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聊城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彭貞貞
孔繁森作為一名優秀的黨員干部,有著根植人民、無私奉獻的愛民情懷,有著堅定信仰、心向國家的家國情懷,有著甘于吃苦、艱苦奮斗的責任擔當,有著清正廉潔、樸實無華的道德人格。孔繁森精神作為一種英雄模范精神,是黨和人民寶貴的精神財富,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著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邁進的道路上,仍然具有十分重要的教育價值意蘊。
(一)根植人民,無私奉獻的愛民情懷。根植人民、大愛無我、無私奉獻是孔繁森精神的核心要義。“信奉‘人不為己,天誅地滅’‘人為財死,鳥為食亡’,一味索取、利己是剝削階級的信條;而毫無自私自利之心,一心一意為人民謀利,則是共產黨人的信念。”熱愛人民、服務人民,為人民鞠躬盡瘁、無私奉獻的愛民情懷是孔繁森精神內涵最重要的體現。“一個人愛的最高境界是愛別人,一個共產黨員愛的最高境界是愛人民。”在三次援藏工作期間,孔繁森始終堅持共產黨員“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宗旨,始終保持同人民群眾的緊密聯系,將自己的人生格言擲地有聲地落到了實處。“千頭萬緒的事,說到底是千家萬戶的事。”孔繁森到了西藏,就同藏族地區的人民結合了起來,與千家萬戶情通于心、血濃于水,把藏族人民當作自己的親人,把千家萬戶的事當作自己的事,為人民而活著、而奮斗、而獻身,在人民這片沃土上生根開花,深入基層關心民生疾苦,為人民排憂解難。
人的一生是短暫的,時間是有限的。是走進群眾、融入人民、與人民群眾朝夕與共、同甘共苦;還是疏遠人民、脫離群眾、高高在上、只盯著自己頭上的“烏紗帽”,只做足工作上的“表面功夫”,是檢驗一個黨員干部是否具有堅定理想信念的關鍵。孔繁森做到了與人民群眾親密接觸,讓“百姓時間”常態化,將群眾觀念、群眾意識、群眾路線真正貫徹執行到日常工作中,達到“無我”“為民”的崇高精神境界。
(二)堅定信仰,心向國家的家國情懷。對黨忠誠是共產黨人首要的政治品質。堅定信仰、一心向黨、國家至上是孔繁森精神的初心本色。自幼年起,孔繁森便堅定了對中國共產黨的信仰,對共產主義的理想信念,成年后的孔繁森兩次進藏,義無反顧響應國家援藏工作的號召。在孔繁森人生中,每一個需要在個人利益與國家利益之間做出抉擇的關鍵時刻,他都毫不猶豫地服從了黨的指揮調動、奮不顧身投入到西藏工作中。孔繁森人格的可貴之處在于:別人不愿做的事,他能自覺去做;別人在做的事,他做得更好;不以事難而不做,不以善小而不為。路途遙遠、歸無定期,老母親年歲已高需親人常伴身側、家中妻子兒女尚需關心和照顧、阿里艱難困苦的生活條件、物質匱乏的經濟現狀等等主客觀的困難,都沒有動搖孔繁森奔赴西藏的決心,面對一些人的疑惑和不解,孔繁森說:“大家都上有老、下有小,你也困難,我也困難。但援藏總得有人去吧?”常思奮不顧身,以急國家之急。始終以大局為重,堅持國家利益至上、堅定對黨的信仰,發揚“螺絲釘精神”,扛起身為黨員干部的擔當,到祖國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去,熱烈地愛著祖國、深沉地愛著西藏,是孔繁森精神的生動寫照。
(三)甘于吃苦,艱苦奮斗的責任擔當。甘于吃苦、敢于擔當、任勞任怨、無怨無悔是孔繁森精神的力量所在。艱苦奮斗一直以來都是中國共產黨人的優良傳統和作風。孔繁森曾說:“身在異鄉,就該百姓為父,遠離家鄉,就該事業為重。”初到西藏,孔繁森就寫下“青山處處埋忠骨,一腔熱血灑高原”的豪言壯語,以此銘志;在援藏工作中,他始終從西藏的社會實際出發,腳踏實地對拉薩、崗巴、阿里等地人民的生活狀況進行走訪了解,對教育和醫療服務等事業的發展現狀進行調查研究,為帶領西藏人民脫貧致富鞠躬盡瘁、奔波忙碌、殫精竭慮。最后,甚至將生命都傾注在了為藏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謀出路、為藏族同胞生活幸福謀未來的崇高事業上。孔繁森用實際行動彰顯了一位優秀的共產黨員頑強拼搏、開拓進取、求真務實、不尚空談、真抓實干的艱苦奮斗精神。
