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武靜
上海智英化工技術有限公司杭州分公司 浙江 杭州 311215
近年來,人們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石油需量呈現逐年遞增的趨勢,油罐作為儲存石油的重要設備,受到專業人員的高度重視,經過專業人員不懈努力,油罐逐漸向大型化方向發展,其具有節省投資、便捷操作管理、減少占地面積、節省鋼材等特征,被廣泛應用在石油化工企業。目前,世界上容積最大儲油罐單罐達到20×104m3,我國最常用15×104m3容積的大型油罐,被廣泛應用到石油化企業中,有效提高石油化工企業日常儲存量,加強存儲安全性,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基于此,本文以大型油罐作為主要研究對象,結合我國相關設計規范對油罐結構進行初步設計,再利用有限元分析法和理論分析法計算罐體結構參數,從而確定儲油罐最佳結構設計方案[1]。
大型油罐具有多樣化優勢:(1)大型油罐能控制油罐的附件。在石油化工企業儲油罐容量不變的情況下,提高大型儲油罐數量,能大幅度降低小油罐數量,從而減少管道的各種基礎設施,如閥門、儀表等配件,合理控制泄漏點數量;(2)有利于減少占地面積。對石油化工企業來說,儲油罐占地面積和企業經濟效益有直接聯系,且要考慮到儲油罐附近的防火性能,要滿足行業標準要求。同時,相鄰儲油罐間距要符合實際標準,根據目前我國政府部門所規定的防火要求,當石油化工企業的存儲能力基本相同時,將無數個小儲油罐和大型儲油罐科學排列,能有效降低實際占地面積;(3)便于節約鋼材。當儲油罐容積增加,其表面積出現不同程度的減小,無形中降低單位容積所消耗的鋼材數量,可見在石油化裝置中儲油罐容積和鋼材消耗量成反比;(4)有利于工作人員進行日常操作和后期維護。隨著儲油罐趨于大型化,會降低小儲油罐數量,提高檢尺維護和消防等方面的便捷性[2]。
儲油罐設計標準規范主要包括美國API650《鋼制焊接油罐》、中國GB50341《立式圓筒形鋼制焊接油罐設計規范》、日本JIS B 8501《石油工業立式鋼制焊接油罐》等規范。隨著我國社會經濟不斷發展,給油庫管理效率提出更高要求,為確保我國石油化工行業企業能達到預期要求,其根據實際情況建立信息化系統,來提升油庫安全管理水平。油庫自動化系統主要包括安全防范系統、油罐自動計量系統、收發油自動控制系統等,其中油罐自動計量系統在整個油庫管理中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其能準確測量出油罐內水位、平均溫度、油品液位等數據,從而計算出油罐內油品的具體數量。目前,美國和日本2種設計規范中最大差異性是壁板厚度的計算方法,日本在計算壁板厚度時以定點法為主,在每圈壁板的最高環向應力距離壁板底部0.3m位置設置為設計壓力,計算出壁板實際厚度;而API650設計標準是以變點法為基礎,計算壁板厚度,通過算出每圈壁板最高環向應力位置,利用該位置的靜液壓力算出壁板的實際厚度。
罐體應用是由底板應力和壁板應力2個環節組成,其中壁板應用計算方法有短圓柱殼法、組合圓柱殼法、長圓柱殼法等類型。其中短圓柱殼法具有計算精度高的優勢,但該方法計算過程過于復雜,不適合應用到企業經營中;長圓柱殼法計算流程簡單,但其計算準確性不足;組合圓柱殼法是將上述2種計算方法優點進行融合,不僅具有良好的計算精度,還擁有簡便的計算流程。通過上述分析,本文主要采用組合圓柱殼法計算壁板應力。目前,在大型油罐底板應力計算過程中,通常使用彈性地基梁和剛性地基梁耦合法,但由于儲油罐基礎影響因素種類較多,導致該種方法產生的計算結果存在嚴重差異性。大量實驗證明,有限元方法能真實模擬出罐體和基礎間的相互作用,所以可采用有限元分析法計算罐底板應力。
油罐容積要滿足如下要求:
式中:V表示儲油罐設計容量;D表示儲油罐直徑;H表示儲液高度。
根據我國消防相關規范,大型石油儲罐高度要低于24m;浮頂罐儲液高度要提前預留0.9m左右的空間。如當石油儲罐容積為15×104m3,其最小直徑為91000mm,考慮到油罐使用安全性和經濟性,油罐中直徑為100000mm,罐體高度為21800mm。
大型儲油罐壁板厚度較小,采用薄壁殼體結構,而壁板作為承受壓力的重要結構,要承載大量的靜液壓力,其通常為三角形分布狀。同時,為滿足實際強度設計要求,在日常應用中禁止采用連續變化截面厚度鋼板來制造油罐,所以油罐壁只能利用較厚的壁板焊接而成。且由于受到企業運輸能力和冶金能力影響,要合理控制其壁板寬度,其寬度要低于3000mm。研究數據顯示,底圈壁板寬度和儲油罐應力有直接聯系,所以本文采用2980mm、2420mm壁板厚度為試驗對象,對2種方案進行對比。
儲油罐底部是由邊緣板和中幅板2個環節組成。其中罐底邊緣板作為連接中幅板和壁板的重要環節,在靜液壓力作用下,邊緣板要一直承受較高的彎曲應力。在我國相關規范中,要求大型儲油罐邊緣板厚度要大于19mm,為保證底板自身的安全性,結合現場環境的腐蝕度,將邊緣板厚度控制在23mm。為控制底板的彎曲應力,要在邊緣板位置進行延長,伸出到管壁外100mm。而中幅板在靜液壓力作用下不會承受較高的彎曲應力,在相關規范中中幅板厚度需高于6mm,但為了避免底板出現不均勻沉降導致儲液泄漏問題,要結合實際情況調整中幅板厚度,通常中幅板厚度為11mm。
企業油庫通常是將儲存成品油作為主要目標,所以在企業油庫中存在大規模洞庫油罐。這些油罐根據建筑類型不同,可分為地面立式內浮頂油罐、地面拱頂罐、洞庫頂立式油罐等,其小型臥式罐、洞庫罐數量占據大多數,工作人員要根據特征不同,選擇對應的計量方法。從計算方法來看,油品質量計算在行業標準中有標準體積X標準密度方法和立式罐截面積X靜壓強方法,第一種計算方法通常應用在混合法自動計量系統、液位法自動計量系統中,當立式儲罐容積表準確度低于0.1%,油品質量計量準確度和壓力變送器數據有直接聯系,標準密度測量值不會給油品質量造成嚴重影響。因此,在選擇計量系統時,可選擇具有較好精確度的壓力變送器進行測量,從而保證油品質量準確度。本系統中為讓整體計量精度能滿足行業要求,在選擇壓力變送器、液位計等計量工具時要滿足下面要求:液壓計要符合計量要求,精度要控制在1mm左右;而想要滿足庫存要求時,精度可調整為3mm;溫度計平均溫度差異性需降低到5°范圍內;壓力變送器對所測量壓力提出更高要求,其壓力值要低于60Pa。另外,在安裝儀表過程中,壓力變送器取壓孔要安裝在油品靜止位置,且要處于計量水平位置,禁止超過輸油管。液位測量儀表要求在施工過程中,要按照標準流程和現場實際情況進行安裝,從而確保測量結果的合理性。
壁板厚度計算作為油罐設計的重要環節,雖然不同國家對壁板厚度計算公式存在一定差異性,但均規定壁板最大厚度為45mm。基于此,本文將方案一和方案二相互結合進行計算,從而得到4種不同結構(如表1、表2所示)。

