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艷昕
早在新中國成立前,為反對侵略者創作的動畫片就已孕育出紅色動畫的雛形,新中國成立后至21 世紀初,紅色動畫創作經歷了從市場化向產業化的轉型探索,呈現出民族化發展與現代化突破的特點。21 世紀后,在政策、市場與產業等多重因素推動下,紅色動畫日漸興起,呈現出多元化耦合的新特征。
紅色動畫《長征先鋒》于2021 年與2022 年分別推出第一季和第二季,該紅色動畫以真實的背景與人物原型、共情的故事、精良的3D 制作、各具特色的人物形象,生動講述了長征故事,極具紅色教育意義。
共同經驗。贛南是中央紅軍長征出發地,也是偉大長征精神的發祥地。贛南蘊藏著豐富的紅色資源,留下了豐厚的紅色文化遺產。《長征先鋒》由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聯合功夫動漫共同出品,以打造長征IP 動畫的方式,用現代動畫語言對富有革命意義的紅色革命題材做出了新時代的生動詮釋,在主題深度、創作技法等方面做出了有益嘗試。《長征先鋒》采用時間線編排方式,以江西興國籍開國上將蕭華、陳奇涵等英雄人物為原型,通過構建長征途中由普通紅軍戰士為代表的特戰分隊——“興國之劍”偵察連,以動畫的方式生動再現了從1934 年10 月夜渡于都河到渡烏江、翻越婁山關、四渡赤水等戰斗,直至陜甘寧會師的二萬五千里長征征程,呈現了紅軍戰士堅定革命信念、不怕犧牲、排除萬難、患難與共、奪取勝利的長征精神。中國動畫歷史上展現紅色主題的動畫,如《西柏坡》《紅色延安》《可愛的中國》《延安童謠》,都被賦予政治、文化的歷史關聯。時代使命是影視藝術映照實現的核心問題,而紅色文化需要更為豐富的表現形式與傳播載體。《長征先鋒》講述中國工農紅軍長征的英雄故事,具有明確的政治意義與教育意義。
故事視野。《長征先鋒》延續了紅色影視傳統,以長征途中的特戰分隊——“興國之劍”偵察連的七位主要人物為中心展開敘述,以成長敘事為核心主線,以中央紅軍從1934 年10 月至1936 年10 月長征的真實時間和真實事件為故事內容。《長征先鋒》用動畫的方式再現長征中的經典事件,有力拓展了新的藝術表現形式,通過小故事、小人物講大歷史、大精神,刻畫英雄人物圖譜,歌頌革命先烈的犧牲精神,在紅色動畫的藝術性、思想性與觀賞性上均有突破。相較于以往將長征歷史納入宏大敘事范疇的創作手法,《長征先鋒》以青少年兒童更易接受的方式,結合個人成長勵志主題,極富有新意。
價值觀傳播。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偉大長征精神,就是把全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看得高于一切,堅定革命的理想和信念,堅信正義事業必然勝利的精神;就是為了救國救民,不怕任何艱難險阻,不惜付出一切的犧牲精神;就是堅持獨立自主、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的精神;就是顧全大局、嚴守紀律、緊密團結的精神;就是緊緊依靠人民群眾,同人民群眾生死相依、患難與共、艱苦奮斗的精神。”長征精神蘊含著豐富的革命精神與厚重的歷史文化內涵,是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標識。
2021 年是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與以《姜子牙》《哪吒之魔童降世》《西游記之大圣歸來》等為代表的神話題材動畫不同,《長征先鋒》作為獻禮建黨百年的紅色動畫,是一部講述中國共產黨革命歷史的正劇。從題材意義上看,該動畫首先是兒童題材的動畫,講述了“興國之劍”偵察連七位主要人物在長征中不斷成長為優秀革命軍人的故事,但該紅色動畫又是對常規兒童題材的超越,雖然采用的兒童敘事視角,但該動畫中創造性地真實展示了眾多長征中的經典事件,生動再現了長征途中激烈的戰爭場面,如血戰湘西、攻占婁山關、飛奪瀘定橋、保衛遵義會議等中國革命最關鍵的歷史事件,有助于青少年兒童理解和接受紅色歷史。該紅色動畫通過“興國之劍”偵察連戰士們各具特色的典型塑造來書寫長征歷史與紅軍軍人,樹立經典榜樣,傳遞正確的歷史觀與價值觀。
