對其他國家后續加盟的開放性條款,以期進一步壯大RCEP的區域范圍;7.關注對發展中國家的技術協助與能力開發;8.實現貨物貿易、服務貿易、投資及其他領域條款的同時實施。
RCEP由序言、20個章節(如表1所示)、4個市場準入承諾表附件(包括關稅承諾表、服務具體承諾表、投資保留及不符措施承諾表、自然人臨時流動具體承諾表)組成。RCEP文本中的20個章節及相關附件可主要歸納為以下4個方面的內容。
1.削減貨物貿易中關稅壁壘與非關稅貿易壁壘的條款。針對貨物貿易,成員國各自提出了關稅承諾表,目標是10年內對超過90%的貨物實施零關稅率以削減關稅壁壘;通過落實原產地累積原則、貿易便利化條款、衛生檢疫標準、技術法規和合格評定程序等措施來打破非關稅貿易壁壘。
2.服務貿易條款。通過市場準入、最惠國待遇和國民待遇等條款,減少跨境服務貿易的限制與歧視,提高區域內服務貿易的便利化水平。
3.投資及自然人臨時移動條款。投資條款主要體現為對區域內的各種版本的“ASEAN+1”FTA進行整合升級,強調了投資的自由化和便利化,并加強對投資的保護。自然人臨時移動條款規定了各國對自然人臨時入境的承諾,并要求區域內各國提高人員流動政策的透明度。
4. 其他國際經貿規則條款。除上述內容外,RCEP還就知識產權、電子商務、中小企業、經濟技術合作、競爭等課題制定了較高標準的國際經貿規則。
(二)中日合作趨勢分析
RCEP協定是我國和日本通過EPA形式達成的首個自由貿易協定,隨著2022年1月1日協定的生效實施,中日兩國有望在以下幾個領域實現進一步的合作。
1.貨物貿易方面。日本亞洲經濟研究所的主任研究員早川和伸認為,通過RCEP的締結,日本與中國之間初次實現了自由貿易,在RCEP的特惠關稅約定基礎上,中日之間創造出更大的貿易效果指日可待[5]。根據兩國的關稅承諾,我國從日本進口貨物的零關稅比重將由目前的8.4%馬上提高到25%,到協定生效后的第11年零關稅覆蓋率將達到70%,第16年將達到80%,第21年最終實現86%的零關稅率目標。而日本則承諾對我國工業制品的零關稅比重由目前的47%最終提高到98%,農業產品的零關稅比重也將最終提高到56%。另外,RCEP中針對區域原產地累積原則、貨物通關、動植物檢疫等出臺的一系列便利化條款,有望進一步促進中日兩國的貨物貿易。
2.共筑生產網絡及第三方市場的合作方面。基于區域內15國已經在RCEP的統一自貿規則下形成了巨大的供應鏈,貿易關稅下調,區域原產地累積原則的適用、投資自由化的深入為中日兩國共同構筑高效率的東亞生產網絡提供了堅實的基礎。日本擁有雄厚的資本和居于供應鏈上游的部分核心技術,中國不但擁有較充足的資本,還擁有著世界上門類最齊全的工業體系,兩國企業可以在RCEP下充分調動區域內資源,共同尋找最優的分工體系,實現區域內生產資源的最佳配置,共同構筑高效的東亞生產網絡。 另外,RCEP統一的經貿規則及貨物通關便利化、投資預期透明化、電子商務的電子認證、對最不發達締約國家提供能力建設與技術援助、提高公民意識等200多項“軟性義務”將優化中日在第三方市場合作的營商環境[6],有助于促進中日兩國在第三方市場上的進一步合作。