(四)清正廉潔,樸實無華的道德人格。清正廉潔、克己奉公是共產黨人應有的本色,是黨員領導干部的立身之魂、成事之基。清正廉潔、樸實無華是孔繁森精神的鮮明特征。在阿里任職期間,作為地委書記的孔繁森一直克己奉公、勤政廉政,始終保持作為一名共產黨員的純潔性、先進性。“公與私是一條永遠不可逾越的界限,己不正何以正人。”無論是工作還是生活,孔繁森始終節衣縮食、公正廉潔、大公無私、樸實無華,切實做到“權為民所用、利為民所謀”。他一塵不染、兩袖清風,對自己苛刻到連一塊香皂都不舍得買、付不起妻子回程的車票、因公殉職時身上僅有8元6角錢;同時,對百姓慷慨大方,自費為人民買藥、多次為困難群眾捐款、在極度嚴寒中把毛衣毛褲脫下送給藏族老阿媽,三次賣血900毫升換錢以補貼地震中失去父母的孩童。孔繁森在物質上是簡樸清貧的,但在精神上卻無比富足,從山東聊城到西藏阿里,孔繁森堅實篤定的腳步踩出了一條閃爍著理想光芒的人生軌跡。
(一)有助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爭做新時代社會主義接班人。作為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青年學生是引風氣之先的社會力量。引導青年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筑牢正確的價值觀,對青年學生高尚品格的形成和國家民族未來的發展至關重要。孔繁森精神中堅定信仰、迎難而上的高尚品格和親民愛民、大愛無我的公仆情懷為青年學生做出了正確的價值觀引領。弘揚孔繁森精神有利于增強青年學生對人生的信念定力,明確人生的奮斗方向,將個人理想與國家前途、民族命運緊密聯系起來,爭做新時代社會主義接班人。
(二)有助于青年學生學習優秀榜樣模范,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更加需要強大的精神力量塑造中華民族之魂。學習優秀榜樣模范、傳承民族紅色基因是新時代對人才培養的客觀要求和重大課題。弘揚孔繁森精神,學習知難而進、舍我其誰的革命精神和使命擔當,學習嚴于律己、樂于奉獻的道德情操和高尚情懷,有利于青年學生深刻領會孔繁森精神的本質和真諦,從而在成長的過程中堅持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堅定信念,弘揚與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切實做到“真信、真學、真傳、真做”。
(三)有助于青年學生堅定信念艱苦奮斗,提升個人思想覺悟和社會適應性。孔繁森有著崇高的理想信念,不改初心的價值追求,始終保持“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和“行百者半九十”的清醒。習近平總書記指出:“今天,我們比歷史上任何時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是輕輕松松、敲鑼打鼓就能實現的。全黨必須準備付出更為艱巨、更為艱苦的努力”。弘揚孔繁森精神,學習孔繁森無論在什么條件下都對理想信念矢志不渝,對初心使命至死捍衛的精神,有利于青年學生慎終如始,激發責任擔當,提高思想覺悟和社會適應性、以良好的精神風貌投入社會主義事業建設工作中。
以文化人、“立德樹人”是高校的育人初心和責任擔當,學習偉大的時代楷模孔繁森,深入凝練和廣泛宣傳孔繁森精神,充分發揮紅色文化資源思想政治教育價值,是新時代高校探索教育路徑的重大課題。
