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忠民
(大石橋市農業(yè)農村事務中心,遼寧 大石橋 115100)
雞心果,又稱錦繡海棠、塞外紅,是品質優(yōu)良的小蘋果。該品種具有樹體抗逆性強,結果早、高產穩(wěn)產優(yōu)質,腋花芽結果性狀好,自花結實能力強,自然條件下坐果率高,無大小年結果現(xiàn)象。果實無須套袋而著色鮮艷,果實的口感好,具有香脆甜的特點。栽培適應性廣、易管理,市場價格高,深受果農和消費者的好評,市場的發(fā)展前景較好。目前,隨著雞心果栽培面積逐年增加,產量不斷增多。但是因各地區(qū)環(huán)境條件的差異,綜合管理水平不同,導致果樹的產量,質量差異較大。為了提高雞心果的綜合管理水平,依據(jù)品種特性和多年的生產實踐,對雞心果的田間生產提出幾點主要的管理技術措施。
選擇坡地為宜,坡度應在5°~30°之間,選擇中性的沙壤土,不宜在黃黏土、鹽堿地和洼地種植。
坡地建園前一年要做好整地,根據(jù)坡度的大小確定梯田面寬度。規(guī)劃后按照等高線用鉤機直接抓出臺面,從上至下作業(yè),將臺面抓成0.8米的深度,表土翻倒定植穴下方,底土或石頭放到臺面外沿,臺面至少保持2.5米寬以上,整地時最好將農家肥及秸稈翻壓在定植穴中,與表土混拌均勻,整地后做好苗木的選擇及栽前準備工作。
要根據(jù)園果的土質條件而確定栽植矮化或喬化樹形,然后再確定密度。土質條件好有機質含量高的地塊應發(fā)展矮化樹形。馬克自根砧苗的栽植密度株行距0.8米×(2~3)米為宜,GM256中間砧苗株行距1.5米×3 米,青砧一號、二號的株行距2米×(3~4)米。山定子、平邑甜茶砧木喬化苗株行距(2~2.5)米×(4~5)米。山地坡度較大地塊又無澆灌條件的應以喬化為主。
選擇優(yōu)質苗木,在春季清明前后定植,已整后在栽植時現(xiàn)挖坑現(xiàn)栽,坑不要挖大,一般坑深0.3米,寬0.4米,根系舒展開即可。如果坑過大塇土多澆水后下沉,根系與土壤不易密接而會影響苗木成活。定植時采取兩踩三埋土的方法,栽后一次性澆足水,待水下沉后封埯,樹盤上覆膜保濕提溫,半月后如遇干旱無雨時應再補一次水,以確保苗木成活。栽后0.8~1米處定干,定干時選擇在飽滿芽處短截,盡量輕短截高定干。進入6月中旬后氣溫升高時及時揭除樹盤覆膜,以防燒根。另外,在栽植行直接定植平邑甜茶或山定子砧木苗,砧木選二年生大苗高度70厘米處粗度達到0.8厘米以上。頂凌栽植后0.8米定干封頂,緩苗兩周以后在0.6~0.7米處采用舌接技術嫁接品種。
行間不可種植高棵作物,適當種植豆科、花生等矮棵作物。幼樹萌芽后要及時抹芽定枝,將距地面0.5米處的芽子及時抹掉,頂端選留一個壯芽作頭向上生長,抹去頂芽下方的2~3個競爭芽,其他的芽全部保留。6月可結合澆水施用少量的水溶肥或氮肥,促進幼樹發(fā)枝快長。
矮化密植樹采用主干形半矮化或喬化樹采用主干形或高紡錘形的樹體結構,以輕剪緩放為原則,以夏季修剪為主,冬季修剪為輔,一年四季相結合的模式化整形修剪。對幼旺樹實施晚剪(3月下旬至4月初)實施,增加短枝數(shù)目,以創(chuàng)造早結果的良好條件。高紡錘形樹培養(yǎng)短枝斜生枝及下垂枝結果枝組。
栽后的第二年春剪時采用剃光桿兒的修剪方法、保持中心干的生長優(yōu)勢。從幼樹期就要嚴格控制枝干比,枝干的級差調到(0.2~0.3)∶1的粗度比例范圍。力爭矮化樹3年、喬化樹4年完成整形任務。矮化樹高控制2.7米左右,干高0.9米,全樹永久性骨干枝10~11個,輔養(yǎng)枝30個左右。采取逐年提干方法促進幼樹快速生長。各類骨干枝單軸延伸,插空排序,互不重疊。中心領導頭如偏弱或彎曲的情況應選飽滿芽處短截,扶持中心領導頭生長優(yōu)勢。矮化樹高2.5米左右,干高0.4米,樹干比例0.2∶1,主枝角度120°,主枝數(shù)目35~40個,主枝長度不超過0.5米。