長征精神與紅色動畫的結合。偉大長征精神不僅要入耳入眼,更要入腦入心,這就必須提煉長征精神符號,與時代結合、與數字化傳播相融合。數字動畫作為具有直觀性的數字化傳播的重要形式與媒介載體,具有大眾接受性強、視聽語言多樣性、傳播媒介豐富性等特點。而數字動畫因其本質特征,又深受年輕受眾特別是少年兒童群體的擁躉。數字動畫與長征精神紅色文化的有機融合,不僅可以擴大長征精神紅色文化的傳播力度,深化少年兒童的紅色革命教育,以少年兒童喜聞樂見的方式進行愛國主義教育,更是對國家提出的堅定文化自信和推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及創新性發展的一次有益探索。
劇作的動畫性與敘事的創新性相結合,在紅色精神中提煉動畫劇本。不同于其他影視形式,動畫最大的特點在于通過鮮艷炫目的色彩、卡通夸張的造型等虛擬性語言講述一個個故事。要讓少年兒童看得懂真實的革命歷史故事,就需要創新敘事方式,使紅色動畫的劇本在真實還原歷史的基礎上進行藝術化的合理探索,從中提煉出紅色精神。動畫是少年兒童最為喜愛的影視類型,動畫能對少年兒童起到潛移默化的浸潤革命傳統教育的作用,具有不可替代的教化作用。紅色動畫可謂是巧妙運用動畫的藝術特征,有效傳播長征精神的創新之舉。
長征早已成為一代又一代中國人心中永恒的紅色記憶,但對于少年兒童來說不免過于遙遠和抽象,想要讓少年兒童知道、懂得、理解并且記住長征事件及偉大長征精神,就需要創新敘事方式,把與長征有關的歷史題材做成形象生動且寓教于樂的紅色動畫。《長征先鋒》規避了以往紅色動畫常用的高大全、傳記式的敘事方式,創新采用平民化視角。在《長征先鋒》動畫中,“興國之劍”偵察連的主人公們并不是一開始就是英雄,而是在長征中不斷歷練成長、覺醒革命意識,最終成為忠誠優秀的革命英雄人物。這一敘事方式也是以迪士尼為代表的美國動畫最常使用的敘事策略。
角色塑造立體化與視聽表達時代化,創新重塑革命英雄人物。向大眾傳播與表達核心價值觀念,是紅色動畫作為一種藝術創作與表達形式的首要任務。在以往的紅色動畫中,多在動畫前段直接塑造主角人物,其設定飽滿、缺少成長歷程甚至于千篇一律的紅色英雄形象,與少年兒童觀眾有距離感,使少年兒童難以在觀看過程中形成共情與共鳴。《長征先鋒》以英雄人物為原型,在真實的長征歷史中,蕭華、陳奇涵出身貧寒,年幼便親歷革命,在革命的洗禮與歷練中逐漸成長為共和國開國上將。而該紅色動畫的主角角色設定上,創作團隊尊重歷史,使人物形象更加貼近歷史人物原型。創作團隊不僅在人物塑造時注重提取原型人物的特征,更是在細節上注意藝術化的創新方式,通過生動精彩的故事與真摯細膩的情感,塑造出有思想、有溫度、有親和力的立體化的愛國英雄形象。
非語言性符號的創新性表達,構建紅色主題場景的獨特性。紅色動畫作品相較于紅色影視作品,在面向少年兒童這一特定群體上,更具傳播優勢。美國語言學家愛德華·薩丕爾把非語言符號稱為“一種不見諸文字,無人通曉,但大家全都理解的微妙代碼”。紅色動畫生動易懂,在跨媒、跨屏、跨年齡甚至跨文化傳播上具有不可比擬的傳播效果。依賴于精良的動畫制作、先進的3D 技術及天馬行空的藝術創造與想象,該紅色動畫在人物、畫面、音樂、場景等非語言符號上都實現了突破,構建了基于真實場景的紅色動畫主題場景。
傳遞人物信息是非語言符號創新性表達的重要手段。在人物設計上,不僅有開國上將作為原型的主角,也創造性地加入了“滿崽”這一虛擬人物角色。“八子參軍”的故事在贛南家喻戶曉、廣為流傳。該故事源于1934 年蘇區報刊《紅色中華》刊登的贛南瑞金的楊顯榮老人的八個兒子當紅軍并且全部在戰場光榮犧牲的真實感人事跡,“滿崽”正是“八子參軍”故事中最小的兒子,這一虛擬人物角色設置也旨在通過動畫藝術手段向革命先烈致敬。