(一)開展優質教育課程,強化有利于孔繁森精神傳授與學習的思政教育體系。高校弘揚和學習孔繁森精神,在思想政治教育課堂主渠道教學方面要處理好教育者、教育對象、教育者與教育對象關系、教育教學手段方式等問題。首先,作為思想政治教育活動的主體,教育者的思想覺悟、政治素質、道德水平、教學能力是決策、實施、組織教育活動的關鍵。因此,培養一批高素質、專業化、有擔當的教師優質宣傳隊伍,在課堂內外切實將弘揚孔繁森精神視為己任,對拓展宣傳廣度、增強教育深度至關重要。其次,可以開設孔繁森精神選修課,在弘揚孔繁森精神過程中堅持“雙主體”,注重“教”與“學”相互配合,選擇孔繁森英雄事跡中有典型代表性的故事片段,給予啟發和思考,讓教育對象始終與教學過程同頻共振,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獲得感。最后,要客觀認識教育對象認知特點和心理特征,采用新穎多樣、豐富多彩的教學方式與手段,充分利用大數據從視覺、聽覺方面增強教學效果,創造和諧融洽、輕松愉快的課堂氛圍。讓教育對象“動”起來,教育教學課堂“活”起來,使弘揚孔繁森精神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好”起來。
(二)營造濃厚的教育環境,加強有利于孔繁森精神傳播與學習的校園文化建設。注重校園文化建設,認識、選擇和營造有利于孔繁森精神傳播與學習的校園文化氛圍,發揮隱性文化功能,增強育人效果。在弘揚孔繁森精神的具體實踐中,離不開校園整體文化氛圍的熏陶。因此,應當建設具有學校特色的校園文化,例如:建造孔繁森人物塑像、制作孔繁森精神宣傳展板、在宿舍教室門墻展示孔繁森語錄等,使校園目光所及之處皆有孔繁森精神的元素。同時,開展豐富多彩的校園實踐活動,例如:舉辦孔繁森精神主題講座、寫作、朗誦和社團宣講活動、集體觀看孔繁森事跡專題紀錄片等。將孔繁森精神教育潛移默化滲透進校園環境的方方面面,讓學生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三)創新多元教育途徑,建設有利于孔繁森精神感悟與踐行的社會實踐基地。參天之木,必有其根;懷山之水,必有其源。孔繁森精神作為一種精神文化力量,體現于一定的紅色物質文化載體中。延續孔繁森精神的靈魂與血脈,要進一步用好孔繁森精神教育基地。“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社會實踐是思想政治教育素質形成和發展的基礎。把孔繁森精神研究常態化、機制化是弘揚孔繁森精神的重要舉措。新時代,高校弘揚孔繁森精神需要創新多元教育途徑,要在查閱孔繁森人物資料的基礎上,鼓勵青年學生參加孔繁森精神相關研究選題,通過實地調查、專訪人物、參觀孔繁森紀念館、陳列館等形式,充分利用承載孔繁森精神的文化資源和生活資源,將孔繁森精神的傳承真正落實到“人”的傳承上。同時,動員青年學生參與社會志愿服務、慈善公益、孔繁森精神社區宣講等活動,將青年學生從孔繁森精神中汲取的力量外化為實在行動,在自我教育、自我改造的過程中把感受、學習和踐行孔繁森精神落實到實際生活中,推動道德實踐活動常態化。
(四)拓展多樣傳播載體,構建有利于孔繁森精神宣傳與教育的網絡教學平臺。社會信息技術的發展和新媒體的涌現給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帶來了新的現實挑戰和新的發展契機。在融媒體時代,高校應巧妙借助新型媒介,如“學習強國”學習平臺、QQ、微信、微博、抖音、快手、小紅書等熱門應用軟件,廣泛宣傳孔繁森精神和孔繁森英雄事跡。重視和發揮微博校園超話、微信校園公眾號、抖音校園賬號等網絡交流平臺的作用,加大對孔繁森精神的宣傳與教育,建立孔繁森專欄,分時段、分內容、分版塊、分主題定期推送孔繁森個人英雄事跡和孔繁森精神宣講短視頻等,進一步提升教育效果。
孔繁森精神有著豐富的內涵和現實意義,在新時代具有深遠的價值意蘊。高校應當在充分挖掘孔繁森精神價值內涵的基礎上,創新弘揚孔繁森精神的路徑,讓思想政治教育與孔繁森精神文化互為砥礪、相互促進,用紅色文化基因鑄魂育人,進而達到“立德樹人”的最終目標,激勵廣大青年學生踔厲奮發,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