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延邊大學圖書館 胡晴
微時代背景下,人們對于圖書館的需求不斷增加,同時對于圖書館閱讀推廣更加關注,這就為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質量的提升提供了更好的環境支持。作為高校工作者,要積極明確圖書館建設為學校工作開展帶來的巨大幫助,同時也要把握微時代背景下高校圖書館的發展新方向,學習好微時代背景下的新技術,緊緊抓住時代發展機遇,結合高校工作的實際,不斷推動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進一步發展。
微時代下,信息傳遞的速度不斷加快,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管理質量不斷提升,為圖書館的推廣工作帶來了新的機遇。首先,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發展對于微媒體的應用更加全面,提升了信息傳播的速度,拓展了信息傳播的范圍。其次,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閱讀中的微媒體應用,進一步強化了閱讀推廣工作的互動性。通過微信公眾號以及微博等載體,能夠充分發揮出強大的媒體優勢,增強閱讀過程中的互動性,全面了解信息傳播的個性化內容,促進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不斷發展。面對新的環境,圖書館工作者必須緊緊抓住發展機遇,進一步推動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持續發展。
微時代的發展為圖書館的管理提供了新的方法和渠道,利用網絡化的信息對圖書進行分類管理,使得圖書分區更加合理,讀者尋找更加方便。同時,在微時代背景下,數字技術的發展應用為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管理提供了現代化的管理技術和手段,使得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自動化管理系統的應用越來越廣泛,優化了整體工作方式。另外,圖書館內部導引系統可以直接使用語音技能,通過對話就可以直接鎖定所需要的圖書,幫助學生節省更多的時間。
(一)缺乏專門的閱讀推廣團隊,閱讀推廣活動對象單一。許多大學圖書館并沒有創建專門閱讀推廣組織,舉辦活動的團隊一般是臨時性抽取一部分人員構成的。在這樣的狀況下實施的閱讀推廣活動,因為與院校有關部門及社團的溝通不夠徹底,使活動在方案策劃、宣傳策劃、實行等環節中欠缺院校相關部門相互配合,而造成活動效果不佳。除此之外,許多大學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對象通常都是在校大學生,活動對象太過單一。
(二)對傳統的活動宣傳方式不重視。現代通信技術和網絡技術在高校圖書館獲得到了廣泛應用。高校圖書館大都通過圖書館網站、圖書館微信平臺、電子屏、QQ群等新媒體來發布活動信息。而采用發放宣傳單、擺點宣傳、張貼海報、下院(系)宣傳等方式來發布活動信息的高校圖書館越來越少。有業界學者對比了采用新媒體發布活動信息和采用傳統方式發布活動信息的宣傳效果,結果表明,70%的高校學生主要是通過“宣傳單”“聽同學說”和“宣傳海報”這三種渠道獲取活動信息,只有約30%的學生是通過電子屏、網站、微信平臺等渠道獲取活動信息。可見傳統的活動宣傳方式獲得了較好的宣傳效果,也說明傳統的活動宣傳方式不應被忽視。
(三)活動的主題和形式缺乏新穎性。現階段,大學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方式通常是專題書展、征文、講座、知識競賽等。由于推廣方式重復、主題風格同樣的狀況,并且宣傳和推廣的書多數為人文社科類,對社會科學類書籍的推薦量宣傳策劃偏少,推廣活動對閱讀者的影響力逐漸降低,沒達到閱讀推廣的效果。
(四)閱讀推廣活動與讀者的閱讀需求貼近度不高。由于高校圖書館管理者大多按慣性思維來組織閱讀推廣活動,很少通過電話、郵件、問卷調查、座談等調研方式來了解讀者的閱讀需求,使得很多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與讀者的實際需求脫節。例如,沈陽理工大學圖書館舉辦的系列講座,由于活動的內容與讀者的閱讀需求存在一定差距而受到讀者的冷遇。因此,閱讀推廣活動必須契合讀者的閱讀需求,才能吸引更多的讀者參與其中。
(五)缺少對閱讀推廣活動效果的科學評估。活動后評估能夠給下一次活動決策及管理吸取經驗,同時提供科學合理、可信賴的依據。現階段,許多大學圖書館在閱讀推廣活動完成后,一般是由館領導干部做活動小結,這類匯總缺乏對活動成效的評定,不利于提高閱讀推廣工作的水平。
(一)強化閱讀推廣的意識和能力。微時代下,高校圖書館的發展逐漸發生了變化,同時在這個過程中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理念開始不斷更新,這是推動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發展的重要支持。首先,高校圖書館要加強微媒體的應用,了解媒體發展對于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發展的重要性,為營造良好的閱讀推廣環境提供保障,工作人員要對閱讀推廣工作的發展方式進行探索,不斷增強自己的意識。其次,目前,高校圖書館為了更好地迎合新的需求,針對微媒體的建設工作也相繼開展,極大拓展了閱讀的渠道。因此,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要及時對各類新媒體在圖書閱讀推廣工作中的應用進行分析,及時論證工作的可行性,從而推動閱讀推廣工作的不斷發展。最后,高校圖書館要加大微媒體的宣傳工作,針對當前高校圖書館發展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引導圖書館用戶加強對微媒體的應用,提升微媒體平臺發展的影響力,實現高校圖書館發展的真正價值。
