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涵贅
星期六的早上,我像往常一樣在家休息。
媽媽問我:“你想吃什么呀?媽媽去菜場買食材給你做!”
我的腦海里飛快地浮現出了很多道美食。我剛要說出口,就聽到樓下喇叭響了:“由于疫情原因,小區封閉48小時,請居民們自行在家隔離。”我跑到窗口,看見小區門口來了—群“大白”。小區被封了,出不去了。
“糟了糟了!”媽媽早就養成了囤菜的習慣,可偏偏這周掉以輕心了。這下媽媽著急了,瘋狂地在冰箱里翻找著,但是家里真的沒有什么食物了。唉,巧婦也難為無米之炊啊!就在我們一籌莫展,以為接下來要餓肚子的時候,爺爺打來了電話:“聽說你們小區被封啦,別急,等我燒好飯給你們送去。”爺爺的這個電話真是雪中送炭,我開心壞了。
過了一會兒,爺爺打來電話,說到小區門口了。我和媽媽趕快跑出家門。我驚喜地摸著一盒盒熱乎乎的飯菜,仿佛看到了爺爺那忙碌的身影。我能想象到,爺爺為了讓我們吃上熱乎的飯菜,忙得團團轉的樣子。爺爺摸著我的頭說:“飯菜還熱乎著呢,快點回家吃吧。我還給你們帶來了足夠支撐到隔離結束的菜呢!”媽媽接過滿滿一大包菜,原本緊鎖的眉頭舒展開了,我突然想到了媽媽常說的“家有一老,如有一寶”。
這頓飯我吃得格外香,一粒米都沒有剩。
啊,這真是一份特殊的午餐啊!爺爺燒的飯菜不僅好吃,還包含著爺爺對我們濃濃的愛。
(指導老師:陳明海)
點評
有一種愛,就像一場及時雨,讓干涸之花重新煥發活力,比如爺爺的愛。疫情封控在家,沒有食材,焦頭爛額之際,爺爺送來飯菜,讓身處困境中的我們有了希望。“聽說你們小區被封啦,別急,等我燒好飯給你們送去”,極其普通的語言,在此刻卻有了生命的力量。小作者用細膩的描寫和生動的故事,充分地展現了爺爺對我們的愛以及我們對爺爺的感激之情,情感真摯,深深地打動著讀者的心。
(蘇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