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楓
通過在街道鎮全面推廣“匯”治理模式,目前,泰山全區7個街道鎮全部建成了集矛盾糾紛調處、信訪訴求化解、風險隱患研判于一體的新時代社會治理中心。泰山政法樣板如何打造而成?為此,《小康》雜志、中國小康網專訪了中共泰安市泰山區委常委、政法委書記吳杰。
《小康》·中國小康網:泰山區全力推進“智慧社區”建設,打造“一站一品”社區特色品牌,“一網統管”制度,推進城市精細化管理。泰山區是社會治理的典范,能否談談您對城市精細化管理的思考?
吳杰:近年來,泰山區積極適應社會治理新需求,堅持全域統籌、精準發力,創新實施六大項目,著力提升基層治理精細化、精準化水平。一是實施矛調中心提質項目。以區信訪接待中心為依托,整合17個重點部門、23個一般部門,同步理順制度機制。做強街道鎮中心,加強基層派出所、法庭、司法所與矛調中心橫向聯動,推進區、街道鎮、社區村三級中心貫通。二是實施矛盾糾紛化解提效項目。開展“百萬警進千萬家”活動,全面摸排矛盾糾紛,緊盯易發多發領域,深入分析研判,強化多元化解,確保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三是實施網格重塑項目。針對少數網格過大問題,根據人口密度、管理難度、服務強度,對2022年的980個網格、1024個微網格重新梳理,進一步科學優化設置,確定今年的954個網格、4021個微網格,做到精細劃分、精準管理。四是實施網格事項規范提升項目。規范網格管理、督導、考核、評估等制度,提升網格事項管理規范化水平,加強網格化智能平臺應用,力爭年內網格事項上報、網上線上考核全市第一。五是實施流動人口管理創優項目。針對主城區外來人口多、流動性強的現狀,部署開展“雙敲雙掃”行動,摸清流動人口底數,實行房屋租賃社區登記備案和網格員上門核查雙向互動,全程動態管理。六是實施網格隊伍專業賦能項目。健全網格員考核評價、退出機制,強化業務培訓,選優配強一支社區村“兩委”干部、社區工作者任專職網格員,樓長、單元長任微網格員,物業服務機構、駐地單位、包聯部門等多元協同的一專多元網格隊伍。
《小康》·中國小康網:泰山區在5條底線方面全面探索推行“源治理”、挖掘“安文化”,抓好安全應急、社會穩定、防范化解金融和市場風險等工作,打造“國泰民安”品牌,持續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具體是如何來實現的?
吳杰:今年,泰山市委提出了聚力鍛造“國泰民安”治理品牌、奮力爭創“長安杯”的宏偉目標,部署開展了“十大攻堅行動”,為我們推進政法工作現代化指明了方向。
第一是樹牢底線思維,推動風險隱患清倉清零。做到“三個強化”。強化源頭預防,強化過程控制,強化末端整治。
第二是樹牢強基思維,加快社會治理提質提效。做到“三個提升”。一是矛盾化解效能提升。持續深化“區級融治理、街道鎮匯治理、社區村源治理”工作模式,建強建優各級矛調中心陣地,配齊配強多元調解隊伍,及時解決人民群眾的煩心事、揪心事。二是服務群眾效能提升。提升網格員隊伍專業服務能力,一季度一專題培訓,當好人民群眾的店小二、好幫手。第三是精準管理效能提升。加強出租房屋和流動人口服務管理,做到“人來登記、人在管理、人走注銷”,實現規范化、流程化管理。
第四是樹牢法治思維,實現服務保障精準精細。做到“三個聚焦”。一是聚焦項目建設。在新開工的重點項目現場設置工作專班和全方位監控設施,建立警官聯系點,強化周邊治安巡防,全力保障項目順利建設。二是聚焦企業發展。建立定期座談會和案件投訴直通車制度,暢通企業家反映問題渠道,一企業一專班,幫助解決實際問題。三是聚焦環境優化。從嚴從快打擊破壞營商環境案件,嚴打合同詐騙、非法經營等涉企違法犯罪,保障企業公平參與市場競爭,為企業營造“放心投資、安心經營、專心發展”的法治化營商環境。
《小康》·中國小康網:今年以來,泰山區聚焦三個全覆蓋,正在構建全方位立體化執法監督新格局。能否談談這方面工作的具體進度?
