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紅陽,施 穎
(鐘祥市公共檢驗檢測中心,湖北鐘祥 431900)
民以食為天,飲食是人們生活的基礎組成部分。近年來,食品安全問題層出不窮,尤其在食品加工和安全檢驗檢測過程中暴露出了諸多問題,嚴重影響了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食品安全檢驗是監督食品加工和生產的安全防線,是夾在食品生產和市場之間的安全門檻,因此食品安全檢驗尤為重要,是直接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社會問題[1-2]。本文對現階段食品安全檢驗工作中主要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并針對食品安全檢驗工作的質量控制問題提出改進措施,希望為提升我國食品安全檢驗工作質量提供參考。
健全的檢驗標準和檢驗流程是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工作的必備條件,是保障食品安全的基礎,但是目前我國食品安全檢測工作相關制度尚不完善,存在工作方式單一、檢驗標準不健全等諸多問題,無法為食品質量和安全提供強有力的保障[3]。食品安全檢測工作缺少完善的檢驗檢測標準和流程規定,工作人員在實際檢測工作中并未形成良好的工作機制,導致食品安全檢測效率低下。此外,目前食品檢測工作缺少較為嚴格的監管制度,檢測人員在工作開展的過程中存在操作不規范、工作疏忽的情況,嚴重影響了食品安全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數據處理和判斷是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過程中的重要環節,檢測人員依據檢測儀器所得出的數據來判斷食品是否符合國家標準和規范,而如何處理檢測所得數據直接影響最終的檢測結果。然而現階段部分檢驗檢測人員的專業水平不高,容易在工作過程中出現失誤和疏忽等情況。并且很多檢測人員在工作中缺乏創新和思考的精神,機械式地完成常規的檢驗,缺少對專業知識的進一步學習和探索,面對新儀器設備得出的結果容易出現數據處理偏差問題[4-5]。此外,相關企業在檢測人員管理方面,未組織相關人員進行培訓,導致檢測人員專業性不足;在機制制度建立方面,未建立健全人員管理與激勵機制,對檢測人員工作監督力度不足,缺少科學的激勵辦法來鼓勵檢測人員實現自我提升,這也是導致檢測人員專業水平得不到提升的原因。
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工作的整個流程往往需要多個部門進行聯合分工,上下配合、共同完成。然而在實際檢測工作開展過程中,許多相關部門并未實現信息流暢互通和共享,導致多部門之間的協調工作效率低下,甚至影響整個檢驗檢測工作的完成。①在既定的檢驗檢測過程中,每個部門只專注于完成自己的工作,沒有形成與其他部門之間互相配合和監督的合作機制,多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較少,甚至可能會出現重復檢測等問題,嚴重影響了食品安全檢測的工作效率[6]。②現有檢測體系對各部門之間的職責分工存在不明確和不清晰的問題,在工作過程中缺少完整的工作規劃和職責分工,一旦出現工作問題,也無法實現快速追責和改正[7-8]。
檢驗檢測儀器是食品安全檢測過程中的重要設備,是直接影響檢測結果的重要因素。而隨著食品安全檢測技術的不斷發展,檢驗檢測儀器逐漸走向高效集約化,對精度的要求越來越高。而這種高精度的食品檢驗儀器往往造價昂貴,且維護成本較高,需要定期進行專門的維護保養,以保證食品檢驗結果的可靠性。但是在現階段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工作開展過程中,儀器設備管理問題始終沒有得到重視,并未制定詳盡的儀器操作規程和保養機制。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人員在儀器操作過程中也沒有按照科學和正確的操作規程執行,容易出現因使用不當或缺少維護導致數據誤差等問題。
健全的工作制度和體系是實現食品安全檢測的重要保障,為了解決現階段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工作中存在的問題,相關部門應完善檢驗檢測工作體系,以科學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制度推動檢測工作的順利完成。相關部門還應該充分把握當前食品及安全監管行業的特點和問題,構建符合我國國情和食品市場需求的食品檢驗標準,依據實際對既有檢驗標準進行修正和調整,確保食品安全檢驗標準符合發展需要。此外,相關部門應該對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流程和體系進行深入分析,以高效和科學為目標,建立完善的檢驗檢測體系和監督機制,約束檢驗工作人員在實際工作開展過程中的行為和操作,以嚴格的流程規范和制度監督確保食品安全檢測質量。
