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麗紅
(國有新賓滿族自治縣三道關林場,遼寧 新賓 113211)
強化對林業資源的管理,能夠對我國的林業行業在新時期迅速地完成其發展目標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從而對我國在生態文明和現代化社會的發展和建設起到積極的作用。而使用科學林業造林方法,是當前提高我國林業現狀最行之有效的一種方式。所以,在進行造林工作的時候,我們還需要對林業資源管理進行進一步強化,并找到一種更加科學、更加行之有效的造林方式。
第一,加大對林業資源的認識。國家和地方政府的有關部門需要加強對林業資源方面知識的宣傳和普及,特別是在那些林業資源相對較為豐富的地區,要通過多種形式的宣傳和知識推廣工作來提高當地居民對森林資源的保護意識,加強對林業資源保護工作的重視。
第二,加強對林業經營人才的培養。在林業資源管理中,工作人員的個人的職業技能與其本身的職業技能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聯系。所以,需要對林業資源管理人員進行一系列科學、有效的管理工作理念、管理方法以及應用技術等方面的訓練,希望可以讓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得到更好地提高。
第三,強化對各類林業建設項目的監督。在正在進行的森林防火、防沙治沙等項目工程中,除了要進行與之相對應的宣傳工作之外,還要增加管理資金的投資,將有關的應急措施的部署和日常的管理工作進行好,確保工程的順利進行。
林木選擇是林業資源經營的一項關鍵工作,在造林時,要結合當地的自然環境、氣候及地域地貌,選擇合適的樹種。例如,闊葉林對改善土壤結構的作用較為明顯,所以可以通過擴大闊葉林的種植面積和種植范圍來提升本地的土壤質量,提高樹木種植的存活率,并加強森林土壤水分含量的提高,可有效地改善土壤侵蝕。另外,在林木種類的選取上,應結合本地的天然生態條件,適當地擴大樹種的數量,增加了森林資源的多樣性。
就分殖造林技術而言,要充分發揮林木不同養分組織的功能,進而充分發揮出造林方式的效益。比如,樹根、枝葉、地底的根須等。應用分殖造林技術,不僅可以提高林木成活率,而且可以減少人工造林的成本。另外,分殖造林是一種易于實施,適用性較強的綠化方法。然而,同播種法一樣,它對植樹造林地的土壤條件也有嚴格的要求。在此基礎上,對分殖造林技術的科學運用進行了探討。
在進行造林工作時,要針對不同的土地條件,采取不同的造林方式,同時也要重視造林技術的運用。在實施造林技術時,應根據不同的樹種和其所在地區的具體情況,采用相應的綠化方法。實施綠化工作,要做到科學、安全、合理地進行布施,在林樹的選擇和合理搭配上,要進行適宜的土壤改良措施。在改善林地生態環境、改善林木品質的前提下,可選擇大面積種植闊葉林,目的是進一步保持土壤的濕度,因為它的腐殖性,對土壤有一定的改良作用。
因為低效林地不但對病蟲害有很強的抵抗力,而且還會給森林的生產和質量帶來負面的影響。因此,在開展造林方法、技術推廣提高工作的時候,就需要對低效林地進行改進,通過降低低效林地的面積,降低其所占的總體樹木面積比例,促進林業的發展。根據這種狀況,可以通過對復合林業種植方式進行改進,例如通過增加播種來提升樹木的成活率,并重視其他種類的樹木的培育,增強樹木的多樣性,進而提升林業資源的生產效率。在進行復合林的種植時,要以不同的樹木和生長情況為依據,不能為了增加植物的品種而盲目地進行混栽,從而導致了各種樹種之間出現互相影響的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