3.服務貿易及人員交流方面。針對服務貿易,15個成員國都作出了高于“ASEAN+1”協定的開放承諾,最終目標是實現區域內投資市場準入的全面負面清單化管理。我國目前對服務業領域的市場準入仍采用正面清單管理模式,但承諾在RCEP生效后的6年內轉變為負面清單管理模式。負面清單模式意味著“法無禁止皆可為”,實施后有利于引進外商投資[7],我國服務業領域市場準入向負面清單管理模式轉變,有望進一步吸引服務業日企進駐我國。根據服務具體承諾表的承諾,我國將提高日本所重點關注的證券金融服務業、老齡人口服務業以及房地產服務業的承諾水平,并廢除人壽保險及證券服務中外資出資比率的限制條款;日本則向我國所重點關注的房地產、金融、運輸等服務部門作出了更高水平的開放承諾。可以預見,中日兩國在證券服務、金融服務、養老與護理服務、數字服務等高端服務業上將迎來更大的合作空間。RCEP的第9章對區域內的自然人流動作出了更高承諾,與以往協定相比,RCEP不僅對服務提供者的跨境流動作出了較高承諾,還將這種承諾范圍擴大到投資者、隨行配偶及家屬等所有可能發生跨境流動的自然人類別上,實現了比現有區域內其他FTA或EPA更高的承諾水平。由于自然人流動是RCEP從商品流通共同市場發展到要素流通共同市場的一個重要條件,隨著貿易、投資合作的深入,中日兩國之間的人員交流預計將更密切。
4.跨境電子商務及數字經濟方面。RCEP第12章強調對電子商務用戶個人信息、在線消費者權益的保護,并要求各國維持不對締約國征收電子交易關稅的現行作法。據此,與中國簽訂不征收電子交易稅的RCEP國家將從目前的3個增加到14個,其中包括日本。RCEP高水平的電子商務條款及優惠的稅收條件,有望進一步促進中日跨境電子商務的繁榮。根據日本經濟產業省2020年度《電子商務市場調查報告》顯示,2020年度日本與中國的電子商務交易額再創新高,其中出口額為19 499億日元,增長了17.8%;進口額為340億日元,增長了8.9%。隨著2020年日本電商市場電商滲透率創歷史新高,電商市場首次出現雙位數增長,中日間跨境電商進出口必將成為新的增長點[8]。另外,在RCEP框架下,數字經濟是深化中日經貿合作的重要領域,且對其他領域具有極強的引領和帶動作用[9],中國的5G技術領先于日本,而日本在部分通信技術上存在優勢,兩國在數字經濟領域具有互補性,存在廣闊的合作空間。
二、RCEP下川日合作的機遇與挑戰
在中日進一步加強合作的大趨勢下,作為西部重鎮的四川省應積極尋找RCEP下的各種可能機遇,在深入分析川日貿易投資現狀的基礎上,結合自身的產業優勢及省情,及時找準角色定位和融入路徑,積極探索加強與日本進一步合作的模式。同時,也應該充分關注在合作過程中可能出現的各種新挑戰,并及時應對。
(一)川日貨物貿易方面
近年來,日本一直穩居四川省第五大貿易伙伴,2021年四川省與日本的貨物貿易總額為72億美元,其中出口額為30億美元,占中國對日本出口總額的1.8%;進口額為42億美元,占中國向日本進口總額的2.04%。RCEP生效后,隨著高水平經貿條款的適用,中日之間貿易關稅下調,RCEP區域內投資、貿易自由化程度提高,今后川日貨物貿易的形勢可能發生變化,并最終影響四川省的產業布局。以下以2021年川日貨物貿易的貿易額、貿易結構等為基礎,結合關稅變化趨勢,分別對出口和進口情況進行分析。
1.出口分析。2021年四川省出口日本貨物的主要構成情況如表2所示。
(1) 從表2可見,四川省出口日本貨物中的最大類別為HS84類產品, 其2021年的出口額為20.44億美元,占四川省對日出口總額的67.45%,其中,便攜式自動數據處理設備(HS84713090)和平板電腦(HS84713010)兩項的合計額就達到了19.8億美元。可見,出口日本的該類貨物主要以電腦等數據處理設備為主。對于電腦等數據處理設備,日本在RCEP簽署之前就已經對相關國家實施零關稅了 文中所有日本對RCEP國家的關稅現狀及未來關稅安排均來自日本外務省網站公布的關稅承諾表(https://www.mofa.go.jp/mofaj/files/100129081.pdf)。 ,故筆者認為除投資因素外, 其他因素不會對四川省的該類貨物出口產生大的影響。四川省出口日本貨物中的第二大類別為HS85類產品,2021年對日出口額為4億美元,占四川省出口總額的13.22%, 其中大部分為小家電產品和其他電器產品。目前,日本對此類貨物征收的平均關稅為 0.1%,雖然隨著RCEP的生效,關稅會進一步降低至零關稅,但由于空間已經很小了,所以,對四川省的生產商和出口商來說影響很小。
RCEP下,日本關稅承諾中對四川省影響較大的貨物主要包括:化學制品、皮革鞋類制品、纖維制品和農產品等。對這幾類貨物,日本將分階段進行關稅下調,而且對RCEP的不同國家實施差別化管理,部分關稅下調計劃如表3所示。
(2)四川省向日本出口的化學制品(含塑料制品)中,除檸檬酸類、谷氨酸鈉類等個別貨物不屬于關稅下調范圍之外,大部分貨物的關稅將在RCEP協定生效之后立即撤銷,或在第11年撤銷(見表3)。這對四川省的生產企業和出口商來說,機遇與挑戰并存。一方面,日本關稅的撤銷可以降低貿易成本,增加相關化學制品的競爭力,有望進一步擴大對日出口;另一方面,根據日本的國別差異化關稅承諾,其對ASEAN及澳、新等國化學制品關稅的撤銷時間更早,范圍更廣。如,針對檸檬酸類貨物,日本雖然不對我國削減關稅,但對ASEAN國家及澳、新等國則分階段下調關稅,這可能導致四川省的部分化工企業將面對來自ASEAN等國的競爭挑戰,四川省需及時調整相關化工產業布局,加強化工企業的競爭力或重新進行市場定位,以保持優勢。
(3)隨著RCEP的生效,我國向日本出口的服裝、鞋帽、皮革制品等貨物的關稅率將由目前的9%~10%分階段下調,并在第11年、第16年和第21年分別達成零關稅;另外,向日本出口的部分家具、寢具、玩具也將由調整前的3.8%、3.9%等關稅率逐年下調,并在第16年達到零關稅(見表3),這對四川省的勞動密集型產業來說既是機遇也是挑戰。一方面,日本關稅的下調可以降低貿易成本,加大相關企業對日本出口的積極性。同時,基于RCEP的原產地累積原則,還可以促進四川省的勞動密集型企業與東南亞低勞動成本國家的生產網絡整合,提高產品的競爭力。另一方面,在相當部分的消費品貨物上,ASEAN國家特別是越南、柬埔寨、緬甸等國憑借其較低的人工成本已經成為四川省相關行業的競爭對手了。RCEP生效后,在大部分的服裝、鞋帽、寢具等產品上,日本將優先對ASEAN國家撤銷或下調關稅,特別是對服裝類產品、羽絨被等寢具產品更是馬上實施零關稅,而對我國的同類產品則需在第16年才開始撤銷關稅,這可能導致四川省出口日本的該類貨物市場份額被ASEAN國家分割,或者導致四川省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進一步向東南亞國家轉移,使得四川省的相關產業受挫。據此,四川省應該重新審視其在RCEP域內供應鏈的地位,通過市場重新定位、進一步優化營商環境、提高勞動生產率等有力措施進行積極應對,減少受沖擊程度。
(4)四川省向日本出口的農產品的份額很小,2021年的出口額僅為0.37億美元,占中國向日本出口農產品總額的0.4%,其中一個重要的原因在于日本出于對本國農業的保護,對我國出口的農產品征收高額關稅。但RCEP生效后,除谷物、麥類、牛肉、豬肉、乳制品等重要農產品外,日本對我國的農產品將分階段下調進口關稅,最終實現農產品56%的零關稅率。如,日本進口我國獼猴桃的現行關稅為6.4%,RCEP生效后將逐年下調,最終在第11年達到零關稅。四川省土地肥沃、物產豐厚,被稱為“天府之國”,在獼猴桃等特色水果栽培、蔬菜種植及蔬菜加工、食用菌類培植、水產品養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優勢,應該借此機遇提早布局,擴大對日本的農產品出口。
