曉洋

泰國榴蓮、越南榴蓮、海南榴蓮……進入6月,各個品種的“榴蓮盲盒”開始大舉上市。但一斤榴蓮剝殼后,可以食用的榴蓮肉最多就三四兩,算下來如果想吃一斤金枕榴蓮肉,至少要花掉上百元。于是,為了挑選皮薄肉多的榴蓮,許多消費者跟著網絡攻略勤學苦練,還沒學會的也找來了“作弊神器”,借用地鐵安檢儀器來數榴蓮有幾房肉。
每年5月至8月,大批榴蓮會成熟上市。按往年的規律,“五一”假期后榴蓮價格會出現下跌,但今年卻有些“反?!?。
據廣州市江南果菜批發市場的官網顯示,2023年5月初進口榴蓮的批發價徘徊在23元/斤,隨后價格不跌反升。到5月17日突破每斤均價25元,5月29日持續逼近30元,達到29.7元/斤,單月漲幅約為30%。
進入6月,進口榴蓮批發價從高位回落,降至每斤25元左右的水平,但至今還沒跌回一個月前的價位。據報道,2014年和2015年國內進口榴蓮的批發價,可低至每斤9塊9。

為何今年的榴蓮價格如此反常?有人認為,快手主播辛巴直播賣榴蓮后,榴蓮價格就從一斤20多元漲到一斤30多元,直指榴蓮價格是“辛巴憑一己之力打上去的”。后來,廣州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出來辟謠,表示沒有證據證明辛巴壟斷市場。
據中國海關數據統計,2022年,中國榴蓮進口總量為82.5萬噸,其中78萬噸來自泰國。辛巴這次直播的榴蓮銷量約4800噸,僅相當于全年泰國榴蓮進口量的0.61%。真正拉動榴蓮價格的,不是幾個網紅,而是市場這雙無形的手。
榴蓮價格會隨產季出現明顯波動。泰國金枕產區分布于泰國東部和南部。今年初,泰國東部榴蓮產季比以往提早一個月開啟,也相應較早結束,到5月中旬已到達產季尾聲,而泰國南部產季要到6月中上旬才開始。兩地產季的時間差,也導致了泰國金枕5月供應量少,進貨價高。

產地的供給跟不上,中國消費者的需求卻一路走高。早在網紅主播辛巴直播前,榴蓮早已經成為流量密碼,在吃貨們的心里安營扎寨,身價水漲船高。許多新入坑的榴蓮控表示,最開心的不是吃榴蓮,而是開榴蓮。繼賭石、開珍珠蚌之后,“開榴蓮盲盒”也成了爆火的垂類短視頻內容。
據報道,抖音話題“徒手剝榴蓮的驚喜”播放量達到5.4億,“又到了開榴蓮盲盒的季節”播放量達到4.3億。小紅書近一個月和“榴蓮盲盒”有關的筆記達到1.17萬篇。
短視頻有廣告植入,直播帶貨在賣榴蓮,近年還有專門的線下榴蓮嘉年華和榴蓮主題小吃店。越熟悉的東西就越容易產生好感,這在心理學上被稱為“多看效應”。隨著榴蓮營銷的無孔不入,國內榴蓮消費市場迅速增長。

2017 年至2022年,中國從泰國進口榴蓮的數量漲了4倍,圖為正在挑選東南亞地區進口榴蓮的國內消費者? ? 圖 / 視覺中國
據中國海關數據統計,2023年1月~3月,中國鮮榴蓮進口量為9.14萬噸,同比上漲約154%。換算下來,今年第一季度多了2220萬個榴蓮進入中國市場。榴蓮很有機會再一次力壓車厘子,蟬聯我國進口水果的銷冠。
學會挑榴蓮后,妨礙網友們吃上這一口美味的,就只剩下高昂的價格了。
好消息是,進入6月份,首批海南榴蓮成熟上市,泰國南部榴蓮和越南榴蓮也同步進入旺季,三地鮮果榴蓮開啟了正面對決。隨著供貨量的增加,全國榴蓮均價在6月第一周已較5月底有所回落。
但也有個不算太好的消息——榴蓮價格暫時還沒法跌至9塊9/斤隨便挑的水平。因為國內能吃上的榴蓮,約96%都由泰國進口。既然榴蓮要依賴進口,種植成本上自然還要加上運輸成本。一般而言,來自泰國的榴蓮,在七八成熟時就要摘下來。這些榴蓮在運來中國的路途上會逐漸成熟,如果運輸時間過長,或采摘時間沒拿捏好,那么在抵達中國消費者手上之前就會提前開口,壞果率也是不小的成本。
或許有人會問:既然大家都愛吃榴蓮,為什么我們自己不多種些?不是不想,而是比較難。
早在約半個世紀前,海南曾引進了金枕榴蓮的幼苗,打算做本土培育。只可惜,一直沒能收獲穩定量產、風味俱佳的國產榴蓮。據了解,榴蓮對種植環境非常挑剔。榴蓮樹喜愛炎熱潮濕的天氣,在廣東東莞可長樹開花,但結果時節對溫度要求極嚴,海南萬寧也難以穩定結果。即便在東南亞地區,榴蓮的產量也跟變幻莫測的天氣有關。開花時下雨,影響授粉;結果時遇洪水,采摘困難。產量不穩定也會造成價格的波動。
如今海南榴蓮橫空出世,能把價格打下來嗎?
首先,想把榴蓮價格打下來,年幼的海南榴蓮還不夠“孔武有力”。海南的國產榴蓮從6月底陸續上市,一直持續到8月,但普通消費者恐怕還沒法買到國產榴蓮,因為產量不夠大。目前海南的榴蓮樹仍是幼樹,結果不算多。我國一年約消費七八十萬噸榴蓮,但今年海南榴蓮產量預計不到一千噸,給全國“榴蓮控”塞牙縫都不夠。
海南的榴蓮種植戶接受媒體采訪時透露,他們種的品種有金枕、黑刺、貓山王等,初步定價在50塊錢一斤。此外,這些新結的果子還要肩負起開拓市場的重任,一部分去到潛在的批發代理客戶手中,另一部分則會“留守”果園,用來招待游客。
其次,由于是進口水果,榴蓮價格的國內定價權主要掌握在大型批發商手里。一些互聯網生鮮平臺的議價能力還不錯,能拿到較低的進貨價,但經過品牌溢價,到消費者手里也不一定便宜。小批發商沒有議價權,中小水果店也沒有。普通人買榴蓮,就像開盲盒;小果商賣榴蓮,就像賭大小??紤]到批發價高、榴蓮開口變壞,不少小型水果店都不敢進貨。
回想2021年,榴蓮果商上半年憑運氣賺的錢,下半年憑本事賠進去,一年算下來“賣了個寂寞”。當然,很多其他貴價水果的交易,玩的也是心跳。
最重要的,還是消費意愿的攀升。2017年至2022年,中國從泰國進口榴蓮的數量漲了4倍。