在整形修剪過程中要遵循5個基本要點:(1)基本用疏枝法。(2)基本不短截。(3)基本不回縮。(4)基本以緩放為主。(5)基本不戴帽或齊花剪。夏剪要嚴格控制背上和競爭枝,做到邊整形邊結果,對輔養(yǎng)用角度和結果控制生長量,影響主枝時應以回縮和疏除進行處理。
主干筆直,主枝角度開張是果樹管理中的一項重要措施。栽植的密度不同,砧木不同,所開張的角度也不相同,密度越大開張的角度也須加大,用角度控制樹勢和枝勢。主干形的主枝角度一般在110~120°為宜。雞心果的品種特性是萌芽率與成枝率均強,緩放后易成花,基本不會出現(xiàn)光桿兒現(xiàn)象,腋花芽結果能力很強,坐果率也很高。枝條較綿軟,角度易開張,利用這一特性,幼樹期枝條長到40厘米左右時用牙簽將枝條的基角度開到80°,結果后會自然角度開張或在夏季采用拿枝的辦法使其角度開張到110~120°。對3~4年的多年生枝可在8月下旬至9月上旬拉枝,這個時間正值加粗生長,拉枝后不返翹。通過拉枝開張角度可均衡樹勢,改善光照,促進花芽形成,提高果品質量,有利于達到高穩(wěn)壯優(yōu)的目標。
測土施肥、科學配肥能使果樹初期快速生長,壯而不旺,進入結果期早、盛果期延長而高產優(yōu)質,衰老期延緩而能正常結果。
進入結果期以后應以基肥為主。8月下旬至9月初正值根系的第三次生長高峰,在此時期施基肥傷根后易愈合,肥料可當年被吸收利用,翌年春季在根系活動時可直接吸收養(yǎng)分供給果樹的萌芽展葉開花坐果。每畝施腐熟的農家肥如畜禽糞便1~2噸,可2~3年施一次有機肥。基肥施在樹冠的垂直投影處,采用對側溝或環(huán)狀溝,溝深0.4米,溝寬0.2~0.3米。
追肥是在秋施肥的基礎上的補充進行。全年兩次追肥,第一次在落花后,以氮、鉀為主,主要促進果實細胞迅速分裂,增大果個。氮磷鉀比例為2∶1∶(1.5~2),每百公斤果實施肥1~2公斤。第二次追肥在果實轉色前進行,促進果實二次膨大和增加果實糖度和色澤。氮磷鉀比例為2∶1∶2左右,每百公斤果實施肥2~3公斤。追肥可用放射溝,在樹冠投影處向內外各0.1~0.15米,溝寬0.15~0.2米、溝深0.1~0.2米,里淺外深。將肥料放入溝后與土壤攪拌均勻后覆土。
葉面肥主要用于補充中微量元素。初花期葉面噴施0.1%~0.2%硼砂,幼果期噴施糖醇鈣800~1000倍3次,新梢旺長和花芽分化期噴施1~2次0.3%~0.5%磷酸二氫鉀加300~500倍氨基酸,果實采收前可噴施硫酸鉀0.5%加100毫克/公斤殼聚糖。
以預防為主,綜合防治的植保方針進行有效防治。較大連片的果園設置蟲情測報點進行預測預報并指導防治。
萌芽前(3月末至4月初)或落葉后全園噴布明賽牌清園劑400倍進行清園,可殺死大量的越冬害蟲、蟲卵及病菌,為全年防治打好基礎。
桃小是較為嚴重的蟲害,一年發(fā)生兩代,大部分年份只發(fā)生一代,以老熟幼蟲在地表土里作冬繭越冬,集中在樹干根際1米范圍的表土里。采取以地下防治為主,樹上防治為輔和誘殺等措施進行防治。在桃小幼蟲集中出土時(6月10日前后)采取地面噴藥,重點是樹根1米范圍內。使用的農藥毒死蜱或對硫磷膠囊1000倍液。桃小發(fā)生嚴重的果園應樹下全覆蓋噴布,也可在5月下旬幼蟲出土前樹下覆膜或鋪地布(重點1米以內)控制幼蟲出土。樹上噴藥防的時間在6月25日前后,第二次噴藥時間至7月中旬。桃小食心蟲的發(fā)生因受溫度及地表濕度的影響,出土的時間不完全一致,應以蟲情測報為準,有的放矢進行防治。使用的藥劑如敵殺死、毒死蜱、甲維鹽等殺蟲殺卵均有很好的防治效果。