2.進口分析。2021年四川省從日本進口的貨物主要構成如表4所示。
(1)根據海關2021年的進口統計數據顯示,四川省從日本進口的貨物,主要是以汽車發動機、內燃機及其他汽車零部件為主的HS84類貨物和以電子材料、電氣設備零部件為主的HS85類貨物,2021年這兩類貨物的進口合計額為27.38億美元,占四川省對日總進口額的65.21%。根據我國對日本的關稅承諾,協定生效后,HS84類貨物中的機器、機械器具及零件等,將在目前50.4%零關稅率的基礎上,分階段再削減35.9%商品品目的關稅;HS85類貨物將在目前70.2%零關稅率的基礎上,繼續削減26.3%商品品目的關稅。 這對四川省的日資企業和其他進口商來說將是一種機遇,因為從2021年四川省對日進口數據明細來看,其中相當一部分的HS84類和HS85類的貨物為四川一汽豐田、出光電子材料(中國)有限公司等在川日資企業的中間產品進口,中國關稅的下調將降低這些日企的運營成本,有利于穩定日資企業在川經營。
(2) 2021年,四川省從日本進口HS28章-HS40章的化學制品(含塑料制品),進口額約為4.2億美元, 占當年度四川省對日進口總額的10.12%,從明細上看,主要為HS39章的塑料及其制品,以及HS37章的影相用品。RCEP生效后,我國將對目前全范圍征收關稅的化學制品實施分階段的關稅下調,將覆蓋85.9%的塑料制品和51.6%的其他化學制品。在HS39章的塑料制品上,四川省與日本存在競爭關系,下調關稅對四川省的進口商有利,但對四川省的生產企業及出口商來說,將面臨競爭加劇的挑戰。從進口的HS37章貨物明細來看,主要是基于近年來四川省文化創意產業蓬勃發展的需要,進口關稅的下調,將有利于四川省文化創意產業的進一步發展。
(3)2021年,四川省從日本進口的鋼鐵(HS72章)和精密儀器設備(HS90章)等貨物的進口額約為5億美元,占當年度四川省進口日本貨物總額的約12%,這些貨物大都為四川省自己無法生產的特種鋼和精密醫療設備、光學儀器等。按照我國對日本的關稅承諾,部分合成鋼將立即撤銷現行3%的平均關稅;對幾乎所有的熱延鋼板將分階段撤銷現行3%~6%的進口關稅;對光學零件等貨物將分階段撤銷現行5%~10%的關稅,這將有利于四川省的相關進口商和下游產業進一步降低成本、提高產品競爭力。
(4)2021年,四川省從日本進口的HS87章的車輛及其零件、附件等貨物的進口額約為4億美元,占進口總額的10%左右。按照我國的關稅承諾,RCEP生效后將對65%的日本汽車零配件立即實施零關稅,這對四川省的汽車維修行業來說是機遇,對承保車損險的保險公司來說也是利好。針對日系車的整車進口,我國將對排氣量在2.5L以上及4.0L以下的車輛,從第1年到第21年分階段下調關稅,最終實現由目前的25%關稅下調為15%;2.5L以下及4.0L以上的日系車輛則維持關稅稅率不變。 這種關稅安排充分考慮了日系車在我國的消費情況,對四川省的汽車整車進口商將形成一定的利好,可是對本土汽車制造商,卻會產生部分負面影響, 但影響僅限于排氣量在2.5L以上及4.0L以下的日系整車進口。
(二)川日服務貿易方面