吳杰:泰山區將公平正義作為價值追求,推動依法規范履職、公正執法司法,牢牢把握執法監督工作正確方向,探索構建了“聽案”、督案、商案、評案“四輪驅動”模式,進一步規范案件辦理,不斷提升執法司法公信力。一是建機制,保證執法監督規范有效。結合區情不斷加強頂層設計,出臺《泰山區政法機關常態化開展提升案件質效專項行動實施方案》《泰山區常態化旁聽庭審活動實施方案》等,明確工作職責、細化工作程序,著力推動全區執法監督工作制度化、規范化、長效化。二是抓“聽案”,促進政法機關公正司法。開展常態化旁聽庭審活動,切實做到“六必聽”,建立復盤研討、意見反饋、問題整改機制。去年以來,已組織22次現場旁聽,提出意見建議35條,推動常態化旁聽庭審活動走深走實。三是強督辦,積極回應民生訴求。建立督辦機制,上級交辦案件7天內轉交相關部門,15天內反饋案件核查報告,自2022年以來,已對26件涉法涉訴信訪案件進行轉交督辦。扎實做好群眾來電來信來訪辦理,確保有登記、有轉辦、有核查、有反饋。按照初訪、重復訪、重大積案等類型對來信來訪進行分類處理,能當場答復的當場答復,需要核實查明的按照責任單位分流轉辦,明確包案領導和辦結時限,定期催辦督辦。截至目前,受理接待群眾來信來訪182人次,全部妥善處理。四是勤商案,推進信訪案件化解。從相關單位抽調專門力量組成專班對信訪案件進行研判,召開研判會120余次,推動信訪案件化解,為穩定社會大局打下堅實基礎。五是嚴評案,提升執法機關辦案質量。落實“一季度一評查”,對90起案件從事實認定、司法程序、法律適用、文書規范等方面進行評查,督促政法各單位全面整改問題、強化警示教育、完善制度機制,全面提升案件辦理質效。
《小康》·中國小康網:“泰山一鍵通”網格服務管理平臺推行以來,取得的效果如何?
吳杰:為創新基層社會治理,運用現代技術手段探索智慧管理,我們成立了泰山先鋒慧治服務中心,將12345等分散在8個部門的6個平臺全部集中到泰山先鋒慧治服務中心一個平臺上,進一步拓寬了民生訴求通道。先鋒慧治服務中心開發了“泰山一鍵通”網格管理手機服務終端,將全區954個網格納入群管理,搭建起線上線下一體化的網格管理平臺。群眾反映問題訴求時,通過群內居民助理AI小程序,即可上報平臺,實現“一鍵到家”。居民通過“一鍵通”反映問題后,網格員和泰山先鋒慧治服務中心同時接收到問題,網格員反映到社區后,慧治服務中心協助社區聯系城協調區直有關部門推動問題解決。截至目前,泰山一鍵通平臺已經連通網格群1567個,覆蓋居民19.2萬余戶,在網格內解決群眾煩心事15.5萬件。
《小康》·中國小康網:“雪亮工程”聯通視頻監控1.4萬余個,著力打造“全域覆蓋、全網共享、全時可用、全程可控”的視頻監控應用體系。這個工程對社會治理工作起到了怎樣的作用?
吳杰:泰山區按照“一中心、一平臺、一張網”思路(“一中心”即智慧治理指揮中心,為全區社會治理提供實體陣地;“一平臺”即智能化應用平臺,實現視頻監控資源智能化應用;“一張網”即織密視頻監控網,確保視頻監控全域覆蓋),總投資4800萬元,全面提升“雪亮工程”智能化應用水平,實現了從“有形覆蓋”到“有效應用”轉化、從功能性平臺向智能化平臺轉化。第一是視頻監控應覆盡覆。織密全視域、無死角立體視頻監控網,在高空配備無人機16架,發揮空中巡邏優勢;在中空安裝高倍變焦球機監控66個,發揮瞭望優勢;在低空安裝聯網高清視頻監控14000余個,發揮視頻監控全覆蓋效能;在網格開發了“泰山云眼”手機APP,發揮網格員機動優勢,建成立體化防控體系,實現“天上有網、地上有格、手中有哨”,確保全區重點區域、部位、主次干道、小區內部等視頻監控全域覆蓋。第二是精細研判應用盡用。一是定位更精準。該功能在案件偵破、尋人尋物工作中能極大地提高分析偵察時效性和精準度。二是預警更迅速。平臺通過智能前端對重點部位進行實景監控、智能分析,實現風險信息超前預警。例如,將市委市政府周邊地區劃定為警戒區域,由內至外設置了人臉識別、車牌識別等智能化前端,當重點人員和車輛進入市委市政府防控區域時,周邊監控會自動識別并向指揮中心預警。通過加強重點部位智能前端布點建設,能有效提升全區治安防控水平。三是管控更全面。平臺可以對重點人員圖像進行行為分析、關系推理、標簽畫像,建立轄區內鮮活的一人一檔,用戶可以通過標簽篩選或以圖搜圖查找目標人員,可以全面快速掌握重點人員歷史軌跡、同框人員、組織關系等信息。
作為主城區,泰山區將堅決扛牢首善之區責任擔當,踔厲奮發,拼搏實干,奮力打造泰山政法樣板,確保實現政治更安全、社會更安定、人民更安寧、發展更安心的工作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