表1 四種結構所用方案

表2 四種結構壁板設計厚度
4.1.1 底圈壁板寬度的影響
將4種不同結構根據設計規范分為2組,結構1和結構2采用JIS B 8501設計規范進行設計,結構3和結構4使用API650規范進行設計,2種結構中主要區別在底圈壁板寬度差異性。發現結構2底圈壁板寬度為2980mm,其在第一道環焊縫周圍的環向應力要低于結構1。站在大型立式圓筒形焊接油罐角度來看,管壁上第一道環焊縫周圍區域應力最高,是整個儲油罐最危險的位置。因此,工作人員要結構2的寬度,合理控制第一道環焊縫的環向應力,全面提升油罐安全性(如表3所示)。同時,通過分析表2發現,在選擇底圈壁板寬度為2980 mm管壁時要設置八圈壁板,能減少一道環焊縫制作流程,無形中加強其安全性。

表3 四種結構壁板外表面環向應力最大值和位置
4.1.2 兩種設計規范影響
在結構2和結構4中其底圈壁板寬度基本相同,其中結構4采用API650設計規范,結構2使用JIS B 8501設計規范。通過分析發現結構2環向應力最大值位于第一道環焊縫上部;而結構4環向應力最大值在第一道環焊縫下部,通過分析介質的靜液強度,發現結構4壁板應力數值較高,說明變點法設計方法和大型儲油罐具有較強吻合度。另外,要注重結構抗震性能,其油罐底圈壁板厚度較大,且第一圈和第二圈壁板厚度數據相差較大,主要目的是提高油罐結構的抗震能力。因此,如果相關企業要將油罐建立在地震頻發地帶,可采用日本標準進行設計,不然通常采用美國標準進行設計。
當4種結構的罐基礎和底板結構數據基本相同,且油罐內直徑全部為100000mm。通過利用有限元分析法進行計算,發現底板應力分布不容易受壁板結構參數影響,即4種結構底板應力分布并無明顯差異性。另外,罐底板最大應力通常在壁板和地板相互連接的大角焊縫位置,最高應力為505.4MPa。
綜上所述,利用美國和日本2種設計規范為基礎,選擇不同底圈壁板寬度,合理設計大型儲油罐結構,利用組合圓柱殼法計算不同結構的壁板應力。經過分析發現,美國規范中的底圈壁板寬度設計方案具有較強的合理性,所以要注重使用美國相關標準。同時,將有限元法應用到方案板底應力計算中,研究底板應力變化時壁板結構參數的變化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