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明
中國石化揚子石油化工有限公司芳烴廠 江蘇 南京 210048
一氧化碳是石油化工行業中常見的職業危害因素,分布范圍廣,接觸人員多,毒性危害大。吸人高濃度一氧化碳氣體可引起急性職業中毒,其發病人數與死亡人數均居急性職業性化學品中毒的前列。隨著我國合成氣、煤制氣等工業的快速發展,生產過程中職工接觸一氧化碳的機會越來越大,因此一氧化碳職業性中毒風險也越來越大,這對我們在預防一氧化碳職業中毒和應急管理上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氧化碳裝置是50萬噸/年英力士醋酸項目的主體配套工程,設計年產一氧化碳25萬噸、羰基合成氣8.39萬噸、副產氫氣4.6萬噸,于2010年7月建成投產。裝置采用德希尼布蒸汽轉化技術、巴斯夫溶液脫碳和空氣產品公司深冷分離技術,通過天然氣蒸汽轉化制得粗合成氣,再經溶液脫碳脫除雜質二氧化碳組分,最終經深冷分離得到主產品一氧化碳,供給英力士醋酸裝置作為原料使用,羰基合成氣供給揚子-巴斯夫,副產氫氣即可直接供下游裝置直接使用,也可以送至芳烴廠制氫變壓吸附裝置進一步提純,以滿足下游用戶的需要。
一氧化碳裝置生產過程中涉及一氧化碳、液氨等高毒化學品,職業性中毒風險非常高。特別是裝置主產品一氧化碳氣體,無色、無味、高毒,泄漏時無任何警示性,人體吸入后往往在不知不覺中發生中毒,俗稱“無形殺手”。
一氧化碳經呼吸道吸入人體后,通過肺泡進入血液循環,立即與血紅蛋白結合,形成碳氧血紅蛋白,使血紅蛋白失去攜帶氧氣的能力。一般認為一氧化碳與紅細胞的親和力比氧與紅細胞的親和力大230~270倍,故把血液內氧合血紅蛋白中的氧排擠出來,形成碳氧血紅蛋白,又由于碳氧血紅蛋白的離解比氧合血紅蛋白慢3600倍,故碳氧血紅蛋白較之氧合血紅蛋白更為穩定。碳氧血紅蛋白不僅本身無攜帶氧的功能,它的存在還影響氧合血紅蛋白的離解,導致機體組織受到雙重的缺氧作用,最終因缺氧而產生中毒癥狀。
一氧化碳對人體的急性毒性與其在空氣中的濃度有以及人員接觸時間有關,其劑量-接觸時間-效應關系見表1。

表1 一氧化碳劑量-接觸時間的效應關系
從表1可以看出,空氣中一氧化碳含量一旦超過800×10-6,便會使人痙攣(即失去自我控制活動能力,無力阻止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從而導致昏迷、死亡的危險)。所以對正常人來講,環境中一氧化碳濃度800×10-6是一個重要界限值,超過此值,即成為高中毒危險的環境。
圖1能較直觀地反映出空氣中一氧化碳濃度、人員接觸時間和對人體的影響三者之間的對應關系:

圖1 CO劑量-接觸時間-效應關系圖
一氧化碳對機體的危害程度,主要取決于空氣中的一氧化碳的濃度和機體吸收高濃度一氧化碳空氣的時間長短。一氧化碳中毒者血液中的碳氧血紅蛋白的含量與空氣中的一氧化碳的濃度成正比關系,中毒的嚴重程度則與血液中的碳氧血紅蛋白含量有直接關系。
輕度中毒:中毒時間短,血液中碳氧血紅蛋白為10%~20%。表現為中毒的早期癥狀,頭痛眩暈、心悸、惡心、嘔吐、四肢無力,甚至出現短暫的昏厥,一般神志尚清醒,吸入新鮮空氣,脫離中毒環境后,癥狀迅速消失,一般不留后遺癥。