中國服務外包研究中心副研究員鄭偉認為,RCEP通過納入市場準入條款、行政程序和措施非歧視條款、透明度條款等,取消金融服務、電信服務、專業服務、自然人移動等領域影響服務貿易的部分限制和歧視措施,為我國加強與域內國家服務貿易往來提供了難得的發展機遇和發展空間[10]。四川省高度重視服務業的發展,“十三五”期間服務業增加值超過2萬億元,居全國第8位,預計2022年服務業增加值將達到3萬億元。四川省在商業貿易、現代物流、金融服務、文化旅游等四大支柱服務業上具有較大的優勢,發展態勢良好;同時,還在大力發展科技信息服務、商務會展服務、人力資源服務、川派餐飲服務、醫療康養服務、家庭社區服務等六大成長型服務業
“4+6”現代服務業體系[EB/OL].https://www.sc.gov.cn/10462/10778/10876/2021/9/29/ee96a9cd6a304214b6d5c767f96244f8.shtml. ?。川日在服務貿易上具有較強的互補性,隨著RCEP的實施,川日之間有望進一步加強下列服務貿易合作。
1.現代物流、金融服務方面。隨著RCEP的生效,西北、西南省份與日本、韓國及東盟國家的貨物貿易預計進一步增長。四川省處于我國西部省份與日本、韓國及東盟RCEP國家聯通的重要交通樞紐上,向東可以通過鐵路運輸、長江水路運輸與日本、韓國實現貨物往來,向南可以通過鐵路運輸、公路運輸與東盟國家實現貨物往來。所以,與此相關的倉儲、運輸服務將迎來新的機遇,同時與貨物貿易相關的金融結算、保險、融資等服務貿易也有望迎來一波新的增長。
2.醫療康養和人力資源服務方面。日本的人口老齡化及勞動力短缺的問題日趨嚴峻,在農業、醫護、家政等方面需要大量的外國勞動力補充本國勞動力市場。隨著RCEP服務貿易條款和自然人流動條款的生效,近年來日本實施外國勞動者特種技能簽證制度,這些都有望為人口大省的四川省在醫療康養和人力資源服務等領域帶來新的機遇。
3.餐飲服務方面。一直以來,四川料理在日本很受歡迎,隨著RECP下貿易投資合作的深入,中日之間的人員往來將更加頻繁,這有望促進川派餐飲服務業的進一步繁榮發展。
然而,機遇之下挑戰同樣存在。隨著我國近年對日本放寬老齡人口服務業的市場準入門檻,已經有日本的養老機構進駐成都,四川的本土相關服務業將面臨著競爭加劇的挑戰。這需要四川省結合實際情況,對本省的服務業市場進行科學細分,在細分市場上尋找本土服務業的優勢并做優做強。
(三)雙邊投資及第三方市場合作方面
日本是四川省的第三大外資來源國,截至2020年10月,四川省共有日資企業472家,投資范圍涵蓋光電子器件制造、電子專用材料、汽車、化學、金融服務等,其中不乏如日本住友化學株式會社、豐田汽車、三菱化學、出光這樣的知名企業。近年來,四川省政府高度重視對日本的招商引資,連續舉辦了10多場“云上線下”跨境招商專題對接活動。2020年10月29日,四川省經濟合作局與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成都代表處還聯合承辦了“四川-知名日資企業座談會”,旭化成、太陽膜結構、日產等30多家知名日資企業參加了座談會,日本企業投資四川省的意愿明顯看漲。RCEP第10章的實施,有望進一步活躍域內的雙向投資意愿,四川省應該積極搶抓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建設、“一帶一路”建設、新時代“西部大開發”的戰略機遇,深化與日本的合作,推動更多日資企業來川投資布局。
