凌麗君

十二生肖講的是與人出生年份相配的十二種動物。今年是兔年,所以我們先來說說兔這個生肖吧。
兔子在生肖中排行第四。說起兔子,我們的第一反應是它白白的絨毛、紅紅的眼睛以及兩只豎起的耳朵,正像兒歌中唱的那樣:“小白兔白又白,兩只耳朵豎起來,愛吃蘿卜和青菜,蹦蹦跳跳真可愛。”
除了長得嬌小可愛外,在中國人的認知中,兔子還有跑得快的特點。所以,民間就有很多與兔子跑步相關的故事。比如故事“龜兔賽跑”中,兔子代表快跑能手,結果卻輸給了慢騰騰的烏龜。又如“守株待兔”,講的是一個農夫偶然看到一只兔子快速奔跑,結果一頭撞到樹根上死了。之后農夫便天天蹲守在那里,期待能再次撿到兔子。兔子要是跑得不快,估計撞到樹根也不至于扭斷了脖子。
在中國古代神話傳說中,月亮上有一只兔子,陪伴著嫦娥。人們稱它為玉兔,因為它渾身潔白,猶如白玉般。在很多古典詩詞中,都記載著這只居住在月宮中的兔子。比如唐代大詩人李白的《古朗月行》:“小時不識月,呼作白玉盤。又疑瑤臺鏡,飛在青云端。仙人垂兩足,桂樹何團團。白兔搗藥成,問言與誰餐?”詩人說自己小時候不認識月亮,只知道它晶瑩明亮、渾圓美麗,所以把它叫作白玉盤。又懷疑它是瑤臺仙人用的梳妝鏡,飛到了青色的層云之間。傳說月宮中的仙人垂下雙腳時,月中的桂樹就長大了,看上去像圓圓的一團。白兔在月宮中搗著仙藥,不知是搗給誰吃的?
詩人一連串的疑惑,都體現了古人對月亮豐富的想象,那里住著仙女、玉兔,還有一棵高高的桂花樹。傳說玉兔拿著玉杵搗藥,制成的藥丸可以讓人長生不老,也可以祛除百病。
在北京,有個叫“兔兒爺”的傳統手工藝品。一般用黃泥做胎,中間是空心的,晾干后涂上白粉,再晾干后用顏料著色。盔甲用金粉,總體顏色非常鮮艷,所以民間有句俗話“金甲紅,花兔兒爺”。傳說它的由來就與天上的玉兔相關。有一年北京地區發生了瘟疫,很多人死去,嫦娥仙子看到人間如此悲慘的景象,心中不忍,便讓玉兔帶上仙藥去救治地上的人們。后來果然藥到病除,人們為了感謝玉兔,便用泥土塑造了鮮艷的兔兒爺的形象,每到中秋月圓之夜,把它供奉出來。兔兒爺后來也慢慢成為孩子們手中的玩具,一直流傳至今。正所謂天上有玉兔,人間有兔兒爺。
兔子在外國文化中,一般也代表著善良、聰明。有一位英國女作家便塑造了一只名叫“彼得”的兔子,這就是享譽全球的繪本故事《彼得兔》的主人公。如果你還不了解,不妨找來讀一讀。
(北京師范大學民俗典籍文字研究中心中國文字整理與規范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