中度中毒:中毒時間稍長,血液中碳氧血紅蛋白占30%~40%,在輕型癥狀的基礎上,口唇、指甲、皮膚粘膜出現櫻桃紅色,多汗,血壓先升高后降低,心率加速,心律失常,煩躁,一時性感覺和運動分離(即尚有思維,但不能行動)。癥狀繼續加重,可出現嗜睡、昏迷。如搶救及時,可迅速清醒,數天內完全恢復,一般無后遺癥。
重度中毒:發現時間過晚,吸入一氧化碳過多,或在短時間內吸入高濃度的一氧化碳,血液碳氧血紅蛋白濃度常在50%以上。初期四肢肌張力增加,或有陣發性強直性痙攣;晚期肌張力顯著降低,患者面色蒼白或青紫,血壓下降,瞳孔散大,最后因呼吸麻痹而死亡。部分中毒患者昏迷蘇醒后,經過兩天至30天的假愈期,又出現一系列神經精神癥狀,常見的有精神異常,腦局灶性損害,顱、脊神經損傷。
慢性影響:長期接觸低濃度一氧化碳可致頭痛、頭暈、耳鳴、乏力、失眠、多夢、記憶力減退及心電圖改變等。
(1)將傷員脫離事故現場。首先應了解毒物來源地(泄漏源),確定風向,確定救援進出路線,避免施救者自身中毒。
(2)報警。撥打氣防、急救電話報警或大聲警告區域內的其他人員。
(3)評估。對事故現場情況作出正確評估,為現場救援和處置提供依據。
(4)佩戴個體防護裝備,就近取到正壓式空氣呼吸器并正確佩戴。切忌盲目施救。
(1)搶救人員必須佩戴空氣呼吸器進入現場,迅速將傷者移至空氣新鮮處。
(2)松開傷者衣服,保持仰臥姿勢。
(3)將患者頭部后仰,保持呼吸道暢通。
(4)患者如有呼吸,要以毛毯保暖,并實施心肺復蘇術搶救。
(5)心臟驟停,必須現場實施心肺復蘇術,并與醫療急救部門聯系搶救。
(6)對有昏迷或抽搐者,可在頭部置冰袋,以減輕腦水腫并發癥可能。
(7)觀察病人變化。對輕度中毒者,經數小時的通風觀察后即可恢復,對中、重度中毒送高壓氧艙治療。
(8)在轉送醫院的途中,一定要嚴密監測中毒者的神志、面色、呼吸、心率、血壓等病情變化。
需要特別提醒的是,對于不省人事或無呼吸的病人千萬不要輕易放棄搶救,要在專業急救人員到來之前爭取搶救時間。對有毒有害物料火災,若不能切斷泄漏氣源,則不允許熄滅泄漏處的火焰。
加強密閉化生產及局部通風。涉及一氧化碳等高毒物料采樣必須采用密閉采樣器;一氧化碳產品壓縮機廠房采用半開式廠房,廠房頂部采用自然換風設計。
進入密閉空間或其他高濃度作業區,應先將工作場所充分通風,經檢測空氣質量達標后方可進入,進入時應有專人在外監護。
在可能發生一氧化碳職業中毒危害的作業場所,按規范安裝固定式有毒氣體檢測報警儀。
作業現場操控人員需穿靜電工作服,配備便攜式一氧化碳檢測報警儀。緊急事態搶救時,須佩戴正壓式空氣呼吸器;緊急撤離時,可就近使用逃生呼吸頭罩。
定期和實時檢測作業場所空氣中毒物濃度,做好涉毒崗位人員的上崗前、在崗期間的職業性健康體檢,避免有職業禁忌的人員從事接觸一氧化碳的作業。
作業場所設置醒目的警示標識,配備數量充足的空氣呼吸器等氣防器材。
加強對員工進行一氧化碳職業危害告知及職業衛生教育,掌握空氣呼吸器使用、心肺復蘇急救操作等自救互救技能。
定期組織一氧化碳職業中毒應急演練。
嚴格執行雙人巡檢安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