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家星
摘要水點桃花工藝是景德鎮在建國以后為偉人設計的一款特殊工藝陶瓷,以其胎質潔白細膩,釉水光潔瑩潤呈奶白色,粉彩桃花肆意灑脫為特點深受偉人的喜愛和群眾的歡迎。水點桃花也是在特殊歷史時期景德鎮陶瓷工藝以及粉彩工藝的一種創新和升級,工藝流程較傳統粉彩工藝有所改進,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是專供瓷器,也將景德鎮的陶瓷工藝提到了新的階段。特別是圖案畫面的含義與象征也改變了景德鎮粉彩工藝的目標和受眾,以其特殊的效果提高了景德鎮在瓷器手工業城市中的地位。
關鍵詞 ?國瓷;粉彩;7501瓷;花鳥
1水點桃花的歷史
1975年正是處于“文革”的末期,中共中央辦公室主任汪東興向江西景德鎮國家用瓷辦公室下達了一項絕密文件,期間要求以景德鎮乃至中國最好的原材料,不惜一切代價制作一批體現世界一流水平的特殊瓷器。正是因為任務的特殊性,將1975年下發的這項工程以7501命名,這也是我們后來稱作7501瓷的原因。
這項工程后來經過參與工作者的解密和經歷,才知道是為了毛主席日常使用方便而精心制作的陶瓷,所提出的要求自然也是非常高的,不僅要在質量上保證是景德鎮乃至中國最好的陶瓷工藝體現,也要在外觀上體現時代特色和主席的審美情懷,甚至要求在瓷器全部制作完畢后不允許有仿制作品,還要將殘次品和瑕疵品全部銷毀,最重要的是要在3個月時間內完成任務。
時間緊、任務重,據當年的7501工程項目總負責人、輕工部陶瓷研究所副所長楊火印同志回憶,為什么在景德鎮輕工業部陶研所設計制作7501瓷器。第一,輕工業部陶研所的技術在新中國成立以后一直是領先的,并且有先進的瓷用原料的科學生產體系,在審美上也承載著瓷都的千年文化傳承。第二,在新中國成立以后,陶研所就恢復和發展了許多因為戰爭失傳或者瀕臨失傳的陶瓷品種和陶瓷工藝。第三,在日用陶瓷的品種上也積累了豐富的經驗,非常適合制作關于實用型瓷器的標準。第四,陶研所在建國后經常收到高檔用瓷的訂單,對于產品把控和創作也有相關經驗,有了這些經驗使得該所能夠獨立面對和解決相關問題。
基于楊老的回憶和時代背景分析,景德鎮是有著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并且在新中國建立初期對于手工行業的扶持也使得原本頹廢的景德鎮為之一振,并且建立了“十大瓷廠”用以振興陶瓷產業。在制作工藝上也明顯比同時期的手工業陶瓷城市有更精準和完備的設施,這一點毋庸置疑是建立在千年陶瓷文化傳承上的,更重要的是制作瓷器的手工業者被國家安排到公營企業、單位以及科研院所,極大地發揮了他們的主觀能動性以及創造力。基于種種考慮,國家選擇了在景德鎮制作這批特殊的瓷器。
2水點桃花的特色與粉彩歷史
水點桃花雖然是在七十年代新設計的“紅色官窯”產品,但從工藝角度出發還是有傳統粉彩的工底。粉彩屬于釉上彩范疇,在康熙時期出現端倪,僅作為花卉中的點綴作用,很少作為畫面的主體來凸顯粉彩油潤光澤、立體突出的質感,其實康熙初期流行的五彩瓷器,粉彩因為有部分原料需要從國外進口,因此也有文獻將粉彩稱作為“洋彩”。不論它的命名正確與否,它都是在中國本土化的進程中發揮了舉足輕重的作用。
康熙時期的粉彩顏色比較渾濁,顏色的過渡和漸變性不強,尤其是彩料選擇用平涂和填充的方式,雖然有立體凸出的效果,但整體紋飾和造型略顯呆板,還是借用了五彩的構圖方式和繪畫技巧,因為在初期階段,大部分作品都是作為皇室御用的專有品。不過隨著海外貿易的發展,現在的考古調查研究中也在其它國家發現了大量的康熙時期的粉彩人物和花卉陶瓷,或許是基于有國外原料和繪畫背景的需求,在康熙初期粉彩已經開始中國化。