檢測人員的專業素養直接關系到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質量,為了提升食品安全檢測行業水平和可靠性,應該從以下幾方面入手。①加強對檢驗檢測人員的專業知識培訓和考核,定期組織培訓學習,使一線檢測人員掌握最新檢測標準和技術,盡量避免工作過程中出現操作不到位的問題。②建立檢驗人員輪崗機制,通過定期的崗位輪換,使檢驗人員系統把握整個檢驗流程,了解各個檢驗環節的技術操作,全面提升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人員的專業能力,加強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人才隊伍建設。另一方面,輪崗機制還有助于加強檢驗人員之間的溝通和交流,促進食品安全檢驗人員相互學習、相互借鑒,實現檢驗人員的整體能力提升。③建立完善的檢測人員考核制度,以嚴格的獎懲措施提升檢測人員的工作積極性,對檢測人員進行專業技術考核,從理論知識和技術操作兩個方面出發,綜合考察檢測人員的專業素質,并加大對不合格檢測人員的懲罰力度,降低人為主觀因素對安全檢測結果的影響。
相關部門之間的協調配合是確保檢驗工作順利完成的重要基礎,針對現階段存在的信息共享問題,應該積極建立完善的食品檢測信息交流機制,并配套檢測信息數據庫,利用現代信息化手段提升食品安全檢驗檢測技術水平和服務能力。上級主管部門應該加強檢測相關部門和機構之間的協調配合,建立上下貫通的工作機制,形成完整的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鏈條,促進不同部門和機構之間的信息交流和合作。建立食品安全檢驗鏈條上下游和部門之間的信息交流平臺,加強不同檢測機構和檢測人員之間的溝通交流,為檢驗機構建立技術交流渠道,使檢驗人員在經驗交流的過程中共同實現能力提升。在工作中還應該明確劃分各部門之間的工作職責,簡化各部門之間的工作手續和流程,避免出現多部門重復工作的問題,減少檢驗資源的浪費,提升食品安全檢測效率和質量。此外,上級主管部門可以定期組織開展檢驗協調會議,組織相關監管部門和各檢測機構共同針對食品安全檢驗工作的協調問題展開討論,在會議上明確現有工作的不足之處,并提出有效改進措施。還應該制定完善的責任認定和追責機制,加強對各部門工作的監督管理,及時發現問題并采取解決措施,保障食品安全檢測工作的順利開展。
①標準品試劑和儀器是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過程中的重要技術基礎,標準品試劑和儀器的應用直接關系到最終的檢驗結果。因此,為了提升食品安全檢驗檢測質量,應該加強對實際檢測過程的監督,做好日常儀器維護和保養,確保檢驗儀器所得數據的科學性和可靠性。定期由專人對檢測儀器進行維護和保養,制定詳細的檢測儀器操作規程和保養規程,建立設備檔案資料和使用臺賬,定期核查儀器使用記錄;定期對檢驗儀器進行校準和計量檢定,做好檢驗試劑存放和管理工作,確保檢驗所用試劑合格有效,避免因試劑或儀器問題而導致檢測失誤。②對檢驗人員的檢測工作進行監控監督,確保檢驗人員以專業和規范的操作方法完成安全檢測工作,加強對檢驗人員操作細節的把控,要求檢驗人員嚴格按照科學的檢驗流程完成每一次檢驗工作,避免因人為因素影響檢測結果。
食品安全檢驗檢測過程中的操作細節直接影響最終的檢驗結果,在加強檢驗過程監督的基礎上,應該建立明確的操作細節流程規范,嚴格把控檢驗人員在食品檢驗流程中的操作細節問題。采樣工作是食品安全檢驗的第一步,檢驗人員通常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進行食品采樣,在此基礎上采樣人員還應該選取食物具有代表性的采樣部位獲取樣品,并保證樣品數量滿足檢測需求。在采樣過程中檢驗人員應該做好消毒清潔工作,避免樣品在采樣過程中受到二次污染,影響檢驗結果。食品安全檢驗檢測中實驗室的環境因素也對檢驗結果有一定影響,為了降低外部因素對檢驗結果的干擾,應該保持檢驗環境溫度符合相關要求,在恒溫條件下完成檢驗操作,并根據檢驗食品的類型確定最佳溫度。此外,還應該對實驗室濕度進行合理控制,避免過濕的檢驗環境導致食品內部性質和結構發生變化。較高的環境濕度也會影響檢驗設備的準確性,導致設備出現零部件生銹的問題,從而影響食品檢驗結果。在檢驗操作環節中,應該明確不同種類食品的檢驗方法和儀器選擇,規范檢測人員在不同類型食品檢驗時的儀器操作、試劑選擇和檢測手法。檢驗人員需要綜合考慮檢驗環節中的細節問題,根據檢驗環境條件和食品的種類特點選擇恰當的檢驗方法。并且檢驗人員還需要根據食品情況進行不同檢驗試劑和儀器的分類選擇,充分利用現代先進食品檢驗儀器的技術優勢進行檢驗分析,加強不同儀器設備之間的配合,保證以科學合理的檢驗操作完成食品安全檢驗檢測。
食品是人體日常營養和能量的來源,不合格食品會直接危害人們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社會發展的大背景下,食品安全問題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并對食品安全監督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現階段我國食品安全檢驗檢測工作仍然存在制度體系不完善、人員專業性不高等問題,因此應該積極建立科學的安全檢測體系和監督機制,加強檢測人員培訓,建立檢驗檢測信息共享和交流平臺,加強多部門之間的協調合作,明確各環節責任和分工,加強檢測過程監督,以確保食品質量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