從2016年開始,我國的榴蓮市場需求開始呈飛速遞增的趨勢。據行業人士估算,當時整個中國水果行業銷售額以每年9%的速度增長,而榴蓮是在以20%到30%的速度增長。泰國榴蓮的采購價格亦與中國的市場需求一同飛漲。2013年在泰國一斤榴蓮的采購價格,大約是人民幣5元。2017年,泰國榴蓮價格暴漲至30元。這一漲,價格就再也沒降下來過,一直維持在每斤13元~15元。而且這僅僅是泰國榴蓮的采購價格,等到進入我國零售市場后還要翻一番。2021年,泰國榴蓮的采購價在每斤17元,零售價格可達50多元一斤。

如果真要找出榴蓮價格走高的幕后推手,恐怕只能是所有曾為榴蓮心動的國內吃貨。
事實上,每一顆榴蓮背后,都有一群為“榴蓮自由”而奮斗的人們。他們修建與運營跨國鐵路,讓每一顆榴蓮更新鮮。據央視網報道,自從今年4月中老鐵路開通以來,泰國榴蓮運至中國的時間就大幅縮減,3天可達昆明,約為過去海運或貨車運輸的一半。從泰國瑪達普站開往中國廣州的“榴蓮班列”,更是打破從泰國運輸水果至中國的最快紀錄,因長時間運輸造成的鮮果損耗也大幅減少。盡管5月時榴蓮價格有反復,但泰國榴蓮成本下降是不可逆的趨勢。
除了陸上運輸提速外,海運榴蓮也更流暢。廣州南沙港現每周有15條泰國榴蓮直航專線,新鮮榴蓮從泰國林查班港運至南沙港僅需4天。有媒體報道,由于省去中間的物流、經銷環節,南沙港口貨船旁直接提貨,榴蓮價格會比商超市場便宜兩成以上。
除了人們熟悉的泰國金枕外,5月份的國內市場還有從越南進口的干堯。從2022年7月起,中國允許符合要求的越南新鮮榴蓮進口。這是中國和越南長達四年的談判結果,其間為了讓越南榴蓮滿足中國食物標準,還組織當地上百家種植場專場學習。

越南與中國邊境相鄰,運輸距離更短。從越南的榴蓮產地到我國昆明,最快一天半就能送達,大大降低了運輸成本和損耗。因此,越南榴蓮的價格比泰國榴蓮便宜一截,更能滿足愛吃榴蓮但預算不多的朋友們。據越南農業部門統計,2022年越南榴蓮出口總額接近4億美元,其中3億美元來自中國消費者的錢包。
繼越南后,菲律賓榴蓮也敲開了中國市場的大門。今年4月初,第一批菲律賓榴蓮坐飛機抵達上海,正式開啟菲律賓新鮮榴蓮的中國之旅。據報道,來自柬埔寨的冷凍榴蓮進口也在積極進行試驗。
隨著榴蓮進口來源的增多,不僅將填補不同地方榴蓮旺季的空檔,保證中國消費者全年都能“榴蓮往返”,而且引入更多的競爭者,有望在不久的將來拉低榴蓮價格。
盡管海南國產榴蓮目前產量不高,但前景光明。海南榴蓮有希望成為一種“樹上熟榴蓮”,省去跨國運輸的繁瑣,比東南亞進口的榴蓮更新鮮。據海南水果種植的專家估計,海南榴蓮將在三到五年內發展到十萬畝,等種到“三五十萬畝”的時候,價格有望穩定在每斤十多元。
平價榴蓮的時代,也許就在不遠的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