粉彩到了清代雍正時期工藝逐漸成熟,已經能夠單獨構成畫面整體,材料的運用是構成雍正粉彩杰出的重要原因。雍正粉彩產品在坯釉的制作上特別精細,通常淘洗得很干凈,較少有鐵點和大顆粒雜質的出現。畫面題材也更加豐富,從人物到花鳥都有各自的特色,花鳥多以惲南田花鳥作為粉本臨摹。花鳥畫的應用與雍正本人有密不可分的聯系,眾所周知,雍正皇帝是一個文化程度修養極高的皇帝,他在還是雍親王期間就結交大量儒生、和尚道士,他們互相探討文學話題,能夠在古典文學上尤其是以傳統文化為基礎的古代繪畫、瓷器、金銀器上都有極高的藝術修養和藝術評價。到了雍正在位期間,他任用唐英為督陶官對于原有的陶瓷體系有極大的提升,還復古了一大批古代遺失的陶瓷品種,特別是繼承和創新像粉彩這種既有傳統繪畫基礎,又有代表性圖案的杰出品種。
粉彩至乾隆時期已經形成大宗,是當時官府和民間共同推崇的重要陶瓷產品,甚至出現了一系列民窯仿官窯的陶瓷作品,這都無形為粉彩提供了強有力的推廣。粉彩不僅取代五彩成為陶瓷銷售的主流產品,還能和其他釉上、釉下彩工藝結合,是中國瓷器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以其特有的玻璃白打底,將顏料充分地融合其中用畫筆進行洗染,能夠彰顯花瓣暈染、柔和的真實效果。
進入晚清民國時期,粉彩工藝逐漸衰退,受到國外市場的打壓和國內工商業不振的影響,所使用的瓷土和釉水出現粗糙和渾濁的現象。在民國時期有出現過像劉雨岑前輩這樣的杰出創作者,在使用原料方面精工細作,體現出獨立思考的個性文人化傾向。尤其在解放后取得了全國工業的進步,對于國內資源的開發也得到良好的利用,這是水點桃花的制瓷發展背景。
水點桃花的坯土取自江西撫州地區的滑石子。撫州古稱“臨川”,是江西省轄地級市,位于景德鎮的正南方,中間間隔上饒、鷹潭。在地理位置上為什么要選擇撫州地區的滑石子也就是我們常說的高嶺土呢?其實在景德鎮古代就有開采高嶺土,換句話說,景德鎮本身就是一個資源聚集性城市,在宋代開采瓷石燒制享譽古今的青白瓷,因為隨著開采力度的加大,使得浮梁縣(宋代景德鎮的轄屬)周邊的瓷石礦坑如三寶、小南河、進坑等已經開采殆盡。聰明的景德鎮人開始物色新的瓷土配方,將高嶺地區的瓷土配合瓷石使用,創造性地發明了“二元配方”,于是將這種潔白細膩的土稱之為“高嶺土”。撫州地區的礦脈仍然屬于高嶺土范疇,從化學角度來說,撫州滑石子主要由高嶺石、埃洛石、水云母、伊利石、蒙脫石以及石英、長石等礦物組成,呈潔白細膩、松軟土狀,具有良好的可塑性和耐火性等理化性質,化學組成式為2SiO2·Al2O3·2H2O,其理論化學組成為46.54%的SiO2、39.5%的Al2O3、13.96%的H2O。正是因為其中充足且耐高溫的三氧化二鋁的作用,使景德鎮的陶瓷以及這批優質滑石子能夠在高溫中蛻變成堅固耐用、質地輕盈、坯體細膩的優質瓷器。將原料經過球磨機60~66個小時的磨制,然后經過篩選,再通過三次除鐵,一方面是將原料更加細化,使其容易分離出雜質,同樣也增加了原料的可塑性。因此我們所需拉坯、利坯的泥料都是經過種種復雜的工序,更不要說特殊的7501瓷,其磨制工藝更加精細,純凈度更高,才能出現透亮如玉一般的效果。
在釉水方面,考慮到7501瓷有釉上、釉下兩種,要能體現釉水透亮的同時,還要以此為基礎在與水點桃花的搭配中突出紅顏料的特點,無論是釉上還是釉下白瓷坯始終是不二之選。所以綜合考慮采用的釉水也是景德鎮新燒的高檔白釉品種,即長石-滑石質釉,就是我們現在常說的“高白釉”,其配方為:長石55%、石英15%、硅酸鋯4%、燒滑石10%、球土3%、高嶺土4%、方解石7%、氧化鋅2%。燒成溫度低于1 250 ℃,燒成周期為8小時,在長石釉中加入滑石,可提高釉在燒成中開始熔融的溫度,增加釉的白度,比景德鎮傳統石灰釉白而晶瑩,故稱高白釉。高白釉質地潔白素潤,釉水在正常光線下呈奶白色,不刺眼也不含鉛,將有毒、有害元素降到幾乎為0的狀態,達到了產品的審美與實用相統一。
這批特殊的瓷器自1975年5月25日初燒出第一窯,直至1975年8月31日共燒22窯,制出14 103件瓷器,合格率為30%左右,實際成品為4 200件,后來這些精美的瓷器放在了北京的豐澤園、湖南的滴水洞、江西的“828工程”,還有相當一部分數量保存在原陶研所,改革開放后將剩余的瓷器分發給在所的員工以作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