(二)重視圖書館個性化的服務。隨著微時代技術的不斷發展,高校圖書館發展中的互動性不斷增強,也為圖書館個性化工作的開展提供了新的基礎。首先,高校圖書館要加強對于用戶需求的了解和研究,從而針對圖書館工作的實際制定科學的規劃。在閱讀推廣工作中,要堅持“以人為本”的理念,通過用戶需求的研究對信息發展數據進行挖掘,保證閱讀推廣工作的質量。其次,高校圖書館要不斷創新圖書館的閱讀模式,開發新的閱讀方式,通過APP等平臺的利用為信息的開發和發展提供新的技術支持,為用戶的閱讀發展提供個性化的服務。最后,高校圖書館要及時將線上和線下工作相結合,滿足用戶更多的需求,保證高校閱讀推廣工作和用戶的閱讀習慣能夠更好地貼合。
(三)不斷完善閱讀推廣的發展體系。在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中,逐步完善工作體系是微時代下的重要工作。首先,要積極加強人才建設,做好人才引進工作,保證人才隊伍的不斷更新,提供新鮮的血液。同時要及時明確不同崗位的工作職責,保證各項工作的有效落實。其次,要優化圖書館工作的方式,積極結合微時代發展的機遇,對圖書館自身的資源進行科學規劃,開設新的圖書欄目,避免資源浪費的情況出現,為圖書館資源的利用提供更好的方向。最后,要及時做好圖書館的圖書資源和數字化之間的轉化工作,構建多樣的資源利用體系,及時對圖書館中的視頻資源不足的情況進行了解,通過對資源的有效整合,彌補工作的短板,提升圖書館的吸引力,增強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有效性。
(四)建立專門的閱讀推廣團隊。專業閱讀增強團隊可以確保可持續發展和增強閱讀能力,從而實現增強閱讀能力的目的。首先,從高校圖書館中選擇一個具有高度專業和技術能力強大的圖書館,組建一個閱讀增強團隊,負責圖書館工作的館長為團隊的總領導。其次,學校學生社區干部應選擇聯合會,并將其吸收到團隊強化閱讀中,促進閱讀方面發揮積極作用。一方面,他們了解大學生的閱讀需求,參與閱讀增強活動的規劃和傳播,使閱讀增強活動更符合大學生的需求,閱讀促進活動的效果將更加明顯;另一方面,由于社區干部擅長組織活動,他們可以自動組織各種類型的閱讀促進活動,從而增加閱讀促進活動的頻率,增加學生對閱讀的興趣,最終實現增強大學圖書館閱讀的目的。
(五)在傳統活動宣傳方式的基礎上構建微服務平臺。高校圖書館應堅持將傳統活動與新媒體結合起來,充分利用傳統活動,推廣新媒體宣傳閱讀和宣傳的重要性。如今,高校教師和學生的閱讀需求變得更加多樣。因此,高校應在微閱讀時代背景下依靠實體閱讀、電子閱讀等資源,積極促進微信息和視頻微信息形式的閱讀,以滿足大學教師和學生的閱讀和學習需求。
(六)創新閱讀推廣服務模式。高校圖書館在實施閱讀推廣的過程中,要不斷提高自身的服務質量,打造具有本校特色的閱讀服務品牌。以南寧師范大學圖書館為例,圖書館在微信公眾平臺上開通了“博看朗讀”的微服務平臺,還組織了“好書不自賞,我為好書做代言”微書評活動及“傳遞書香·書送愛心”圖書捐贈活動等,吸引了眾多學生的參與,通過線上、線下的活動分享,加深讀者間的互動和交流。
高校圖書館還要創新閱讀模式,加強數字化閱讀推廣,讓讀者能夠利用碎片化時間進行閱讀,為深度閱讀打下基礎。此外,圖書館除了利用微信公眾平臺向讀者推薦有益的閱讀書目外,還應在圖書館微信上提供好書榜單、內容評價榜單、讀者獨立自主打分榜單,使讀者能根據這些好書榜單閱讀內容健康的書籍。
(七)打造新型閱讀空間,激發師生閱讀熱情。雖然淺閱讀可以讓讀者利用碎片時間獲取信息,但學習專業知識仍需在特定的環境下進行系統的和深層次的閱讀。因此,建設功能完備且具有人性化、舒適化的閱讀空間是推進高校閱讀推廣的一項重要舉措,它能發揮高校圖書館的館藏優勢,創新圖書館的服務模式,提升圖書館的服務水平。
(八)建立系統的閱讀推廣活動評估指標體系。評估高校圖書館的閱讀促進活動,可以幫助公共圖書館了解閱讀促進活動的影響,發現閱讀促進活動中的缺陷,并總結經驗,改進閱讀促進措施,實現提高閱讀能力的目標。同時,高校圖書館必須遵循合理的標準,例如數量和質量的結合、綜合和實施的重要性。
(九)建立合作開展閱讀推廣活動的機制。聯合舉辦閱讀推廣活動能夠聚集多方優質資源,擴張閱讀推廣的范疇,提升閱讀推廣活動影響力,協同方式既可以是所在地區全部高校圖書館的協同,還可以是所在地區的高校圖書館、圖書館以及其他社團組織的協同。
在微時代背景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環境發生了極大的變化,在工作發展的基礎上,積極推動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的質量是提升閱讀成效的必然趨勢。因此,高校圖書館要借助微媒體技術加強閱讀推廣的時間,提升圖書館的個性化服務水平,加強工作隊伍質量建設,進一步推動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工作的發展,為我國人才培養工作提供了更加有力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