在紅色動畫中,紅色主題場景的建構也影響著整部動畫的藝術水平與風格。紅色動畫的場景大都源自于具有時代性的真實地域與背景,因此要基于現實真實再現當時的場景。如在《長征先鋒》前幾集長征出發前的場景中,動畫中展示了中央蘇區的建筑、宣傳標語、服飾以及江西山區等,甚至還創新性地在動畫中加入了在當時對建立和鞏固紅色政權發揮了戰斗號角作用的興國山歌這一設計,都真實反映了當時蘇區的生活狀態,體現出濃郁的蘇區特征。
深挖紅色文化內涵,打造紅色動畫品牌化。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要堅定文化自信,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構建文化自信,應堅持以紅色文化為底色。為推動數字動畫高質量發展,要在打造紅色動畫品牌上重點發力。2017 年4月,文化部出臺《關于推動數字文化產業創新發展的指導意見》,該文件提出堅持品牌化發展戰略,促進動漫及衍生產品與相關產業融合發展,延伸動漫產業鏈和價值鏈。紅色文化的傳承,離不開傳播方式的創新;紅色動畫的發展,離不開數字動畫品牌化的打造。打造品牌化是實現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因此,在新時期解碼紅色基因,營造紅色氛圍,利用紅色資源,發掘紅色文化,塑造紅色動畫角色,創作高質量的紅色動畫對打造紅色動畫品牌是重中之重。
動漫產業IP 出現得較早,從早期的迪士尼到近期的華強方特等,都是通過一個個經典IP 形象的打造,樹立起了知名的動畫品牌。在長征IP 打造上,江西省興國縣基于《長征先鋒》IP 優化賦能,推出“長征先鋒數字藏品”,通過將《長征先鋒》動畫元素開發為數字藏品,將紅色文化與數字技術融合,積極拓展紅色文化數字化傳播與紅色數字文創產業發展新模式,此舉不失為一種全新嘗試。
多媒介多渠道整合傳播,提升紅色動畫影響力。在新媒體時代,移動互聯網、新型智能終端、網絡技術等迅猛發展,拓展了傳統動畫傳播的廣度和深度,使動畫的傳播向多媒介多渠道方向發展。紅色動畫可以通過電視、廣播、手機、電腦、移動終端等平臺播放,借力新媒體技術,才能得到更好的傳播。例如,紅色動畫《長征先鋒》陸續在中國教育電視臺、湖南金鷹卡通等多個國家、省、市級媒體頻道播出外,也通過優酷視頻、騰訊視頻等新媒體平臺播出。與此同時,該紅色動畫積極推出相關兒童讀物在喜馬拉雅APP 上線,以有聲劇的形式讓革命故事以更加鮮活生動的方式傳播。同時,積極開拓紅色動畫的海外傳播,也是提升紅色動畫影響力和傳播力、拓寬新發展思路的有效途徑。《長征先鋒》已登陸柬埔寨的新媒體平臺,之后將沿“一帶一路”沿線相關國家發行播出,成為“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的海外傳播的生動實踐。
開發衍生產品,構建紅色動畫產業鏈。紅色動畫的衍生產品的開發與產業鏈的形成,也是紅色動畫數字化傳播的重要渠道。當深入人心的動畫形象形成后,再將其延伸到相關文創產品的開發設計中去,如服飾、特產、紀念品等,從而打造紅色文化品牌,不僅能獲得較好的經濟收益,而且能形成承載紅色文化元素的有力載體,提升紅色文化的認知度,形成一定規模的產業鏈,創新紅色動畫的傳播方式。如江西興國縣將長征IP 與實地體驗結合,推出衍生產品——長征IP系列服飾,創設《長征先鋒》IP 服飾體驗館,讓顧客在體驗與購買中感受紅色文化的魅力。與此同時,依托紅色動畫IP,打造與之相關的紅色研學、紅色夏令營等儀式性紀念教育活動,并研發紅色精品旅游線路,發展紅色IP 特色旅游,推動文化資源轉化為經濟生產力。總之,要注重紅色動畫IP 的創新性、傳播性和可持續性,使紅色動畫為紅色文化的價值塑造和現實轉化的有效手段。
在數字化的今天,紅色動畫無疑是堅定文化自信的生動闡釋與表達。講好中國故事,傳播好中國聲音,也是紅色動畫傳播的一份責任。動畫是青少年兒童最為喜愛的娛樂方式之一,亟待未來有更多高質量的紅色動畫探索數字化傳播模式,促進紅色動畫產業的蓬勃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