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肖可 王虹澄

如何把脈新形勢、新要求?領軍人才是保障——
綠意盎然的初夏,記者走訪了撫順市多名“三向培養”對象所在的村莊,一幅幅欣欣向榮、勤勞致富的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灣甸子鎮大廟村反季山野菜種植大棚井然有序,新撫區千金鄉前鄧村鮮紅的草莓香氣襲人,撫順縣上馬鎮四家子村種植合作社里碩果累累……田間地頭上,“三向培養”對象帶領鄉親們辛勤勞作,用汗水滋潤著土地,用實干譜寫著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撫順市升級換代“三向培養”工程。把原有“培養成黨員、致富能手、村組干部”定為初級培養目標,把村書記、村主任或產業帶頭人定為中級培養目標,把“鄉村振興領軍人物”定為高級培養目標。新時代“三向培養”工程,為鞏固黨在農村的執政基礎和推動鄉村振興提供了有力的組織保障和人才保障。
反季山野菜鋪就小康路
青青山野菜,悠悠故鄉情。野菜是獨特的生態環境孕育出的天然美食。“大棚里這一撮撮不起眼的野菜身價可不低,把它們侍弄好了,收入比外出打工靠譜多了,這么好的商機可得給鄉親們抓住嘍。”灣甸子鎮大廟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中級新時代“三向培養”對象王巖信心滿滿地說。
2022年,王巖敏銳地抓住了暖棚種植反季山野菜這一商機,帶領村“兩委”班子多次外出考察調研,在鎮黨委的幫助下,整合452萬元資金,在大廟村二道溝規劃建立反季山野菜種植集聚區。王巖積極發揮“領頭雁”作用,同村“兩委”班子挨家挨戶做工作,最終流轉土地70余畝,建起了25棟高標準日光溫室大棚,推動村黨總支創辦恒源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種植大葉芹、刺嫩芽、猴腿等多種反季山野菜,直接帶動153名村民人均年增收達3萬元以上。
王巖充滿自信地說:“今年,在村集體經濟的帶動下,合作社將吸納更多的農戶參與反季山野菜種植,并爭取帶領周邊更多的村民一起打開思路、創造銷路,走出一條實實在在的增收路。”
草莓“土專家”打開就業路
雖已近黃昏時分,新撫區千金鄉前鄧村草莓大棚依然人氣不減。采摘草莓的市民挎著竹籃,走上田埂,夾雜著泥土芬芳的空氣令人神清氣爽。
新撫區千金鄉前鄧村新時代“三向培養”對象張思慧已經在家鄉的土地上摸爬滾打了10余年,是新時代“三向培養”對象里的“老人”了。通過新時代“三向培養”工程,她每年都在沈陽農業大學參加撫順市委組織部組織的免費培訓,區委組織部還幫她聯系農科院的專家定點提供技術指導,如今她已經成為遠近聞名的草莓種植“土專家”、致富帶頭人,還當上了支委委員,千金鄉黨委將她從初級培養對象晉升為中級培養對象,成為村書記、村主任以及產業帶頭人的后備人選。她的草莓種植項目不僅越做越大,還積極引導身邊村民一起發展,手把手解決他們的技術難題,對有意愿的村民,幫助他們統一購買農資,統一聯系用工,統一包裝銷售。目前,前鄧村的草莓種植面積已達300多畝,每畝年收入近3萬元,安排300名農民就業。
“回到村里后,村里把我選為‘三項培養對象,讓我感到自己被認可、被信任。我的目標是成為鄉村振興領軍人物,帶領更多農民致富。”張思慧一邊用手機處理著草莓訂單,一邊滿懷憧憬地講述自己的愿望。
緊跟扶持政策拓寬增收路
“要不是農業農村局幫我做好產業規劃、辦了150萬元惠農貸款,財政局又撥下來200萬元集體經濟扶持資金入股到合作社,我真不敢干這么大。”看著自己牽頭經營的近300畝設施農業基地,撫順縣上馬鎮四家子村新時代“三向培養”對象莊忠明感慨地說。
從26歲成為全縣最年輕的村主任到“全國鄉村振興青年先鋒”,莊忠明總是把感謝掛在嘴邊。通過新時代“三向培養”工程,他帶頭成立了占地295畝的撫順縣瑞升源果蔬種植專業合作社,提供就業崗位100多個,帶動周邊300多戶村民,每年每戶增加收入1萬元。今年,莊忠明打算抓住推廣高標準設施農業的契機,籌集資金400萬元,利用村內停產的磚廠地塊,新建30個自動化設施暖棚,低價租賃給村民,將新增80多個就業崗位。
“我本人就是四家子村土生土長的,對村子特別有感情,每一代人有每一代人的長征路,當鄉村振興的接力棒傳遞到我們手中時,我們應該讓綠水青山變成金山銀山,向著農民富裕、鄉村美麗、文明的既定目標闊步前進。”莊忠明說。
撫順市委組織部相關負責人介紹,自新時代“三向培養”工程開展以來,撫順市委高度重視,將其定位為夯實黨在農村執政基礎的“一號工程”,成立了深入實施新時代“三向培養”工程協調小組。為提高“三向培養”工程的信息化程度,新時代“三向培養”工程信息平臺上線了“思想指路、政策發布、集體經濟項目庫、云課堂、黨群共富”等11個功能板塊,同時上傳了12項配套扶持政策和71項具體扶持項目。
在“三向培養”對象的積極參與下,撫順市劃分黨群共富責任區1676個,有黨員致富骨干5474人,全市5323名新時代“三向培養”對象全部納入責任區,制定實施年度帶富目標任務767個,累計幫助4000余人解決了涉及種植養殖技術、春耕備耕、選種、購買肥料、農業機械化作業等問題4400余個。
下一步,撫順市委將繼續聚焦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和全面振興新突破三年行動,充分發揮新時代“三向培養”工程在全市農村基層組織建設工作中的基石作用。同時,在鄉村振興廣闊戰場上,考察識別政治素質好、道德品行好、帶富能力強、協調能力強,公道正派、廉潔自律,熱心為群眾服務的村干部“好苗子”,為進一步配強村“兩委”班子,特別是為下次村“兩委”換屆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