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一輪的登月熱潮即將到來!這次,人類很可能會在月球上建立可供人長期停留的月球基地。那么,月球上的生活會是什么樣的?大膽一點,讓我們假設自己就是登月宇航員,去月球上試著過一天吧。
05:55睡醒
在月面上醒來,你會感到無比寂靜。除了基地里的儀器或者人發出的聲響,你聽不到月面上的其他聲音,因為月球表面幾近真空狀態,聲音無法在這里傳播,就算有人在基地外敲鑼打鼓,也不會吵到你。
你知道嗎?
在我們的印象中,月球沒有大氣層,但嚴格意義上說,月球有一個與宇宙真空略有差別的稀薄大氣層,主要成分是月表在太陽照射下散發的氣體。
06:00起床
“一天之計在于晨”,這句話也適用于在月球上生活的人,所以精神滿滿地起床吧!不過,你最好不要一下子從床上蹦起來。因為,月球的引力只有地球的1/6,跳得太起勁兒的話,腦袋可能會撞上天花板。
雖然你在基地內不需要穿著厚重的艙外活動宇航服,但所穿的服裝也和地球上的日常服裝不太一樣。你在基地內穿著的服裝的面料內附有大量有彈性的帶子,這種設計能模擬地球引力對人體的負荷,減少長期的低引力環境對人體產生的負面影響。
你知道嗎?
低重力環境會影響人的胃口,宇航員的體重流失會比在地球上快。為了保持健康,宇航員有必要多吃一些食物。
06:30早餐
不管是在地球上還是月球上,人都要好好吃飯。在月球基地內,不同艙室之間由安全通道相連。因此,你從起居艙進入餐廳,需要先開啟起居艙的氣閘門,進入安全通道后再關閉它;進入餐廳前,你需要先打開其所在艙室的氣閘門,離開安全通道后,再關閉它。雖然很麻煩,但這是為了保證基地的安全。假如某個艙室漏氣或者發生火災,這些關閉著的氣閘門能將其隔離,從而避免災害蔓延至其他艙室。
宇航員一日三餐的餐食和地球上的不會有太大的區別,食材中的少部分可以在月球基地的溫室中種植,但大部分還是從地球送來的。為了保質以及方便運輸,它們都經過了冷凍干燥處理。其解凍后的口感可能和地球上的稍有不同,但營養成分基本不會流失。
07:00工作
花費巨資將宇航員送到月球上可不是為了度假,登月宇航員有著相當繁重的任務要完成—建設月球基地。和地球上的建筑工人不同,你在月球上造建筑是在室內進行的:盯著屏幕,操作控制器,遙控指揮室外的機器人完成建造工作。
人類的第一個月球基地很可能會建在月球的南極圈附近。在這里,太陽光一直以高傾斜角度照射著月面,月表溫度變化相對較小,不像其他地方的溫度會在-130℃到120℃間劇烈波動。不過,月球南極圈附近的溫度非常低(可能比地球的南極還冷),而且塵土飛揚。你需要時常打開攝像頭上的清潔裝置,不然屏幕上可能什么都看不到。
你知道嗎?
月球南極圈的長期光照可以提供穩定的太陽能來發電。
14:00出艙
大部分工作都可以在室內完成,但有時還是需要出艙活動,比如機器人出故障的時候。故障通常都是一些小毛病:沙塵顆粒堵住了零件縫隙、機器過熱停機、自動清潔效果不佳之類的。人到現場掃一掃、拍一拍或者換一下零件就能解決。
當然,外出時必須穿上厚重的艙外活動宇航服。與當年“阿波羅號”上的登月宇航員的相比,你穿的宇航服更加厚重,就像包裹著裝甲的深海潛水服。
15:30賞景
處理完現場問題后,你可以抽空欣賞一下月球的“美景”……哈哈,千萬不要抱有太大的期望,因為除了石頭、塵土和隕石坑,你幾乎看不到其他特別的地質景觀。月球的那層稀薄的大氣層不能散射太陽光,所以這里的“天空”一片漆黑,但你能看到最令人感動的天文美景—我們的母星地球。由于太陽光的反射再加上距離相對較近,在月球上看到的地球會非常明亮。
17:00意外
如果你在室外看到哪里突然閃了一下,不要害怕,這可能只是月球上的一種特殊現象—月閃。月閃也稱月球瞬變現象,指月表的亮度、色澤或外觀上突然發生短暫的變化,有些甚至能在地球上看到。引發它們的原因很多,比如月球地下洞穴釋放的氣體、月表沙塵的摩擦起電以及天體碎屑的撞擊等。
月閃只能算是登月宇航員可能遇到的小意外,至于大意外嘛……當屬太陽風暴。沒有厚重大氣層保護的月球會直接受到太陽風的“吹拂”,少量的“吹拂”或許影響不大,但遇到大規模太陽風爆發,你最好還是躲起來。好在,我們對太陽風的監測還算到位,你會及時收到指揮中心的警告,并有足夠的時間躲入基地,等待太陽風暴過去,就像在地球上躲避臺風一樣。
20:00娛樂
許多你在地球上能進行的娛樂項目,在月球上也同樣能實現—看電影、玩游戲、聊天、運動都可以。比較難實現的是外出活動。畢竟,在月球那樣的環境中外出散步并不是一個好主意。娛樂結束后,你就可以去睡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