另外,四川省處于陸上絲綢之路和海上絲綢之路的交匯地帶,南向東盟,西向歐洲,在RCEP域內貿易自由化、投資自由化進程不斷深化的背景下,川日雙方在加強投資合作、共同深耕第三方市場上將迎來新機遇。正如四川省國際經濟貿易研究所曹雙雙所指出的,四川省應加大與日韓、東盟在加工組裝環節的投資互動,通過融合日韓技術、東盟廉價勞動力、澳大利亞和新西蘭自然資源以及新加坡港口貿易等優勢,實現生產布局調整,擴大產業鏈中間品生產規模[11]。
與此同時,四川省也應充分認識到,由于中日兩國都對RCEP域內的不同國家采取了分階段的不同關稅承諾,所以在川日深化投資合作的過程中,四川省的現有產業布局可能會受到沖擊,部分行業可能面臨空心化威脅。這需要四川省未雨綢繆,結合本省的產業規劃與定位,盡早進行相應的產業布局調整。
(四)川日跨境電子商務與數字經濟合作方面
近年來,作為四川第一大支柱產業的電子信息產業發展迅速,帶動了電子商務與數字經濟的高速發展。2020年日本電子商務首次實現了兩位數的增長。隨著RCEP的生效,中日之間將廢除電子交易關稅,這對川日之間的電子商務往來將是極大的利好,日本的藥妝、健康食品、家用小電器等產品很受四川省特別是成都年輕人的喜愛,而四川料理又非常受日本人的喜愛,與其相關的麻婆豆腐調味包、火鍋底料、中江掛面、真空包裝的口水雞等產品在日本都屬于人氣產品。隨著RCEP電子商務便利化條款的實施,川日之間的電子商務合作有望進一步加強。
在數字經濟方面,《四川省“十四五”數字經濟規劃》指出,到2025年,四川省數字經濟總量將超過3萬億元,占GDP比重將達到43%。依托本省電子信息產業的發展優勢,四川省將重點關注“芯屏存端軟智網”數字經濟核心產業,在加快培育超高清視頻、大數據、區塊鏈等新興產業、打造具有國際國內競爭力的數字產業集群等方面還分別作了專項規劃 四川省“十四五”數字經濟規劃[EB/OL].http://sc.cnr.cn/scpd/yw201/20211123/t20211123_525668398.shtml. 。日本政府同樣重視數字經濟的發展。2020年9月,日本政府設置了“數字廳”,把發展數字經濟提高到了國家戰略層面。四川省在軟件開發、數據存儲等方面具有較大的優勢,日本在人工智能、物聯網技術等方面較為先進,雙方在借助數字技術推動數字政府建設、醫療智能化、物流現代化等方面有著共同目標,存在合作基礎。隨著RCEP服務貿易便利化和投資自由化的進一步深入,以數字技術為推手的川日數字經濟合作將迎來新的機遇。同時,我們也應看到,由于數字技術的應用將改變眾多行業的運營模式和發展速度,在一些競爭性產業上,川日都將面臨著因數字技術的應用而導致競爭加劇的挑戰。據此,四川省應該結合本省數字技術的發展優勢,在有利產業上加大運用力度以提高相關產業的競爭力,在不利產業上則調整產業布局,進行相應的轉型發展。
(五)川日人員文化交流方面
眾所周知,日本的動漫風行世界,而四川省特別是成都的動漫、文創產業正處于高速發展階段,其產業化水平在全國首屈一指。四川省與日本在以動漫、文創為題材的文化交流上有著非常廣闊的合作空間。2020年10月29日,在“四川-知名日資企業座談會”上,日本貿易振興機構(JETRO)成都代表處首席代表田中一城表示,當前日本與四川的經濟交流已經逐步拓寬到健康醫療、養老、動漫、文創等產業。特別是文創產業,很多日企對成都文創產業的關注度很高。同時,他還認為,文創不只是單純的產品交易,還要加強兩國青少年以及文化人員的交流 日本與四川經濟合作現新形態 投資領域多元化[EB/OL].http://japan.peopledaily.com.cn/n1/2020/1030/c35421-31912090.html. 。RCEP的投資及自然人臨時移動條款,提高了投資的可預見性,促進了人員流動政策的透明度,這將給川日之間在人員往來、文化交流上帶來便利與機遇。加強川日的文化交流,不僅可以為四川省的文創產業帶來資金、人才、創意,還可以加深中日兩國青少年間的相互了解,促進中日友好。需要注意的是,在動漫、文創產業合作及川日人員、文化交流過程中,要確保遵循RCEP第11章有關知識產權保護的相關條款,避免出現知識產權糾紛。同時,由于中日兩國的政治體制、核心價值觀存在較大差異,還需做好文化交流中的價值觀預期管理工作。
三、結語
RCEP的簽署、實施將給中日兩國在貿易、投資、經濟合作上帶來新的機遇與挑戰。 而兩國在經貿等方面的合作歸根結底需要落實到具體省份,四川省作為我國西部龍頭省份、歐亞交通樞紐要塞,應該抓住這一機遇, 加強與日本在貿易、投資、文化以及第三方市場等方面的合作。同時,在合作過程中,也需關注各種可能的挑戰并作好以下應對:1.因貿易、投資合作及數字化進程加速可能導致部分產業競爭加劇及空心化現象,所以,應未雨綢繆,在相關產業政策及產業布局上保持前瞻性,實施必要的產業整合或重新定位市場,優化營商環境,提高勞動生產率;2.擴大服務貿易合作可能導致本土服務業面臨競爭,加劇挑戰,這需要結合實際情況,對本省的服務業市場進行科學細分,在細分市場上尋找本土服務業的優勢,并做優做強;3.文創產業合作及人員文化交流中可能面臨知識產權糾紛、價值觀沖突的各種挑戰,這需要基于RCEP第11章,加強對本省企業及個人的知識產權普法教育,同時做好價值觀預期管理工作。
參考文獻:
[1] ?張季風.RCEP 生效后的中日經貿關系:機遇、挑戰與趨勢[J].東北亞論壇,2021(4):69-81.
[2] ?張玉來.全球價值鏈重塑與東亞:中日合作的空間與潛力[J].日本學刊,2020(A1):99-103.
[3] ?増川智咲.アジアにとってRCEPは何を意味するか:日本に期待されているのは、TPP の水準とRCEPによる地域底上げ[R].東京:大和總研,2020.
[4] ?施錦芳,李博文.基于RCEP 推動中日經貿合作的新思考[J].現代日本經濟,2021(3):13-22.
[5] ??早川和伸.RCEPの貿易創出効果:原産地規則の観點から[J].アジ研ポリシー·ブリーフ, 2021(2):141.
[6] ?劉文.RCEP 框架下的中日韓產業合作[J].亞太安全與海洋研究,2021(3):102-103.
[7] ??丁浩員,夏蓀瑤.抓住RCEP契機,助力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建設[J].中國發展, 2021,21(S1):58-61.
[8] ?鄭春芳,肖旭.RCEP 的簽署對中國跨境電商發展的六大影響[J].經濟研究參考,2021(11):116-126.
[9] ?王厚雙,孟靄禾,劉文娜.RCEP框架下創建中日韓綜合合作示范區研究[J].亞太經濟,2022(1):12-18.
[10] ?鄭偉.RCEP為域內國家揚起深化服貿往來風帆[EB/OL].http://fta.mofcom.gov.cn/article/fzdongtai/202201/47003_1.html.
[11] ?曹雙雙. RCEP背景下四川經濟發展的機遇和挑戰分析[J].知識經濟,2021(20):7-8.
[責任編輯:范 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